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川语慧    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 行知日录: 山高人为峰!)
班 级:    姓名:      日期:      课题:   编  号:201223  编制:胡川 审核:备课组、教研组 终审:课改中心
【学习目标】1.根据需要,提取信息。2.景物描写的作用。3.品味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预习(40分钟):读、标、写、说、记;2、自学探究(10分钟):结合课本完成导学案;3、合作交流(10分钟):先小组学习再小组合作探究。4展示10分钟):组内讨论展示内容和展示方案。 5、达标测试(5分钟)6、知识整理(5分钟)
行知笔记
【本课知识整理】
导入新课
播放雪域高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光盘和图片导入新课。
一、预习反馈
1、读、标、写、说、记。20/
2、组内听写生字词23/
3、对学好词好句的欣赏。26/
4、完成导学案
2、自主探究
1、出文中关于环境、珠峰、登山人的摹状词,说说你从这些词语中口味到了什么。
2、登顶过程中,很多困难对生命构成了威胁,作者着意描写了哪些困难?请你把能体现艰难的句子出来,读一读,想一想,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你觉得是什么支撑他们这样一往无前呢?
3、谁是最可爱的人?说说你的根据。
3、合作交流
1、描述画面,再现情境。
①海拔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四位登山队员轻装出发……
②岩壁陡滑,“第二台阶”挡住了去路……
③天渐黑,四人缓步前行……
④刘连满留下,他昏迷了……
⑤夜已黑,点点星光闪耀,三人辨认着路途……
⑥一次史无前例的无氧攀登开始……
2、揣摩语言,习得技巧(精读突击“第二台阶”和刘连满牺牲自己为队友这两幅画面的文字)
可尝试如下方法揣摩词句,比较体味:
⑴力求复活形象化的动词,在“活”的表演中直观呈现人物动作。
⑵删减词句,对比效果。
⑶改换词句,参照原文,反复品味。
知识链接   
    高度为8848.13米的全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吸引着全世界勇敢者的目光。自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埃德蒙德·希拉克和夏尔巴人坦曾·诺盖伊站在白雪皑皑的山顶上,向全世界证明人类可以超越自我极限,在高耸入天之处生存后,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于1960年5月25日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的壮举,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当时随登山队采访的郭超人记者在他的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中记录了这一经典的历史时刻。
行知笔记
【本课知识整理】
【教师寄语】行知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
太阳像遮上了一层纱,________可见其轮廓。  我在________中,眼前现出一片海边的沙地来。举目四望,________的夜中,珠穆朗玛山区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脚下。
  3.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进行评点。
  (1)他用双手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
  (2)(刘连满)先把屈银华了上去,然后又贡布。最后,王富洲和刘连满借着上边放下来的绳子的帮助,也了上去。
  4.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云南石林中的石峰有的突兀擎天,有的姿态秀美,有的酷似传说中的人物……真是巧夺天工。
  B.科学和艺术史上的大师泰斗之中少年聪慧、早早成名的情况比比皆是,但少不出众、大器晚成的例子也不少见。
  C.王克明同学在省初中生作文大赛上获得一等奖,这下他可在校园里声名鹊起了。
  D.刘菁同学的口才特别好,而且越是人多的场合他越能夸夸其谈,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课后反思】今日心得:学生对特殊状态下的人物描写体会不够,需要加强练习。
四、展示点拨
展示内容
展示方案
题目:朗读展示
答案要点:                     
                               
题目在世界之巅呼唤爱 崔子格2:合作交流里的项目
答案要点:                     
                               
   
5、达标测试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立(        绕(                息(        匐(                岩(       
2、选词填空。
  (1)迈进 前进
  他们________的速度也是非常慢的。朝着云雾茫茫的珠穆朗玛峰巅勇敢地________
  (2)衰弱 虚弱
  这时,刘连满因为过度疲劳,体力已经非常________,每走一步就会不自觉地摔倒。在身体极度________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
 (3)蒙眬 朦胧 曚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