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中对好奇及其个性差异的激励解析
作者:关文婷
来源:《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7年第04期
        摘 要 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但好奇心必须被悉心呵护和有意识地鼓励,否则很容易被伤害以致泯灭。“自然中心”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和自然伦理的传播平台和创意机制,运用成套的好奇激励工具箱,在其以巡展为主的文化产品中,完成了引导、保护好奇探寻的宗旨。其中,工具箱的创立部分借鉴了西方文化中对好奇心的培育理念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好奇心 个性差异 激励文化 “自然中心”工具箱
        0 引言
离开 张震岳        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如果运用适当,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的巨大动力。现在,博物馆也在努力引导、激发公众特别是孩子的好奇心。但是,在绝大多数的博物馆中,这种努力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博物馆人自己不满意,观众也很难感受到。究其原骆琦微博
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这个使命被淹没在其他众多的追求之中,观众难以清晰地意识到;第二,对于如何通过展示、体验和活动来推动探索,尚无卓有成效的方式。徐之寒
        为此,笔者和同事们用两年的时间从心理学、教育学和传播学的角度集中研究了这一课题,借鉴了以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Q?rius”活动为代表的理念和做法,在其独立创意的“自然中心”中创建了“好奇探索”工具箱体系,用以指导相关展览和活动中与鼓励和培养好奇相关的策划、设计和实施。本文探讨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个体所面临的好奇追求消退的危险,并对比西方文化中对好奇及其个性差异的激励。
        1 好奇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吗?汤奕蓉
        绝大多数学者赞成好奇是人类与生俱有的天性,据观察和记录显示,婴幼儿和低龄儿童往往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好奇心。
        198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两个月大的婴儿在看到不同图案时,会明显地偏爱那些第一次见到的图案[1]。2007年,斯坦福大学的米歇尔·楚尼纳德博士(Michelle Chouinard)分
瘢痕体质乐队析了四个小孩与看护人超过200 h的对话,她发现,这些孩子平均每小时要提出100个问题,有些问题只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但也有三分之二的问题是为了获取信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