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栻后裔考辨
——与鲫三祥、蔡东洲商榷
张满意
【摘要】关于张栻有无直系后裔,学界论述不一。笔者认为张栻有后无疑,其证有七。湖南宁乡龙塘张氏(含安化支系)为清朝政府公认的张栻直系后裔,可信度较高,值得学界深入研究。
【关键词】张栻后裔论辨
关于张栻有无直系后裔,卿三祥《张栻的世系》[1]和蔡东洲《张栻后代辨析》[2]各有论述。
卿三祥认为张栻有一子、二女、二孙,至朱子撰《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3]时(淳熙十三年即1186年),仅存一孙。《绵竹县志·紫岩张氏》[4]载张焯二子明义、明羲,未知孰夭孰存。此结论源于朱熹对张栻子嗣的记载:“子焯,承奉郎,亦早蚤世,二女,长适五峰先生之子胡大时,次未行而卒,孙某、某尚幼,后数年,胡氏女与某亦皆夭。”宁乡诸谱载张栻孙明羲,册名义伦,度宗咸淳七年诏补将仕郎,卿认为义伦不似张栻孙辈,义伦受荐时已年逾九十,如此高龄当子孙绕膝,应以子孙荐补才合情理。同时卿根据福建张元生女士收藏的《清河张氏家谱》载张栻至张镗世系:栻—焯—墀—镗,认为张庶之子张墀为张焯继子值得研究。
蔡东洲认为张栻没有直系后代,朱熹《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载:“子焯,承奉郎,亦早蚤世,二女,长适五峰先生之子胡大时,次未行而卒,孙某某,尚幼,后数年,胡氏女与某亦皆夭。呜呼!敬夫已矣,吾尚忍铭吾友也哉。”杨万里《张左司传》[5]载:“子焯,承奉郎,早卒。”朱熹和杨万里明确记载张栻绝后。张氏忠孝传家,张浚“终身不娶妾”,张栻以淳儒自律,相关传记亦不见其置妾记载,可以确信张栻没有嫡传子孙。其次,蔡认为现存《张氏家谱》以张焯为宁乡龙塘始迁之祖乃追宗认祖所致。苏天爵《跋张魏公与刘和州手贴》[6]载:“张魏公世家西蜀,薨葬衡山之麓。愚官鄂省,访问故家遗俗,则乔木无存,不胜怀贤之感。”明嘉靖三年(1524)宁乡知县胡明善依典制修复张氏父子陵墓,无人主守,托刘黻移文四川访求其后,亦无所得。刘黻《访求贤后裔主守祠墓疏》[7]载:“今邱垅岑寂空山,自宋去今三百余年,故迹渐湮,墓侧之地,久没于民,未以修理。”、“故乡之地,子姓无传,诚可为悯”、“张氏子孙不知何时式微?”可见元明时绵竹、宁乡两地皆无张氏后裔。再次,蔡认为宋末以来出现的张栻之后乃“犹子”或“从子”传衍而来。《宋史·度宗纪》中的张义伦、《宋史·文天祥传》中的张镗以及《万历新昌县志》[8]中的张珦盖为犹子张焕、张炳之后。张镗自称张浚为“我祖”,可以确信其为张浚之后,但不一定为张栻之后。
----------------
[1] 卿三祥《张栻的世系》,《天府新论》1992.2
[2] 蔡东洲《张栻后代辨析》,《中华文化论坛》2007.2
[3] 朱熹《晦庵集》卷八十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四库全书》本
[4] 黄尚毅《绵竹县志》卷六《人物志·紫岩张氏》,民国九年刻本
[5] 杨万里《诚斋集》卷一百一十六《张左司传》,《四库全书》本
[6] 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二十九《跋张魏公与刘和州手贴》,《四库全书》本
[7] 刘庆远《绵竹县志》卷三十七奏疏刘黻《访求贤后裔主守祠墓疏》,道光二十九年刻本
[8] 田琯、毛凤韶《万历新昌县志》卷八官师志、卷九名宦志,辽宁古籍出版社1981版
笔者认为张栻有后无疑,其证有七:
①、朱熹《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钦定四库全书本,简称宣公神道碑):“子焯,承奉郎,亦蚤世;二女,长适五峰先生之子胡大时,次未行而卒;孙某、某尚幼,后数年,胡氏女与某亦皆夭。”据此可知宣公有一子、二女、二孙,至朱子撰碑时(1186)尚存一孙。
②、《宋史·理宗纪》:“(宝庆)二年春正月癸亥,诏赠沈焕、陆九龄官,焕谥端宪,九龄谥文达。录张九成、吕祖谦、张栻、陆九渊子孙官各有差。”
③、《宋史·度宗纪》:“(咸淳)秋七月辛未,枢密院言吴信、周旺赍蜡书入襄城,往复效劳,诏各补官三转。丁丑,湖南转运司访求先儒张栻后人义伦以闻,诏补将仕郎。”权施文
④、《宋史·文天祥传》:“(至元十四年)潭赵璠、张虎、张唐、熊桂、刘斗元、吴希奭、陈子全、王梦应起兵邵、永间,复数县,……(十二月)惟赵孟溁遁,张唐、熊桂、吴希奭、陈子全兵败被获,俱死焉。唐,广汉张栻后也。”
⑤、邓光荐(1232-1303)《督府忠义传》[1]:“朝奉郎张唐,长沙人(《湖广旧志》作镗,衡山人,仆射浚之后也),南轩张宣公诸孙也,……执唐至行省,参政崔斌欲降之,唐骂曰:‘绍兴至今百五十年,乃我祖魏公收拾撑拓者,今日降而死,何以见魏公于地下?’遂遇害。”
⑥、度正(1167-1235)《临邛计次魏自言六世祖破荒先生晚居景陵因葬焉》[2]:“南轩衣钵今何似,见说诸孙也不凡。”
⑦、孔克齐(约1367年前后在世)《至正直记》[3]:“先贤之后,理不当绝……,南轩之裔有二人焉,今亦不知存亡也。”
同时笔者认为卿三祥断定张义伦非张栻孙辈有失考证。据刘宰《漫塘集·西园陈居士(文龙)墓志铭》[4]载南宋时,朝廷敬老,“民年九十者,皆命之官”,而且史例很多,如《宋史·理宗纪》载:“端平元年秋七
月乙巳,诏嘉兴县王临年百二岁,补迪功郎致仕”、“淳祐八年二月乙未,福州福安县民罗母年过百岁,特封孺人,复其家。敕有司岁时存问,以厚风化。”张义伦诏补将仕郎一当为荫,一当为其年。另张墀为张焯继子证据亦不足。魏了翁《鹤山集·张唏颜(庶)墓志铭》[5]是张庶去世三十年后即1229年应张庶长子张圯之请而撰,而此时张墀也已过世三年。如果张墀真过继给张焯,魏了翁不会不提及。而《张庶墓志》对张墀记载仅八字“次墀,后二十七年卒。”
另外,笔者认为蔡东洲的观点也值得商榷。首先,朱熹《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对于张栻子嗣的记载应理解为:张栻有一子、二女、二孙,至朱子撰碑时尚存一孙。从朱子《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记述“孙某、某尚幼”之语可知,朱子对张栻孙辈的情况并不完全了解。由于过去通讯欠发达,求证相对较困难,所以朱子只好以“某某”行文。其次,杨万里《张左司传》无张栻孙辈记载不能作为张栻绝嗣理由。据杨万里长子杨长孺《宋故宝谟阁学士通议大夫庐陵开国侯赠光禄大夫诚斋杨公墓志》[6]载杨万里有三子长孺、次公和幼舆。而《宋史·杨万里传》仅载长孺一人,相关史料略载并不能否认其存在。再次,元明时宁乡无张氏说法不准确。姑且不论宁乡张氏(本文指宁乡龙塘张氏)是否为张栻嫡裔,但宁乡《张氏族谱》创修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是湖南张栻族谱中唯一的“土著”,而且在宁乡境内现存大量明代张氏墓葬,就算冒认张栻为始祖,又岂会等到清朝,更不会为了冒认而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乱置祖坟。
----------------
[1] 文天祥《文文山全集》附录,《四库全书》本
[2] 度正《性善堂稿》卷三,《四库全书》本
[3] 孔克齐《至正直记》卷三《先贤之后》,粤雅堂丛书本
[4] 刘宰《漫塘集》卷三十一《西园陈居士(文龙)墓志铭》,《四库全书》本
[5] 魏了翁《鹤山集》卷七十九《张唏颜(庶)墓志铭》,《四库全书》本
[6] 杨万里《杨文节公文集》卷末,清乾隆六十年带经轩刻本
宁乡《张氏通谱·大封君克润公墓志》[1]载:“公讳琮,字克润,世家长沙宁乡之龙塘,曾大父仁秀行年十三娶山抵刘公讳必昌女妙隆,遂家焉,隐德弗仕。大父敏字时习,由邑庠生以永乐辛卯乡进士太学,寻奉使闽南……父讳□……□配陈氏,生公于正统己未(1439)十月□……□,……宏治甲寅(1494)□……□……新宁既治……九载将满……宏治壬戌(1502)八月十二日□……□……明年,卜得湘乡十五都耙石河旧居后叶吉而葬焉”该志末有一段跋文:“此志得于乾隆丁亥(1767),残缺过半,然籍以考证者不少,如……”。据《张氏族谱》记载,张琮为张栻十一世孙,曾历任九载新宁知县,其事迹明代正德《夔州府志》[2]、嘉靖《长沙府志》[3]均有记载。张琮祖父张敏,字时习,永乐辛卯举人,仕至福建延平知府,屡奉钦命,后以吏议谪尤溪主簿。正统十三年(1448),沙县邓茂七判乱,僭称闽王,攻尤溪,张敏
率众御敌,力竭战死,谥忠愍,入祀延平名宦祠,三十余年后,其孙张瑄(张琮之兄,字克彰)等奉旐归葬宁乡龙塘,雍正八年入祀宁乡忠孝祠,其事迹详见成书于明代的《大明一统志》[4]、张瑄《昭兹纪略》[5]、弘治《八闽通志》[6]、嘉靖《延平府志》[7]和嘉靖《长沙府志》[3]等。该志与家谱、方志基本吻合,录于家谱之内且保留了残志原貌,可知其内容当属实。据此志可知,张琮先世世居龙塘,曾祖时徙山抵(今宁乡坝塘镇楼山村附近),至张琮时居湘乡十五都耙石河(今湘乡金薮乡耙石村,与宁乡灰汤接壤)。所以蔡东洲认为元明时宁乡无张氏后裔是欠妥的。
另民国二十一年宁乡《张氏族谱·时杰公墓志铭》(张奠湘博士藏)载:“公讳毓,字时杰,廪生仁秀公之次子,府尹时习公之弟也。……太翁秀公以公器艺俱优,属望尤切。尝举魏公、宣公行略训公曰:‘为人以忠孝为先。魏公遗孝作忠,宣公致忠尽孝。汝能体而行之,出可为忠臣,处可为孝子。勉之!’公承尊命,益励于学。……建文、永乐间,秀翁与孺人先后辞世,公僻踴哭泣,丧葬如礼。君子多观法焉。公孝思不匮,事死如生,两尊及官山滩上诸祖墓,祭扫未一缺典报。……公生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己巳四月十五子时。没于成化七年(1471)辛卯八月十四戌时,享年八十三岁。葬七都八区沙平头凤形山癸山丁向。配陶孺人。生子二:綕、纯;孙男三:珠、珉、珍;曾孙男四:铅、鋌、鉽、錝,娶氏生庚俱详房表。”此志撰者刘端,字正本,宁乡人,以亚魁铨授同知,以孝闻,官至陕西西安府同知,《明史·孝义》、《长沙府志》有传。明正统十三年(1448)因沙寇之乱,张敏靖节尤溪,成化十六年(1480)年刘端曾奉旨建冠英坊于宁乡县衙东门,此即宁乡张氏冠英堂的来历。据《张氏族谱》载:张毓
为张敏之弟,是新宁知县张琮的叔祖父。刘端之子乡进士县令刘守恒[3]为张琮女婿。与该志末刘端跋文“端忝姻末。卜葬后,令嗣綕等出状丐端志铭。端读之,端姻兄克润先生所撰也。端不获辞,乃按实纪焉”相吻合。由此看该志内容也当属实,可推断明初至成化年间宁乡境内有张氏后裔居住无疑。至于元代及明初宁乡官山张氏祖墓为何未及时修复,嘉靖三年知县胡明善修复后又为何无人主守,笔者认为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
①、元朝:张镗殉难后,元廷购求其后,张氏家族从此淡出政治舞台,隐姓埋名,四处逃生,张镗之子张惟孝虽居宁乡,但由于时政浊乱,亦居无定所。加之张氏家族历此一劫,家道中落,根本没有人力、财力也不敢修复。据《元史·苏天爵传》,苏访魏公墓应在至正二
----------------
[1] 清张铣、张而昌《张氏通普》卷六碑志,光绪二年岭东使署刻本
[2] 明吴潜修、傅汝舟纂《夔州府志》卷八名宦,中华书局2009版(正德八年修)
[3] 明孙存、潘镒修,杨林、张治纂《长沙府志》卷二选举年谱,嘉靖十二年刻本影印
[4] 明李贤《大明一统志》卷七十七,《四库全书》本(天顺五年修)
[5] 张和泳《沩宁张氏续修支谱》卷一张瑄《昭兹纪略》,光绪二十一年冠英堂刻本
[6] 明陈道监修,黄仲昭编纂《八闽通志》秩官卷三十八,弘治三年刻本
[7] 明陈能修,郑庆云、辛绍佐篡《延平府志》官师志卷五,嘉靖四年刻本影印
年(1342)拜湖广省政期间[1],当时张氏家族尚未。另外,笔者认为苏当时可能未对地方。据明薛瑄《宁乡咏古二首》[2]诗载,宣德三年(1428)冬至前五日薛瑄过宁乡途经魏公墓时,“郁郁遗阡今尚在,满山松柏撼高风”、“魏公华表横秋草,易祓岩扉掩暮霞。更觅南轩读书处,寒梅开遍古祠花”。
②、明初:张氏家族虽稍有复兴,但生齿日繁,各支系居住日趋分散,隔疆越阱,各亲其亲,各族其族,远祖意识逐渐淡化,加之迭经战乱,人心惶悸,修复之事缺乏统筹根本无心顾及。对于以上两点从康熙五十六年(1717)宁乡知县陈嘉猷撰写的《重修宋魏国忠献公及南轩先生墓前祠堂碑记》[3]中可以得到印证。陈碑记载:“张氏自南轩之后,镗公起义应文文山事败靖难,田庐尽没于元,而龙塘之不绝如缕,虽其曾孙(据《张氏族谱》应为六世孙)敏登永乐贤书,两举钦差,赐冠英坊,亦以平复未久,疮痍初复,不及请举。”
③、明中叶:据《张氏族谱》记载,自五世祖张惟孝宋末由潭州迁居宁邑,至明初张氏后裔先后居住在人字桥(今唐市仙女峰新屋湾)、唐公庙及导山桥一带,距官山约30公里。但至明朝中叶,张氏居住中心已迁至距官山50公里外的洞庭桥、灰汤(张敏裔)及大成桥(张毓裔)一带,且有部分后裔于宋末及明初迁居安化(张镗次子张惟考裔、张惟孝次孙张万全裔)。由于古代信息欠发达,胡明善下车伊始,可
能对宁乡氏族分布并不了解,其修复张浚父子陵园时,适逢刘黻造访,故有请刘黻移檄四川访求张栻后裔的想法。
笔者自2003年开始研究张栻家谱,经过近十年的搜集、查阅和整理发现,目前存世以张栻为始祖的家谱不下两百种(不计建国后新修),主要分布在苏南(常州、无锡、镇江、上海华亭等处)、浙北(平湖、绍兴、余姚、嵊州、新昌、金华等处)、川东(达州、广安、资阳、内江一带)、渝西(合川、开县一带)、鄂西(建始、利川一带)、陕南(汉中、凤翔一带)、鲁西(荷泽、济宁一带)、闽中(福州、永泰一带)及湖南全境,其中川、渝、鄂、陕、鲁、闽多为湖南支系,宋末或湖广填四川时由湖南迁入。在众多存世族谱中,宁乡张氏(含安化支系)是清朝政府唯一公认的张栻直系后裔和优免对象。光绪二年《张氏通谱》卷五保存了大量清朝地方政府对张氏后裔的优免案卷。另据嘉庆二十二年《汉州志·南轩祠荫奉祀生》[4]、同治六年《宁乡县志·奉祀生》[5]和光绪二年《张氏通谱·奉祀生》[6]记载,自康熙五十八年清朝政府先后为绵竹、宁乡两地南轩祠设立奉祀生以来,两地南轩祠奉祀生分别由湖南宁乡龙塘张惟孝(张镗长子)裔和湖南安化三洲张惟考(张镗次子)裔品学兼优者袭任。
《汉州志》载绵竹南轩祠历任奉祀生:
张代学,南轩二十世孙,(自张栻算起当为二十一世孙)□□康熙五十八年前知州陆景龙、学正江自毅荐,□正□罗详报,乾隆七年故。
张兴道,代学子,乾隆七年前知州张□详报,乾隆三十四年六月故。
张盛瑚,兴道子,乾隆三十四年七月前知州徐详报,嘉庆五年故。
张一元,盛瑚孙,嘉庆十五年,知州刘长庚来□详报,□南轩二十四世嫡裔。
《宁乡县志》和《张氏通谱》载宁乡南轩祠历任奉祀生:
张志洁,字励山,(南轩二十世孙),乾隆十五年承袭。
张鸣瑞,字玉佩,(南轩二十二世孙),□□□□□承袭。
张茂伦,字五常,(南轩二十四世孙),嘉庆十六年承袭。
----------------
[1] 周雪根《苏天爵年谱》,2007年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 薛瑄《薛瑄全集·文集》卷八,1990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另见钱国莲、薛冰《薛瑄年谱》
[3] 清张铣、张而昌《张氏通普》卷六碑志,光绪二年岭东使署刻本
[4] 清刘长庚、侯肇元《汉州志》卷二十三,嘉庆二十二年刻本
[5]清郭庆飏、童秀春《宁乡县志》卷十七,同治六年刻本
[6] 清张铣、张而昌《张氏通谱》卷五奉祀生(录县志卷十七),光绪二年岭东使署刻本
宁乡龙塘张氏族谱由张瑄创修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建国前先后经历八次重修,为张氏族谱历次重修撰写序言者,均是当时与张氏家族颇有渊源的社会名流,包括王夫之挚友周士仪、湖南观风整俗使李徽、岳麓书院山长李文炤、湖南督学、翰林院侍读学士叶观国、直隶总督刘长佑、军机大臣翟鸿禨、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等。其中周士仪与张氏后裔张启特(字卓然,乡进士,著有《英大轩集》)为“忘年交”;李文炤与张氏后裔张启禹(字我咸,号坦斋,康熙乙酉举人,曾官浙江永康知县。著有《易经雅记》、《四书备旨订讹》、《龙塘张氏昭兹录》等)为“同方合志友”;刘长佑与张氏后裔张铣(字叔最,号寿荃,又号祓庄,咸丰辛亥恩科顺天乡试举人,官至广东按察使)为“同年友”,曾“共砚麓山,偕游京师,把臂论交”;翟鸿禨为张铣“年家子”。据张瑄所撰《昭兹纪略》[1]及光绪二年《张氏通谱》记载,宁乡龙塘及安化三洲张氏发源世系如下:
宁乡龙塘万宝裔派语:(派起张栻第八世)兆时系玉金,世大文子邦,兴启志思瑞,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实务,谦厚发菁华,绂冕芬徽鬯,圭璋品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2]。
安化三洲万钧裔派语:(派起张栻第九世)焕德文才绍,宗祖万式功,名允代兴盛,可一必昌隆,崇先忠孝志,承武大儒封,奇策丹廷献,祥开庆演宏,嗣徽继述绪,用力勉于中,理学昭来彦,佑启烈维雄[2]。
谱载万宝公世居宁乡龙塘,生一子仁秀,字廷兆。仁秀生二子敏、毓,敏字时习,毓字时杰。张敏,配李氏生二子纲、维,继配刘氏生一子纬。纬为张敏仕福建时出生,依外祖刘氏居福建。纲生四子:瑄、琮、瑢、玘。长子张瑄,字克彰,次子张琮,字克润。奉祀生张志洁为张瑄十世孙,张栻二十世孙。万钧公居安化三洲,生一子孟瑛,孟瑛生三子:焕斌、焕赋、焕珷。奉祀生张代学为万钧十五世孙,张栻二十一世孙。
上述世系曾得到清朝政府和当时社会认可,笔者认为可信度比较高,值得学界深入研究。
--------------
[1] 清张和泳《沩宁张氏续修支谱》卷一纪源,光绪二十一年冠英堂刻本
[2] 清张铣、张而昌《张氏通谱》卷一各房派语,光绪二年岭东使署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