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闻四达”的来历
早在原始社会,钟就作为一种简单的打击乐器,以木、竹或陶为主要质地出现了,随着青铜文化的开始,商周时期才出现了青铜钟。钟是古代祭祀或宴飨时用的乐器,古属八音之一的金类。
古代封建统治者常铸巨型铜钟象征王权,"钟鸣鼎食"就是权势地位的标志;铜钟亦因发音宏亮、悠远,成为佛教寺院中不可缺少的法器之一;钟也是人们心目中华夏文明的象征,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著名诗句,就是这种象征的反映。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陇西县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北宋崇宁铜钟,崇宁铜钟为汉蕃官员及各界信徒捐资为陇西圣寿院铸造,铸于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后经战乱,湮没无闻。据民间传说,此钟于清代年间出土于陇西大城钟灵池中。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巩昌知府唐树义重修威远楼时将此钟移置威远楼上。
↑↑↑崇宁铜钟系青铜范铸,壁体厚重;通高达2.17米,钮高0.29米,口径1.32米,重约4吨。
川子 钟
↑↑↑钟顶置狮首钮,狮须自然下垂
↑↑↑钟肩饰以两周上下错列下垂的莲瓣,有四个对称的圆穿,使得厚重的钟声能够从圆穿中传出。
↑↑↑钟腹上下饰两层凸棱纹,层内又分铸两小层,每层又分四格,每格之间用竖行栏纹相隔,看起来像回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