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充满快乐
 
双鸭山市第三十一中学
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充满快乐
【摘要】新课改之后,对教师角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改变原来的课堂主导,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语文教材对知识点的不露声的全面涵盖,又要求学生既要有学习知识的韧性又要有发现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的主观能动性,而后一过程对十年如一日习惯于老师机械给、照本枯燥学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与之相关的是这一转变的过程也必将是语文课真正的走进学生,真正的枝繁叶茂、柳暗花明的开始。那么新形势下师生角度的互换也给既要适应新方法又要渴望高分数的教师带来了如何让语文课充满快乐的思索。
【关键词】课改  语文  快乐
师生观念的主体化转变
一、学生主体地位的显现
主体,即在某一领域、某些方面发挥主要作用的人或物。在语文学习中,由于原有观念的根深蒂固,仅片面的理解为教师将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详尽、透彻的讲解,学生再对这些固有的知识进行巩固的过程。然而,知识占有的主体到底应是谁?这种机械填鸭式的教学对于学生对知识的占有与把握是否是高效的?这种种思考的背后便是对学生真正的走进课堂的迫切需求。既然学习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学习的主动权就理应放手于他们,让他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求与深度思索进行一环扣一环的学习,在不断的探求与思索中,自然而然的形成学生对知识观与学科知识网络的构建,这样对知识的把握一定更加系统也一定更加扎实。当然,转变的过程并非没有阻力,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沃土的滋养下,早已习惯于旧有的学习模式,让他们尽快接受并乐于运用新观念、新方法是值得不断思索的课题。
二、教师辅助手段的得体
辅助,即在对一项工作或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对主体进行辅佐或帮助的人或物。以往教师备课备什么?备知识点和备学生。每一节课前,教师要将下一节课学生要掌握的内容掰开了、揉碎了,然后再预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某一环节上的错误进行重点的讲解,以期
学生对知识真正的掌握,这就如同学习驾驶,教练一味的告诉你开车的原理、注意事项,即使他说的再全面、再具体、再详细,没有本人在驾驶过程中对路面经验的积累都是不行的。而这个积累的过程就是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学习、练习的过程中学习主体通过自己的逐步认识与不断总结,学到的知识才更有针对性、更扎实稳固。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辅助得体是让课堂更有效率的保障。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能解答或解答的不够圆满的问题,教师的辅助应及时、简练且切中要害,如果辅助的不及时,学生可能要用更多的时间走更多的弯路;辅助的方法不得体,学生可能会对自己挖掘的知识产生质疑失去创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辅助手段是否得体决定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能否实现。
                  课堂教学的效率化转变
一、课前激趣预习
课前预习是能够完成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相信每一位老师都认为学生在课前的独立预习使学生课上对所讲的知识点的理解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极少数学生有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大多数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自觉性,在这样一种现状下,老师不得不将学生自觉的课前预习设计成了“课前作业”,学生仍然
是围绕着老师的思路进行填空式答题,这样做的结果对学生的学生确有一些帮助,但与我们的预习愿景却相距甚远,而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过程倒是对预习这一环节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首先,在教学中,为了达到学生主体的效果,教师大多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引导为主。其次,在众多话题之下,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的空间,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题目。这样做的效果,无非就是将原来知识点一个一个由教师领着讲,变成了几个问题师生互相讨论,生生取长补短,实际所用是时间是一样的,因为学生可以有选择权,因此对课前独立预习也减少了以往的反感,更为可喜的是很多学生在预习中可以独立设置一些非常有效的问题,并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课堂,学生可以开心的完成教师预设的内容,这样课堂的气氛变得不再死气沉沉,课堂的效率也提高了。
二、课上轻松合作
1、学生展现学习成果
学生学习的最大原动力便是兴趣,所以人们才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某一样事情有探求的欲望,那么他离成功便不远了。在学习中,尤其是在高考升学的压力之下,每一个考生都很疲惫,而语文课是最可以让学生们放松身心的科目,在这里可以徜徉古典诗
词的海洋;在这里可以品味名家作品的深邃。因此,利用学科优势,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最好办法就是“欣赏他”,怎样做到让别人欣赏,语文课可以提供这样的平台,让学生将自己预习的成果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们互相给予充分的肯定或表达诚恳的建议,这样语文课上学生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展示自己的欲望,学生们也越来越喜欢上语文课了。学生开心,就证明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双赢。
2、教师适时特点拨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学生的确是主体,但教师的点拨必不可少。学生在整个学习、探求阶段仅是凭借主观想象在思考问题抑或自己试图主动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哪些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应该什么时间解决,这就是教师角的重要意义。因此,一定要提到“适时”二字,对于那些踮起脚可以摸得着的问题,一定让学生自己努力解决,教师不可以随意的取而代之;对于那些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才有可能解决甚至不一定解决的,教师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式的启发,既然提到“点拨”二字,就说明在此问题的处理上教师不要走回旧有的模式,将“点拨”与“讲解”混为一谈,只有对点拨过后仍不能理解的问题才应进行深度讲解,以期望学生能真正明白,不会影响下一环节的学习,而且会激发学生保持开心学习、快乐学习的动力。因此这一部分重点强调的两个词是“适时”、“点拨”。
祝我幸福 张宇
3、师生和谐协作小结
每一节课可以变化不同的教学模式,但大体的教学环节仍然未变,每一节课要完成之前都要对本节课进行小结,课堂的环境改变了,学生的心理也自然发生了变化。原来学生只是一味的在看老师的表演,现在他们可以自己走上舞台,去扮演自己喜欢的角,可以讲自己的最大潜能发挥出来展现给他人,他们无疑会从心底里感到学习的快乐,在小结的处理上,教师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师生角互变后,给教师的最大感受是讲解的过程不再孤立无助了,给学生的感受则是学习的过程不再枯燥乏味了。对于亲身实践的知识每一位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思路与构架,因此,在小结上教师只是将学生给出的零碎的知识点与学生一起再编织成网就可以了,这样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付出所得,自然会有莫大的成就感,使自主学习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课后特梳理
课后梳理不同于课上小结,课后梳理应回归于学生独立完成的部分。老师一直都有教学反思这一环节,实际上,要求学生有课后认真总结、反思的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课后梳理应包括两部分:1、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在咀嚼。在反复思考过程中,学生会对一些刚刚
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还会对已了解的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可能还会提出新的问题。2、将本节课所学知识与以往知识进行整合梳理。因为每一节课我们的学习的都是一小部分,就好比地球,我们每一节课学到的可能仅是小则一个省份,大到一个国家,而我们要达到的效果是渐渐的把所学的知识揉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要靠学生平时课后的梳理。在每次梳理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知识结构框架有全新的认识,对学生的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学生开心便是教师最大的快乐,当若干年枯燥的应试教育即将剥夺了学生学习的所有热情,当风华正茂的学生在知识的大森林里用干涩的眼神依旧努力寻正确的方向, 语文教师没有理由不承担起解放学生身心压力的重任,我们期待每一位在大学门口努力张望的高中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让莘莘学子以快乐的心境、昂扬的姿态奏响高考胜利的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