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阅读与爱不可辜负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在几乎是与世隔绝的艾丽丝岛上,唯一一家书店前挂着这样的招牌。
然而人近中年的书店老板A.J.费克里,深爱的妻子去世,书店陷入危机,唯一拥有的值钱诗集《帖木儿》也遭窃。命运似乎从未眷顾过他。种种打击下,他的内心开始冰冷荒芜,沦为孤岛。直到一个被遗落的天使从天而降,A.J.的生活才出现了转机,他的生命也从决定收养那个爱哭的两岁小女孩起,得到了意外的救赎。自此,A.J.与亲人、好友和岛外世界的通道敞开了,他牵着慢慢长大的玛雅,愿意和她一起重新认识世界,认识爱,最终也到了爱的归宿。
这本书的内容没有纪实篇章般的波澜壮阔,没有吟游诗歌似的动听婉转,有的仅仅是用朴素却令人惊喜的语言讲述的,一个爸爸与女儿一起成长的故事。但它却偏偏能够触及到读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在不经意间轻轻埋下种子,让我们在翻动书页的同时,心中的感动随之破土而出,恣意生长。
语言和故事:最风趣而温柔的情诗
感谢美国的作者加·泽文,她有着对语言高超的驾驭能力,使笔下的人物形象超然纸外,对白简洁精准且意蕴深厚,行文笔触风趣幽默、阳光治愈,叙事节奏和情节发展不疾不徐恰到好处,缓缓揭开的伏笔不仅完整了故事结构,更完美了岛上主人公们的形象。也感谢译者孙仲旭先生,他对这个温柔故事语言的重新诠释,与我们对中文作品的理解贴合度极高,也为作品增添了许多亮。
故事中被A.J.收养的小女孩玛雅,无疑是会令所有读者都为之动容的一个角,尤其是在婴孩时期——两岁的她会一级一级滑下书店的台阶,“因为她的腿还短得不能自信地一级级走下去”;她会早早起床,“摇摇晃晃地经过那些里面没有画的书本,经过贺卡。她的手滑过杂志,把放书签的旋转货架转了一下。早上好,杂志!早上好,书签!早上好,书本!早上好,书店!”;她会花一下午的时间在室内一次次躺下,测量出书店有“十五个玛雅宽,二十个玛雅长”。
试问这样满满溢着童真、风趣而温柔的语言,除了在岛上书店,还能有别家有吗?
书中之书:最渊博而热情的告白
这本书有三个落脚点:孤独、爱和救赎,而把三者连接起来的,是书:
书店主A.J.和出版社推销员阿米莉亚相爱是源于《迟暮花开》,与玛雅相逢是因为玛雅的妈妈希望女儿能在有书的环境下成长,而全文的线索之一——失窃的诗集《帖木儿》给玛雅到来创造了契机、拯救了伊丝梅、延续了A.J.一年的生命……
此外我也做了粗略的统计,《岛上书店》中提及的书目大约有两百本,非常惭愧的是,我所阅读过的不过寥寥。更加匠心独运的是,书中每一章节的标题都是一个书名,紧随其后的是A.J.给它们的书评。从这些书评内容及风格的转变,足以窥见A.J.由冷漠厌世的中年人过渡为内心充盈着对家人的爱的父亲形象。故事的最后,A.J.被确诊患有恶性脑瘤,一年后离开了人世。此时若回过头来再看这些书评,就能发现这不仅是爱书人的读后感,更是一个将不久于人世的父亲为“亲爱的小书呆子”女儿留下的精神遗产。那一句“玛雅,这本书我想你会喜欢”无疑是全书的催泪点,而失语后A.J.的内心独白更道出了读书的终极意义:
“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我们生活在这些书里。读这些书吧,了解我的心。
“我们并不完全是长篇小说,我们并不完全是短篇小说。到了最后,我们是作品全集。”
尾声
“一个人无法自成孤岛,要么至少,一个人无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岛。”
在乌托邦般与世隔绝的艾丽丝岛上,面对玛雅的凝望,A.J.最终选择敞开心扉。现代生活中的我们,虽然没有生活在孤岛,却比以往更需要这本书所要传达出的温暖力量。有一个天赐的“小书呆子”,有一个情投意合的灵魂伴侣,将爱好作为事业,用自己的方式去向岛上的人们传递正能量。这样的生活,真是太精彩了。
不能隔绝的爱去爱吧,别熟视无睹,别追悔莫及。
去读书吧,回归书本的世界,回应内心的渴望。
因为唯有阅读与爱,不可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