《戏剧之家》2019年第02期  总第302期
235
文化天地
少数民族特定生活情境下文化产品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鹿棋为例
魏乔娜,刘俊哲,艾紫依,孟子玲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8)
lemon tree 王若琳
基金项目:1.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课题“江苏省非遗生产性保护型社区建设与公众参与研究”(17SYB-108)。2.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文化产品定制化设计研究”(201810298150H)。
通讯作者:刘俊哲。
【摘 要】内蒙鹿棋是蒙古族特的体育智力游戏,最早的使用可追溯到1300年前东胡系的蒙古先民,后来在该民族不断发展扩张的时代背景下,其规则和玩法也不断改进,基于其丰富的趣味性和显著的游牧民族特点,鹿棋游戏曾在当地地域生活文化中盛极一时。然而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同其他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一样,内蒙鹿棋也在逐渐失去其传承与发展的文化土壤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本课题以蒙古族传统游戏中的鹿棋为研究对象,在调查鹿棋的产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进行改良设计,来传承蒙古族的游牧文化。通过创意设计和新材料的运用,提高鹿棋的用户体验,增加其文化娱乐价值和人文价值。
【关键词】少数民族;鹿棋;文化产品;生活情境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2-0235-02
一、研究内容及创新
通过对文化产品产业现状、内蒙古鹿棋文化特性、文化产品设计的研究和蒙古族文化产品“再设计”的调查分析,挖掘和提炼蒙古族元素与特,研究其文化符号和元素的应用实践方法,将蒙古族文化产品进行提炼与创新,将研究理念融入到设计实践,开发具有内蒙鹿棋文化,并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新产品,从文化创意上协助蒙古族文化产品的提升。
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蒙古族文化产品与现代生活需求的结合点。(2)蒙古族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应传达出怎样的文化特质与品味。
(3)立足游牧民族特点,从产业化、实用性的产品中开发具有蒙古族文化特的新产品。
二、内蒙鹿棋的概述
(一)内蒙鹿棋简史
蒙语中的宝根·吉日格,即为鹿棋,据史料记载,最初该民族称其为猎棋,其与该族人民生活的密切程度可见一斑,可以说是当时蒙古先民劳作之余重要娱乐活动的存在。由于棋子可随意使用砖头、瓦当、石块、草根等,场地也无限制,山坡、草坪、田野、庭院、室内、街巷都可以玩,因此很快受到了当地人的青睐,并迅速普及开来。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鹿棋不只是在底层民众中广受欢迎,在王公贵族中也很有市场,因为1948年苏联著名的考古学家C.B.吉谢列夫在对700多年前曾经贵为蒙古国王族居住地的万安宫的考古挖掘过程中发现了鹿棋;而内蒙古考古队则在一处崖边平坦的岩石之上发现了1300年前所雕刻的带有狼吃小羊图案的鹿棋棋盘,其形状与当代棋盘相近,因此足以证明鹿棋至少有1300年的历史。
图1阴山岩画鹿棋
(二)内蒙鹿棋的现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流动性日益增强,各族人民沟通交流的频繁及范围的广大远超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从而使得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该民族青少年的娱乐活动也由传统的鹿棋转向了更具时代特的电视和网络。据笔者调研,当前只有生活在极偏远地区的少数蒙古人民还保持着闲暇时博弈鹿棋的习惯,但其中弥足珍贵的原生态内容也所剩无几,加上棋艺高超者多为老者,鲜有传承。而且,就当前情况而言,对普通民众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鹿棋想跻身时下流行的休闲娱乐项目是根本不可能的。
图2鹿棋游戏教学
(三)内蒙鹿棋面临的问题
1.现代化、城镇化对传统游戏的冲击
直到上世纪90
年代,在内蒙古仍保留了很多类似“老鹰
236魏乔娜,刘俊哲,艾紫依,孟子玲:少数民族特定生活情境下文化产品设计研究
抓小鸡”“丢手绢”“过家家”等传统游戏,这些都属于幼童时期的游戏;少年时期还有放风筝、踢毽子、跳绳等传统游戏,其内容生动具体,但现在却慢慢被人们遗忘了。取而代之的除了沉重的学业负担之外,便是各种电子游戏、电视机和信息网络,青少年难以体会传统游戏所带来的快乐。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传媒手段的广泛普及以及现代体育项目的大众化,使得鹿棋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再是一项常见的娱乐消遣项目。当前玩鹿棋的一般是老年人,一些擅长鹿棋的高手也相继去世,因此,年轻人无法通过口传心授继承这些优秀的棋艺。可想而知,鹿棋发展之艰难,使其现状难以改变。
2.传承后继乏人
人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对于非物质文化,人们以口相传,以心相授,世代交替,让其发展延续。我国政府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高度重视,使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名录得以建立。此外,还建立了传承人保护体系,使传承人的境况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以及非遗项目的抢救一直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有专家这样呼吁过,每隔一分钟就会有一个传承人离开这个世界,因此,每隔一分
钟,就可能会有一门民间艺术从此消失。事实上,也的确像这些专家说的,至今仍有非遗项目不到继承人,这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3.内蒙鹿棋创新不足
创新不足、难以与时俱进的问题也应引起重视。作为一门传统艺术,要是没有创新的意识,那么它就无法融入一些跟新生活或新时代相关的内容,没有自己的经典品格以及现代意识,就会使其自身的吸引力大大降低。现在,对于非遗的创新与传承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机制缺失、表现缺失以及信息缺失等。如果让文化与科学相融合,艺术同技术相融合,同时实现艺术手段、数字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并用,那么民族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之路就会顺畅,民族文化就会实现最大程度的创新、开发、传承以及保护。
三、内蒙鹿棋的文化产品设计研究
(一)设计定位
以内蒙鹿棋作为开发与研究的挖掘点,更深入地掌握了解,到现代元素与传统鹿棋特的契合点进行创新,从多元文化的视角重新寻内蒙鹿琪和现在民众心理发展的连接点,从中进行深度探讨和挖掘,开发研究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内蒙鹿棋特文化产品,能够真正打响内蒙鹿棋的文化,使内蒙鹿棋被更多众接受并喜爱。基于以上分析,人定位如下:
1.喜爱棋类产品的固定体。这类人喜欢和热爱棋类文化,对棋类产品有一定的了解,年龄相对较大,平时喜欢下棋,通过电视、网络参与各类棋的博弈等活动来满足精神需求,喜欢收集各种棋类产品。
2.观光客的游客体,主要以包括内蒙地区在内的国内旅游观光客,以内蒙鹿棋特文化产品代表着内蒙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内涵,提升游客文化旅游的满意度。
3.年轻的学生,文化产品本身具有很强的创意性,当下年轻人很容易被这些个性十足又具有文化特征的产品所吸引,同时也能够让年轻的体重视和保护传统少数民族文化产品。
(二)时尚性与实用性分析
内蒙鹿棋作为最具草原文化的历史悠久的智慧游戏,应予以传承发扬。以内蒙鹿棋为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所具有的时尚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从内蒙鹿棋棋盘格局、线条、造型提炼出来的文化创意元素和符号,在蕴含内蒙鹿棋文化的同时,视觉体验上也要进行相应的创新。
2.符合市场需求,根据对内蒙文化产品的调查及了解,市场中的鹿棋文化产品可以说少之又少,作为少数民族特定生活情境下的文化产品,内蒙鹿棋的设计风格非常符合市场的需求。
3.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同时,对文化产品的审美品位也越来越高,内蒙鹿棋文化产品,顺应着时代的变化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内蒙鹿棋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1.旅游文化产品,内蒙旅游热吸引了许多游客,他们在旅游观光时购买内蒙鹿棋产品,在宣扬内蒙文化的同时,更具有纪念意义。
2.作为馈赠家人和朋友的礼品。购买后作为摆件装点家居,或休闲游戏,不仅为生活增添情趣,还在日常生活中起到装饰作用。
四、内蒙鹿棋文化产品设计过程
以“内蒙鹿棋”为挖掘点,开发研究蒙古族文化产品,一系列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1.棋盘提炼图形符号。对棋盘几何图案进行变形,提炼几何符号。
2.通过对阴山岩画上的“鹿”和“狗”进行图案提炼转变。以阴山岩画为视觉元素,使其能够更具创新性,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
外观上,提取阴山岩画和鹿棋棋盘的特征元素,进一步抽象出具有代表性的图形,以鹿棋棋盘为底,麂皮做收纳袋,棋盘采用黑胡桃木片拼贴而成,粘接在鸡皮上。棋子采用黑胡桃木和白大理石拼接而成,材质上的碰撞使鹿棋更具有趣味性。将棋子置于棋盘内,抽拉收纳袋两边的抽绳可直接收纳棋子,需要用时可直接打开,包装体积较小,设计美观。
图3实物模型              图4收纳设计
五、结语
本文详细分析了内蒙鹿棋的文化资源及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得天独厚的地域特赋予了鹿棋独特的艺术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等,根据内蒙鹿棋的原有形态进行“再设计”,利用材质的碰撞,实木结合,赋予其一定的趣味性。相较于市面上的文化产品,其在创新上实现了突破。
参考文献:
[1]范平平,林晓雯,詹涵涵,刘俊哲.以市场为导向手工纸质照明产品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8(11):82-84.
[2]刘瑞,郁舒兰.基于情感语义学的班台设计研究[J].家具,2018,39(03):48-51.
[3]赵寅,吴文爽.产品创新设计与材料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8(10):131-132.
[4]李洪月,任新宇.锡伯族弓箭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5(1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