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赫索格》看两性之间的爱与战争
索尔·贝娄的小说《赫索格》在反映现实,批判社会的同时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 境和情感危机。从小说中体现出的两性之间的爱与战争是主人公矛盾的 内心世界的反映,是现代社会里人们情感生活的一种解读。
标签:赫索格两性;爱;战争
一、贝娄与弗洛姆
索尔·贝娄是继海明威和福克纳之后的又一位美国当代文坛巨匠。在小说中,贝娄充当了美 国文化的代言人,表达了美国社会生活中的易变,复杂和矛盾。他的第六本小说——《赫索 格》使他成为这一时代最杰出的小说家。这部小说主要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道主义的危机 ,真实地表现了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苦闷与迷惘,追寻和探索。在贝娄61 岁的时候,因他“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而获得了1976年的诺贝尔文学 奖。在《赫索格》这部伟大的作品中,贝娄成功地塑造了赫索格这位主人公形象: 一位试图 在现代城市竞争中幸存下来的被异化的“晃来晃去”的人,一位在当代城市生活中寻求意义 的犹太血统的继承者(受害者)。
主人公摩西·赫索格是一位犹太裔历史学教授,离过两次 婚,正遭受第二次破碎的婚姻所带来的痛苦。他受着家庭危机的折磨,无力应对婚姻的再次 破裂,承受着有强烈报复心理的前妻的折磨和朋友的背叛。可以说,赫索格的精神危机本质 上是一种时代病,存在于赫索格身上的矛盾具有着普遍的意义。正如贝娄曾经说过的那样: “不可避免的个人混乱,也就是社会悲剧的写照。”
美籍德国社会学家埃利希·弗洛姆的理论涉及到现代自由,现代人的生存等问题。本文试图 运用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来分析《赫索格》中所体现的两性之间的爱与战争,来进一步理解 小说的主题,解读主人公矛盾的内心世界以及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情感生活。
二、两性之间的爱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论述:“人——所有时代和所有文化之中的人——永远都面臨着同 一 个问题和同一个方案,即:如何克服疏离感,如何实现与他人融合,如何超越个体的生命, 如何到同一”〔1〕(第14页) 。“对人类存在问题的真正全面的回答是要在于人 际和谐, 在于彼此之间的融合,在于爱。这种对人与人之间融合为一的渴望是人身上最为有力的动力 。它是人类最为基本的激情,是一股把人类结合为氏族、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没能达到这一 点就意味着
精神错乱或者毁灭——自我毁灭或毁灭他人。没有爱,人类一天也不可能存在” 〔 1〕(第22页) 。弗洛姆认为爱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的最终答案,是“认识生命 秘密 的途径”:“爱是对他人的积极洞察;在爱中,我希望了解秘密的欲望通过结合得以平息。 ……在爱中,在奉献自己的过程中,在深入对方行为中,我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发现 了我们两个,发现了人类”〔1〕(第35页) 。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体验人类融 合,相互 平等的兄弟之爱,无私奉献的母爱,与他人完全融合,排外性质的性爱,对自己理解并尊重 的自爱和宗教形式的爱——上帝之爱。而在所有的爱之中,两性之间的爱使男人和女人互相 吸引,互相爱慕,并在结合之中充分体验自身与他人的统一与和谐。
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赫索格在追寻生命的意义的同时也在努力地寻着真爱。为 了和外在的世界保持联系,为了在苦闷与迷茫的现代生活中到自己的位子,克服与外界的 疏离感,赫索格怀抱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寻求着自己的爱情。“从一个女人到另一个女人像 购货一样”,他的内心“因怀着理想主义,怀着追求纯洁爱情的愿望而痛苦”〔2〕( 第24 7页) 。赫索格的第一任妻子戴西,是一名传统的家庭主妇。 作为冷静、比较规矩的旧式 犹 太女子,戴西性格上的长处是稳重,有条理。但是戴西没能挽留住与赫索格的婚姻,他深深 地被马德琳所吸引。为了讨新婚妻子的欢心,赫索格与戴西离了婚,辞去了大学里体面的教 职,疏离了自己的学术专业,
开始了第二任妻子马德琳所向往的乡村生活。赫索格迷醉于马 德琳的美貌,然而,婚后的马德琳却不能满足于丈夫所带来的平静生活,因此她和赫索格最 “要好”的朋友,实利主义的社交明星格斯贝奇私通,一起背叛了赫索格。即便是在离婚之 后,伤痕累累的赫索格仍然无法彻底泯灭他对马德琳的爱恋,“就在此时此刻,她的容貌, 她的头发的芳香,使我因爱而颤抖”〔2〕(第372页) 。生性固执的赫索格除了有过 两任妻 子,还有情人园子和雷蒙娜。园子不要求赫索格做大的牺牲,她只要求他经常能陪伴她。这 样的园子让赫索格感受到了被爱的快乐,他在园子的陪伴下,感受到了自由与轻松,“我从 来没有这样享受过”〔2〕(第224页) 。但是园子的爱却也使他感受 到自己爱的能力的缺失,正如弗洛姆所说的“爱是一种主动性的活动, 而不是一种被动性的情感,”〔2〕(第26页) 综合来 看,雷蒙娜是个不错的结婚人选:她受过教育,体谅人,有思想,在纽约有自己的事业并有 钱。赫索格在去往葡萄园的火车上就想起了浑身芬芳、充满性感的雷蒙娜,“我非常爱你, 我常常觉得你就依偎在我的身旁。……我突然领悟到,能爱上你有多么幸福啊”,他在心里 大声呼喊:“嫁给我吧!做我的妻子!让我摆脱苦恼!”〔2〕(第95页)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论述:“成熟的爱情是在保留自身完整性和个性的条件下的结合。 爱是人身上的一种积极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樊篱并使人与人结合。爱可以 使人克服孤寂和疏离感,但同时又能使人保持个性,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在爱中会出现这样 的悖
论形态: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又仍然保留着个人的尊严和个性”〔1〕(第25页) 。然而 为了逃避两次失败的婚姻和荒废了的事业所带来的无法摆脱的孤独,为了寻避风的港湾而 将爱情作为自己与外部世界进行沟通的唯一渠道的赫索格,注定无法在现代生活中到他所 期望的“真爱”。
三、两性之间的战争
也许是贝娄自身坎坷的感情经历使得他对两性之间的战争作出了这样精辟的描述:“在解放 了的纽约市,男人和女人,披着丽俗的伪装,就像两个属于敌对部落的野蛮人,面面相对, 男人想占点便宜,然后一溜了之,女人的战略是解除男人的武装,要他俯首称臣”〔2 〕(246 ) 。“永远搞不清楚女人要的是什么。她们到底要什么?她们吃碧绿的生菜,喝鲜红的人 血 ”〔2〕(第63页) 。也许是当人类走出象征和谐与幸福的伊甸园的那一刻起,男人 和女人之 间就产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在将物质成功视为首要价值的现代文化中,爱情显得如此 脆弱,甚至成为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马德琳为了逃离自己痛恨的家,怀着对身为教授的赫 索格的仰慕与之结婚。当揭开神秘的婚姻生活的面纱开始平淡的生活,当曾经备受景仰的教 授为了支付马德琳疯狂购物的帐单,为了修缮房子,为了日常种种琐事而荒废学术研究时, 赫索格的第二次婚姻演变成
为弗洛姆所称的“共生性结合”。“共生性结合的消极形式是屈 从,或者用医学术语来说,就是受虐狂。受虐狂通过把自己变成其指导者、引导者、保护者 的一部分使自己摆脱那种不可忍受的孤独感和与世隔绝感”〔1〕(第24页) 。可见 ,“共生 性结合”是不成熟形式的爱情的典型代表。赫索格为了逃避学术上的荒废以及与外界的割裂 所带来的空虚,他选择了对马德琳权威的屈从。赫索格自己承认他对马德琳的爱把他给征服 了。“她生性专横,他既爱她,自然只好逆来顺受了”〔2〕(第22页) 。他忍受马 德琳的谩 骂和大打出手,但是,他的委曲求全并没能换回马德琳的爱,“我的这种逆来顺受态度,却 使她大为恼火,仿佛我这是存心用宗教手法来战胜她”〔2〕(第83页) 。而对于自 己与马德 琳所生的孩子,赫索格认为是和他的敌人生了这个孩子。在马德琳提出离婚时,赫索格意识 到自己被她打得惨败。“在他心里,她已经是他的杀人凶手。因此当他能自由行动的时候, 他能毫无悔恨地朝她开或者把她掐死”〔2〕(第329页) 。当两人在警察局再度见 面时, 马德琳努力“控制自己脸部的抽搐和目光的凶狠”。赫索格对她越来越苍白的脸和越来越 小,越来越冷酷的眼睛作出了这样的解释,“这种表情表达了一个愿望,就是他应该死掉。 这比普通的仇恨不知要高出多少倍”〔2〕(第388页) 。曾经拥有的短暂的爱情演变 成俩人 之间刻骨的仇恨的经历使赫索格对似乎能够给他带来幸福生活的雷蒙娜“提心吊胆,步步为 营”〔2〕(第30页) 。雷蒙娜希望赫索格相信肉体就是精神的实体,是灵魂
的工具 。赫索格 承认雷蒙娜是个可爱的非常动人的女人,但同时他也意识到她的这套理论是一种危险的诱惑 ,只会造成高傲自负的错误。雷蒙娜的思想代表了现代生活中普遍流行的对于爱的误解—— 认为爱是肉体得到满足的结果。但短暂的满足并不能阐释生命的终极意义,充其量只能算是 一种虚假的满足。瞬间的精神慰藉之后,感受到更多的空虚与失落的赫索格对雷蒙娜的“神 秘肉体之说”持有怀疑态度:“你认为我的这个灵魂所需要的,不外是肉体上的享乐,现在 我们给予了它这种欢乐了,可为什么还不是事事如意呢?”〔2〕(第32页) 。经过 冷静的思索之后,赫索格认为还是不接受雷蒙娜的好意为妙。
不能隔绝的爱弗洛姆认为“作为性满足的爱,作为团体工作与逃避孤独的港湾的爱,这两种爱都是西 方社会中爱情蜕变的两种正常形式,是由社会造成的病理学的爱情。这种病理爱情有许 多个性化的表现形式,其结局都是对精神的折磨”〔1〕(第100页) 。赫索格为了 逃避孤独 对马德琳“屈服的爱”和与雷蒙娜“性满足的爱”正是西方蜕变了的爱情的典型形式,因此 他的爱被烙上了蜕变的印记。显然,贝娄清楚地意识到蜕变的爱无益于寻求生命的终极意义 ,因此身处逆境,但坚信人性是不灭的赫索格在经历生活的磨难后最终决定从雷蒙娜布置的 温柔陷阱中逃开,独自勇敢的面对现实生活。“我不会再把自己交付到雷蒙娜的手里,或者 任何一个女人的手里了”〔2〕(第431页)
四、结论
《赫索格》中所体现的两性间的爱与战争反映了主人公矛盾的内心世界,现代生活中的 人们混乱的情感生活。透过喧嚣的生活,获得了内心的平静的赫索格最终意识到人应该“生 活在一个充满灵感的环境中,懂得真理,向往自由,爱别人,追求充实的生活,在清明的意 识中和死亡同住”〔2〕(219页) 。在人们把成功、金钱、名望和权利看得重于爱的 时代中, 在人们认为这是一个爱的荒原的文化中,贝娄的主人公赫索格在小说结尾处对格斯贝奇和马 德琳化解了仇恨,只剩下了揶揄和嘲讽,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中多了份宽容与谅解,体现了作 者对人类前途的积极肯定。
[参考文献]
〔1〕弗洛姆.爱的艺术〔M〕. 赵正国,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
〔2〕索尔·贝娄.赫索格〔M〕. 宋兆霖,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责任编辑:华 超〕2006年12月理论观察Aug.,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