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给大家分析中英文化差异——动物。
l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的不同造成同一动物词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褒贬义,这与英汉两个民族对动物的好恶有关。对该动物喜欢、欣赏,那相对应的动物词就会向褒义方向发展。反之,就会向贬义方向发展。
  (1)同一动物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褒贬意义截然不同。同一动物词在英语中表示褒义,在汉语中却表示贬义,如狗 (dog)、猫头鹰 (owl)、熊 (bear)
  与人友善的dog和令人厌恶的狗。在英汉语言中狗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都表示家养的,有四条腿,可帮人看家护院的一种动物。但其文化内涵意义却差异甚大。狗在英语中大多数场合是褒义词,可用来形容值得同情信赖的人,help a dog over a still (助人度过难关) , a lucky dog (幸运儿) , an old dog (老手) ,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很显然,这些说法反映了英国人的文化心理,他们视狗为可爱的同伴,人类最好的朋友,as faithful as a dog就是用来形容人的忠
诚。可在汉文化中,狗是屡遭谩骂的东西,代表卑劣可恶的品性。带有狗字的词语明显具有贬义彩,如走狗、狼心狗肺、狐朋狗友、丧家狗、狗仗人势、狗咬狗等。
(2)同一动物词在英语中具有贬义,而在汉语中却含有褒义彩的也比比皆是,,中国(dragon) 蝙蝠低等动物国语(bat),孔雀 (peacock)、等等。
    龙(dragon)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中文里吉祥尊贵的与英文中邪恶凶残的dragon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在封建社会,龙是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把自己称为真龙天子。时至今日,龙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我们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龙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诸如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却认为dragon是邪恶的代表,是一种狰狞的怪兽,是恶魔的化身。中英文化的差异使同一动物词有不同的内涵,给人带来的联想截然不同。人们若想用英语表达汉语中的这一概念,最好将其译成the Chinese dragon。如亚洲四小龙可译成Four tigers,而不是Four dragons,以免引起误解。
邪恶的bat与吉利的蝙蝠。西方人一提起bat就害怕。蝙蝠令人厌恶,使人联想到丑陋与罪恶,所以英语中凡带有bat的习语都含有贬义,as blind as a bat (有眼无珠) , bat成了睁眼瞎的典型形象。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因其中 字与字同音,摇身一变成了吉祥物。
 骄傲狂妄的peacock与吉祥美丽的孔雀。由于英汉民族的审美角度不同,所以同一动物常常在他们的心目中产生不同的联想。英国人强调peacock与人媲美的高傲的一面,as proud as a peacock (孔雀般骄傲) , play the peacock (沾沾自喜)。而汉族人注重她开屏时的美丽,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美丽的象征。
3)很多动物在汉语文化中能激起人们丰害的联想,而在英语文化中它们却没有任何的联想意义.
汉语文化中的乌龟既有褒义又有贬义的联想.众所周知,龟是很长寿的动物,因此,用龟喻指长寿在中国老百姓中家喻户晓。龟很长寿,也有人由此联想到老而不死,并用老鸟龟来骂老人.龟的别称“王八也是骂人的话.另外,汉语文化中的鹤也是长寿的象征,它通常和松树一起入画,喻指长命百岁.但这两种动物在英语文化中却没有任何的联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