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士丁麟章的简介
丁麟章1907—1945,出生在湖南省平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时曾上过4年小学,后辍学从师学篾匠。
1926年,在家乡参加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
平江县游击队,先后任班长、中队长。
1930年7月,参加红三军团组织的第一、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1931年,丁麟章
所在游击队编入红军平江警卫团,他任第一营副营长,为保卫平江县苏维埃机关,参加
过十多次战斗,三次负伤;后曾参加湘鄂赣苏区历次反“围剿”的战斗。
1934年,主力红军长征后,调红十六师任参谋,随部留在湘鄂赣苏区坚持了3年
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春,丁麟章随湘鄂赣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先后任团部参谋和三营营长,并随部经皖南开赴江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岩寺
集中整编时,改任第一支队第一团第三营营长;随后在陈毅、傅秋涛率领下挺进苏南敌后,在镇江、句容、金坛、丹阳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同年9月,丁麟章随第一团
调回皖南。
1940年春,在皖南反“扫荡”战斗中,率三营作为前锋,协同全团各部在父子岭
与2000多日军展开血战,击溃了日军的10多次疯狂进攻,胜利完成了保卫新四军军
部的重任,后又率部参加了收复泾县的战斗。
1941年1月,“ 皖南事变”中,与团长张铚秀率部英勇抵抗,身负重伤,幸得
营救,被安置在皖南山区一户农民家,伤口稍愈后,越过国民党顽军和日军的封锁线,北渡长江到达新四军第七师驻地,任七师第十九旅第五十六团团长。
1942年初,丁麟章调任新四军第十六旅第四十六团政治委员,率部开展反清乡斗争,帮助指导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和抗日游击武装,参加了两漂自卫反顽战役和长兴、周城
战役。
1945年1月,成立苏浙军区,第十六旅编为苏浙军区第一纵队,丁麟章任第二支队
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天目山第一、第二次自卫反顽战役;同年6月,国民党军调集10
个师的兵力,分左、中、右三个集团,向苏浙军区部队进攻,在百步山反击国民党五十
二师的战斗中,丁麟章身先士卒,不幸英勇牺牲。
1936年,西安事变如一声春雷,驱散了沉沉的内战阴霾,全民族团结抗日的局面日
趋形成。1937年秋,湘鄂赣边区红军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后,丁麟章任支队司令部参谋。次年春,他随部开赴皖南抗日前线。在岩奇地区,丁麟章调任一团三营营长。6
月初,丁麟章随部突破日军芜湖至宣城的封锁线,到达溧水武进公路以北,宁南京杭州
公路以东的镇江句容丹阳金坛地区,开辟江南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0年4月,日本侵略军第十五、十七、一一六师团各一部共万余人,在空军的掩护下,分三路向皖南新四军进行大“扫荡”。由于国民党驻守的南陵、繁昌、青阳等地相继
失守,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云岭亦受到严重威胁。丁麟章奉命率全营在父子岭协同兄弟部队
抵御前来“扫荡”的2000多日军的进攻。经过8小时激战,打退了日军10多次进攻,击
毙日军370人,迫使日军后撤。
同年9月,日军再次向云岭地区的新四军军部发起进攻。丁麟章所在的第一团坚守在
离云岭7?5公里的汀潭地域。战斗中,丁麟章率部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格斗,一直坚持到支
援部队赶到。由于作战勇敢,同年秋,他升任新一团政委。
1941年1月,丁麟章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顽军击中腿部。部队组织突围时,把他安置在皖南山区一户可靠的老乡家里,隐蔽养伤。
伤愈后,丁麟章立即重返部队,并于1942年被任命为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六团政委兼
中共横山和京芜中心书记。他很重视军队支援地方的工作,经请示师部批准,调三营营长
去溧水县任副兼军事科长,进一步充实加强了地方抗日政权和地方抗日武装。
当时,日伪军在龙都镇的圩埂边修了一个大碉堡,里面住有伪军一个连,经常出来残
害百姓。丁麟章决定首先拔掉这个碉堡。由四连组成的突击队,在丁麟章的指挥下,每人
抱着一床浸透煤油的棉絮冲到敌碉堡下,然后点火塞进敌碉堡。霎时,浓烟滚滚,烈火熊熊,碉堡中的敌军被大火逼出,纷纷缴械投降。此后,丁麟章和团长黄玉庭率领四十六团
英雄丁于进入横山以北地区,不断地打击铜山镇、大宫坪、马家桥的伪绥靖队和维持会等反动武装,为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在极端复杂而残酷的敌后作战中,丁麟章表现总是那么沉着、
坚定,富有智谋。
1943年4月中旬,国民党顽军12个团,向驻在溧水和溧阳地区的新四军十六旅发起
猖狂进攻,并于4月13日占领了新四军后方阵地回峰山和北经巷村。丁麟章和团长黄玉
庭率领四十六团于当日深夜11时,迂?包围了北经巷村,全歼入侵的顽军600多人,缴获
大批武器弹药,使十六旅于4月14日晚间安全转移。
1943年11月,在攻打溧阳、高淳地区伪军的战斗中,丁麟章根据已掌握的敌情,改
强攻为智取。他率部设伏于张沛桥以西,一举生擒伪军副师长陈炎生,并令其给添桥镇油
坊据点的伪军写了一封“劝降信”,迫使100多名伪军全部放下了武器。
1944年12月,顽军七个团从浙皖交界的佐家庄、青岘岭、牛头山一线,分三路向新
四军扑来。这次与丁麟章交锋的正好是皖南事变时的死对头。于是,他率全团士兵同仇敌忾,英勇出击,与兄弟部队一道,很快夺回了牛头山,青岘岭一线阵地,取得了反顽战斗
的胜利。
1945年上半年,丁麟章先后被任命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二和第三支队政委。同年6月,国民党顽军又集中了28个团,向东西天目山发起进攻,并首先抢占了吉县孝
丰镇。丁麟章在率部参加夺取孝丰镇的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8岁。
1945年,在最激烈、最艰苦的第三次天目山战役中,为了反击国民党52师对新四
军的进攻,时任新四军苏浙军区一纵队二支队政委的丁麟章英勇作战,不幸壮烈牺牲,
时年仅38岁。
1957年,丁麟章同志的战友吴咏湘不顾癌痛绝症的折磨,抱病亲自到当年丁麟章烈士牺牲的浙江孝丰,
寻丁麟章烈士的墓茔;由于长年的战乱,加之时间久远,要在
荒无人烟的山上到丁麟章烈士的遗骸,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协助下,经过多方努力,几经周折,到一位当年掩埋烈士的老乡,经过仔细辨别,丁麟章烈
士的身份最终得到了完全确定。
丁麟章烈士的遗骨最终被迁葬到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功德园中。
相关文章: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