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
第10卷 第3期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Sep .2009
V o.l 10 N o .3
一个人的假面:评库切的5慢人6*
薛 武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摘 要:在文学达尔文主义理论的观照和假面舞会启示下,我们可以看出5慢人6形式上的花哨服务于内容的推销,作家创作目的与参加假面舞会的所有人一样,增添自己的魅力,从而延续创作的生命乃至作家库切自身的更好生存
关键词:假面舞会;自我;生存;繁衍  一、假面和创作
假面舞会来源于西方的万圣节。万圣节成为一个孩子们期待的重大节日,也是年轻人一场盛装的假面舞会,为个性张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秀场。在舞会上,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服饰和面具,表面上看似乎这一切只是为了狂欢,事实上刻意的装扮只是为了增添自身的魅力,吸引他人注意,一方面可以让自己更为合,使自己能够更好的生存,另一方面,如孔雀开屏一样,有魅力的装饰也可以吸引异性的眼球,从而达到繁衍的目的。这样一来,人们对假面舞会的痴迷在本质上只是达尔文主义视角下动物对生存和繁衍的本能追求。这和文学创作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知道,在文学批评界,大部分时候我们痴迷于各种主义和诸如道德、伦理、美学、正义等虚空而宏大的话语,这些正如假面舞会上人们的服饰和面具,光芒诡异,掩饰了人们的真正目的。库切的5慢人6是假面的典型代表,大家能看到精美的假面。王成宇注意到假面上/流散0的光彩,秦海花则觉得库切成功糅合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元小说元素表达了他对后现代普通人生存困境的关注。这些阐释都是对假面本身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假面的魅力,这也许正是库切创作5慢人6的预期效果,因为不管我们怎么将严肃作品高雅化,在商品经济笼罩一切的世界中,作品依然只是商品,作品中的思想意义成为商品,甚至作品给作家带来的名望也是有价值的无形商品。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小说是作家的假面,是我们的服饰,服饰的华丽,作家则依靠小说的出售得以生存繁衍。当然,这样说不是否认作品的价值,好的作品不仅仅在于它能让作家更好的生存繁衍,更在于它能呈现更好的生存繁衍范式,引导大家更好生存繁衍。
这似乎是达尔文主义思想的体现,那么,我们是不是简单用达尔文主义思想来进一步阐释5慢人6呢?怎样把文学创作文学阐释和达尔文主义思想有机结合呢?这就需要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文学达尔文主义。
二、文学达尔文主义
达尔文的5物种起源6问世以来,他的进化论思想在各个科会科学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大影响当然是基督神学,似乎一下子让上帝成了虚空。可以说基督神学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核心,核心崩溃了,整个西方文明大厦将倾?随后,人类学、伦理学和文学等等都受到了很大冲击,这里我们聚焦于达尔文主义对文学的影响。在文学上,在进化论的影响下,众多自然主义作家的涌现,这些作品中弥散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0思想。不过,在当时,系统的达尔文主义文学研究还没有形成。汹涌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大潮席卷了整个文学文化领域,淹没了所有其他话语。
在进化理论里,生物之间的不同是随机的。生物之间的不同是为了生存和繁衍,所以这种变异是有限的,是天生的,这种变异的天性导致了不同物种的形成,即,达尔文所说的/经由自然选择的有变化的传衍0。那么这种因果联系怎么能整合到文化与文学研究里去呢?卡罗(C arro ll)对此进行过自己分析,他说,/所有生命的历程都是出生、成长、繁衍和死亡。在此历程中,生命都为两个目标奋斗:肉体本身的获取资源和为了繁衍而消耗资源0[1]。米勒认为人类思维的进化仅仅是为了展示性的吸引力。思维的所有产品))))对话、艺术、音乐、文学等等))))都与性的展示有关[2]。他在其著作中以渊博的知识与惊人的智慧论证了他的观点。这样说还是不够的,文学和我们人类的生存繁衍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文学达尔文主义研究的是文学作品的本质,从人的最基本需求出发,研究作品如何提供人们生存和繁衍的范式。叙述的纷繁不是为了显摆,形式的玄虚只是为了增添本质的魅力,这样我们就可以走出虚空,我们不至于迷失于华丽的衣裳,作者的生存和繁衍是重要的,他如何引导读者更好生存和繁衍更为重要。5慢人6的叙述是复杂的,库切的新作5凶年记事6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可是,洞悉作者的动机,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创作目的。
78
*收稿日期:2009-05-20
作者简介:薛武(1976-),男,江苏沭阳人,硕士。
三、假面形式下个体的生存和繁衍
5慢人6的情节简单,讲的是一个一条腿的老头子的故事。老头名叫保罗,离婚,六十岁左右,以前是个摄影师,也是个老照片收藏家。一天,当他骑自行车在某条路上行驶时,被一个飙车少年撞飞了。人虽然没事,但一条腿废了。人老了,很多身体功能也衰竭了,这时候偏偏又断了条腿。男人呀,生的尊严何在?他没有办法照顾自己,又没有家人照顾,所以只能雇人服侍了。幸运的是,他不是很穷,起码还是有足够的钱雇护士服侍他的。有好几个护士他都不满意,要么是护士太难看,要么是护士对他不够尊
重。其实,服侍一个孤僻的老男人,可能对于任何女护士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最后,有一个四十岁左右的护士让他很满意。不仅仅是满意了,他发现自己爱上了那个护士,甚至幻想和护士交媾,然后拥有自己的孩子。后来莫名其妙跑出了一个似乎对保罗身上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的小说家伊丽莎白。科斯泰洛。不请自来,她成了保罗挥之不去的影子,这个影子不仅仅一直在他周围,而且更像是附体之鬼,要保罗完全按照她的计划行事。她先是安排一个保罗和偶遇的一个神秘性感女子见面,然后又要他对喜欢的护士采取行动。在她眼里,保罗应该是她笔下的人物,她要她的人物行动,而偏偏保罗不买她的帐。在冲突和交流中,故事死气沉沉地向前推进,一直到故事最后,保罗还是在尽力摆脱伊丽莎白.科斯泰洛。能摆脱得了吗?谁知道?故事是个片段,没有真正开始,也没有结束!
这样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可以觉得主人公就是这么一个可怜的老头子,觉得作者就是刻画这么一个局外人的澳大利亚都市生活,一个残疾老人的欲望幻想和他眼中的世界;可以从宗教角度出发,因为圣经中确有保罗其人,圣经中记载着他对软弱的自夸,那么他的残疾是他的福音,残缺让我们真正为人;也可以,,阐释是无限的。
我们可以从/流散0角度解读5慢人6,认为库切本人是一个流散作家,书中的保罗是他的代言人,小说表达的是一个流散者的关怀,如青少年教育问题、医生的职业道德问题、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问题,尤其是流散者的身份、文化及心理的归属感问题等的关注。这样的解读没有什么问题,但非要聚焦这么一个流散者身份似乎有点多余,其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最终都面向世界,他们不是启迪一个特定的民族,
而是为整个世界人文精神的发展指点方向。在/流散0既定概念的牵引下,有人证明保罗对那个女护士的爱和对她家庭的关怀是出于他的/流散0身份,那女护士一家也是移民,似乎是一种同命相怜。这样看来,保罗爱的是玛利亚娜的移民身份,这种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体验,是精神的融合,心灵的相交。保罗不明白爱的理由,其实原因很简单:第一,因为他们同是异国人,对异国的异质文化有着共同的移民体验。第二,因为他们是移民,对家、对民族、对祖国有着共同理解、感悟和情感。第三,因为他们是流散者,是异国他乡中的同类,有着天生的心理认同感。第四,因为是同类,他,保罗总想加入到/我们0中,实质上是对归属感的自然追求。由此可知,保罗对玛利亚娜的情感是潜意识里对自我身份的追寻、对异质文化的认同、民族情感不自觉的流露、思乡心理无意识的表现。一句话,孤苦无依、又老又残的保罗在玛利亚娜和她的家人那里到了精神的慰藉、心理的依托、情感的家园和心灵的寄托地[3]。
这样的分析不无道理,但也总有局限感,比如,流散者必须只爱流散者吗?这样的视域有点狭隘。
就这本小说本身而言,保罗也不只是对那个女护士产生爱意,在医院电梯里,第一次见到那个戴墨镜的性感女郎时他就有了想法,那个女郎才是/事故后第一个激发了他的性欲的女人0[4],女护士确实也让他产生一系列性幻想,但梦中的伴侣依然是/电梯里看到的戴墨镜的女郎0[4]。虽然后来获悉那个女郎其实是个性感的瞎子,在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的撮合下,他们还是满足了彼此的性需要。
他的爱更多不是出于流散身份,而是出于人的繁衍本能。儿女是自己基因的传承者,他的爱,他的幻想,
他对女护士一家的关心无不出于自身的繁衍欲。在他看来,/男人要用自己的种子滋润女人0[4],而那时的他算不上是真正的男人了,像一个/懊恼的幽灵0[4]。/他祖父有六个孩子,他爸爸有两个孩子,他自己一个都没有。0[4]简单的话语,简单的欲望,简单的追求。
生存和繁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翻开库切的所有作品,不管是在5童年6中的少年库切身上,还是在5青春6中的青年库切身上,亦或是5耻6里的卢里、5彼德堡大师6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身上,我们都能感觉那份强烈的生存和繁衍欲。这样不是把严肃的作品庸俗化,而是解开宏大叙述背后的实在人性。撇开对基本人性的关怀,人类文明就成了灿烂的虚无。
我们也可以从创作形式上阐释5慢人6,库切通过/小说中有小说0的模式,让作者参与到所创作人物的生活中去,剖析并反思作家的创作过程及/现实主义性0。作品消解了不同流派小说之间的界线,并解构了作者的叙事权威,不仅将文本和读者从作者的权威下解放出来,更赋予小说的情节、人物自主的地位,构建作者和人物之间平等对话,既矛盾又相互依存的新型关系,体现了库切在创作伦理上的思索[5]。
这样的阐释焦点在于小说的叙事方式,即元小说风格和现实主义文学的融合,有着现实主义风格又超越现实主义,有着元小说风格又不同于一般元小说的顺序颠倒、杂乱无章、支离破碎和东拉西扯的显著特征。对形式的关注使有血有肉的人物都成了形式的工具,保罗、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等等不过是形式的工具,保罗、那个女护士一家本来似乎是现实人物,科斯特洛的出现让一切蒙上了元小说的面纱。小说
里人物事件的安排无不揭示库切在小说创新上的独具匠心,科斯特洛为自己小说的难以推进而发愁,保罗等一下子成了她小说中
79
的人物,她则像电视剧中的蒲松龄向狐狸鬼魂索取故事那样催促保罗行动,好象自己的创作已经江郎才尽,让人想起/文学的枯竭0,科斯特洛在以前一本书中已经显示出文思枯竭了,只能依靠到处做报告吃老本生存,到了5慢人6,她直接和人物对话。不过,最终她也只是人物,是库切创造出来的形象。库切是在创新形式吗?答案是肯定的!他的新作5凶年纪事6更是将形式创新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研究这样的形式创新没有错,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要问问形式创新的目的何在?
我们过去都说/酒好不怕巷子深0,现在是/酒好也怕巷子深0。内容重要,包装宣称也很重要,在某种程度上,现代广告属于形式层次,但本身的价值甚至超越了商品本身。记得现代主义盛行时期,大家以为那些所谓的高雅现代主义作品可以脱离市场而存在发展,事实上,它们的支柱是赞助人和小市场,为了推销自我,它们也穿上华丽的包装。库切怎样呢?还记得他的博士论文是研究贝格特作品的文体的,他说自己首先是语言学家,其次才是文学家,可见他对形式何等重视。表达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心,他可以选择人类学伦理学等等领域研究,但他选择了文学,文学说到底只是形式,这形式能最大程度上帮助他表达人文关怀。
其实,文学对于作者来说有三重功用,其一是F reud所说的/功用0,作家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欲望写出来,在小说中让自己黑的欲望得到满足;其二是/诉说功用0,人毕竟是社会动物,需要和其他人进行交流,作家在作品中和读者们交流;其三是/生存功用0,很多作家靠写作为生,对他们来说,作品就是商品,进入市场就要包装,从形式到内容都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不管从哪个功用出发,作家都要考虑创作的形式,一方面对创作形式不满,因为形式束缚了他们创作的随心所欲,比如库切就讨厌人家称他为/后现代0或者/后殖民0作家,尤其质疑/后现代0。虽然评论者可以忽略他的抗议,证据支撑自己强加于作家身上的称号,比如前面的/流散0和/后现代0。如果5慢人6里的科斯特洛是库切的代言人,那么她的创作焦虑就成了库切自身的问题,传统的现实主义行不通了,小说里的人物和作家本人较起了劲。这也许是库切在形式上玩的小技巧,仿佛让我们看到流行的元小说面纱,面纱下面,拨去层层迷雾,库切把现实悬置,在两个层次上描绘现实,一方面是现实描绘保罗,另一方面是现实描绘科斯特洛。
这样,他既能满足那些理论家的需求,又能迎合大众的口味,因为小说展示的就是活生生的生活经历,一个残疾老人的求生欲和繁衍欲,也许这也是他自己的欲望,因为年老体衰何尝不是一种残疾?保罗是慢人,那种令人窒息的缓慢何尝又不是库切自己的恐惧?至于科斯特洛,她的创作困境也是库切自身的黑暗,她没有走出去,库切通过让她和保罗组合,走出了创作困境,成功地向文学市场推出了自己的产品)5慢人6。
四、一个人的假面
保罗在作品中顽强生存,追求自己的繁衍。库切通过自己的写作得以在/人间天堂0很好地生存,严肃的外表下也许是生命的狂喜。也许库切本人不可能再次拥有儿子,这样的痛苦在不同小说中被反复书写,5铁器时代6里的卡伦夫人、5耻6里的卢里和5彼德堡的大师6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无不是在寻觅自己的儿子。痛苦无法遗忘,不断重演,人类使它反复经历。一方面库切不断埋怨自己的繁衍失败,另一方面也在反复经历中让欲望平息。
元小说、后现代和流散等等只是形式,库切很巧妙的运用这些形式来表述自己,这些形式让库切的自我拥有灿烂的光芒,在光芒中库切让读者在社会规则下体验不同生存和繁衍方式,思考更优化的社会规则,读者从库切的自我中发现自己的身影,从库切的努力中到自己生存和繁衍的方向。
参考文献:
[1]Carro l,l Jos eph.L iterary Dar w i n is m:E vol u tion,H um an Nat u re,and
Literat u re[M].Ne w York:Routl edge,2004.
[2]Pink er S t even.H o w theM i ndW orks[M].N e w York:W.W.N or-
再次拥有t on p res s,1997.
[3]王成宇.流散者的爱流散者的爱)))试析库切的新作5慢人6
[J].河南社会科学,2008,16(1):164.
[4]Coetzee JM.S l o w M an[M].Netley:G riffi n Pres s,2005.
[5]秦海花.拓展小说极限,寻求新的主题)))从5慢人6看库切的后
现代主义小说观[J].当代外国文学,2008(2):113.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