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出版广角
2016年12月上
凤歌青天总第281期
VIEW ON PUBLISHING林俊杰黑暗骑士
·阅读观察全民阅读 
“红楼”余韵三“唱”一“叹”
——《妻妾成》以戏点题手法探析
文/刘慧
【摘要】《红楼梦》中的以戏点题互文手法一直为作家们所称道并借鉴,白先勇的《游园惊梦》便是这方面的经典
之作,苏童也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在《妻妾成》中,他娴熟自然地运用绍兴戏剧《女吊》、京剧《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霍小玉》,分别以复仇的美丽女鬼—决绝刚烈的痴心女—无尽报复的厉鬼这三个戏剧形象映衬小说女二号梅珊,将她这个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栩栩托出,通过这样的互文表达,加深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凸显中国旧家庭女性
陈陈相因的悲剧命运。泰莎 法米加
【关键词】《红楼梦》;苏童;《妻妾成》;以戏点题;互文【作者单位】刘慧,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一、 《红楼梦》:互文之以戏点题
《红楼梦》中有一种互文手法,即某个具体的文本在小
说中与小说中的人物乃至小说本身形成良好的互动,形成更加深刻复杂的综合表达。互文性是一个大题目,这里所探讨的是小说叙事中作为艺术手段的符号系统之间互文指涉,更
确切地说是“以戏点题”手法。在《红楼梦》中,这种“以戏点题”的互文手法使用得特别多。
一方面,最显著的例子是《红楼梦》对《西厢记》和《牡
丹亭》的引用,如若不然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就无从谈起。这两部书当时都是禁书,《西厢记》之所以是禁书,因为书中通过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表明了一种反礼教的意识,其中还有浪漫美好的性爱描写,这种书籍在当时被视为洪水猛兽。《红楼梦》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共读《西厢记》和林黛玉听《牡丹亭》戏曲,表达了作者对人性自由和爱情自由的向往。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不会让任何一个书名毫无缘由地出现,而这些反复强调的文本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另一方面,《红楼梦》中提到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宝钗生日的时候,她点了一出关于和尚的戏,暗示将来她的丈夫会遁入空门;林黛玉听了“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唱段,暗示她如花凋零般的人生和泪尽而
逝的结局;贾母点的《白蛇记》《满床笏》和《南柯梦》这三出戏,暗示了贾家、宁荣二府的兴起、极盛和最后的衰亡。
《红楼梦》中反复出现一些戏曲的名字和文本,撇开诸如《西厢记》《牡丹亭》这些非常重要的文本,那些虽然只出现过一次的戏剧,哪怕是仅仅提到名字的戏剧,也会在曹雪芹的笔下显示出很大的意义。
金娜英
很多《红楼梦》研究者对这种“以戏点题”的互文手法曾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阐释。作为作家,白先勇的分析最为精
到:“曹雪芹用《西厢记》暗示宝黛的爱情,用《牡丹亭》来影射黛玉夭折的下场。利用戏曲穿插来推展小说故事情节,加强小说主题意义……曹雪芹一方面利用戏曲中的情节来加强小说的戏剧效果,一方面又利用戏曲中的优美诗词来烘托小说的抒情情调。这种以戏点题的手法,是曹雪芹在《红楼
梦》的小说技巧里一项至高的艺术成就。”对此,白先勇极为推崇。
经过百余年之后,《红楼梦》中的这种互文艺术不但没
有消泯,而且还得到了很多作家的青睐。在这些作家的笔下,“互文艺术”得到了创造性的转化,散发着无穷的魅力。白先勇就是这些作家中的一位。他的《台北人》中有不少篇章就善用此法,如《思旧赋》《梁父吟》等,最为成功的是《游园惊梦》。
1980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召开的红学研讨会上,白
先勇做了《<;红楼梦>对<;游园惊梦>的影响》的报告,他将这种影响归纳为三个方面:(1)《牡丹亭》在小说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无论是小说主题、情节、人物还是氛围都与之相
李秀赫金敏喜
辅相成;(2)《游园惊梦》对女主人公钱夫人的命运兴衰描写和《红楼梦》有很大的关联;(3)小说的主题也跟《红楼梦》相似,表现了中国传统中世事无常、浮生若梦的佛道哲理。在小说中,白先勇通过《牡丹亭》和昆曲的历史,将时代的这一点与历史的面与线成功打通,让《游园惊梦》这一孤
立的事件矗立在文化与历史的宏大背景之中。通过与《牡丹亭》以及昆曲良好的互文建构,《游园惊梦》获得了相应
知青主题曲的深度和广度,不愧为一篇传世佳作。
二、 苏童:“给我启发最大的”是《红楼梦》
有论者认为,白先勇《游园惊梦》的个例,在整个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