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卷第1期红河学院学报V01.8No.1
2010年2月Journal of Hongh e University Fe b.2010
从《花腰新娘》看花腰彝的民俗
陈丽湘,李娜
(河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电影《花腰新娘》充分地展示了花腰彝的民情风俗,文章从影视中传统民俗的体现论述了传统民俗与现代影视之间
的矛盾,从人类学的角度对传统民俗的发展作出设想。
关键词:《花腰新娘>;花腰彝;民俗;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28(2010}01—0025—03
在2009年9月2日至8日首届亚欧文化艺术节当地人也经常自豪地说:“人们几乎会走路就会跳烟上,《花腰新娘》作为开幕影片又一次搬上银幕。影.盒舞,会说话就能唱海菜腔。”恋人们通过对歌的方式片《
花腰新娘》以花腰彝特有的“三年不落夫家”的婚来倾诉衷情,表达爱慕之情;盛装彩饰,纵情跳起婀娜俗为背景,取材于石屏花腰女子舞龙队的故事,讲述多姿的烟盒舞,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影片几乎每一个了云南花腰彝族的凤美姑娘与善良淳朴的阿龙之间场景都是在对传统文化的述说:“三年不落夫家”的起伏迭宕、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透视出彝族人民和花腰彝特有婚姻习俗,“莫问爱情深不深,就看腰带给谐的生活状态和纯朴的文化心理,展现了独具魅力的不给”的定情信物花腰带;根深蒂固的男性主体地位民族文化风情。的传统观念;古老图腾崇拜发展而来的花腰“舞龙”;
花腰彝属彝族尼苏支系的一部分,主要聚居在云建筑格局独特传统民居“土撑房”和当地“吃不厌”的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的北部山区龙武、哨冲两乡镇。米线,充分展示出当地的民俗风情。泼辣、骄横、野蛮“花腰彝”自称尼苏,其服饰彩艳丽,精美大方,被的凤美是阿爸用马奶养大的,寄托了导演对女性自我人们亲切地称为“花腰彝族”,俗称花腰彝。影片《花价值实现的希望;阿嫂则是一个顺从于世俗和屈从于腰新娘》突破了传统民俗电影大多只是一些场景上的道德束缚的彝族传统优良女性;公公婆婆洗脚时的表点缀或是画面美化的创作方式,紧紧贴近生活反映生现的满意是对凤美的宽容和大度;纯朴、厚实的彝族活,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花腰彝民俗。小伙阿龙对凤美美好却又复杂的爱恋;具有开拓精神
却又不敢冲破传统婚俗的青年阿聪对凤美藏于心底一民俗在影片中的再现爱慕都是花腰彝家人文化心理真实的再现。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
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二传统民俗与现代影视的冲突
常生活服务。民俗是个人性格中较深的层面,以一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融合了绘画、音乐、戏剧种定势无形中指引着个人的行为,它融于社会生活之等多种艺术手段,在表现现实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越中,传统的民俗在这部影片中有了充分的展示和诠性瞄’。同时电影又不能够机械地复制现实,在创作中释。影片中青山绿水间的花腰彝多是一些俊男美女,必须考虑文艺创作的一般规律。电影《花腰新娘》在风姿绰约,身着艳丽花俏的盛装,给观众带来了一种所在地云南省石屏县播出后,某些情节引起了当地民视觉上的冲击;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美妙动听的众特别是老人们的一些不满,他们说:“我们花腰彝不“海菜腔”贯穿于始终过程,美丽煽情的烟盒舞也给完全是这个样子的。”对主人公凤美的形象较为肯定,我们展示了花腰彝族原汁原味的石屏民族文化精粹。但对其粗鲁的吃象、与男人摔跤比赛是一种“见不彝家人常说:“听见四弦响,脚杆就发痒。”石屏县的得”的反应;以及新娘和新郎的房间安排在二楼是不
收稿日期:2009—11一lO
第一作者:陈丽湘(1981--),女,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民族语言。
万方数据
红河学院学报2010.1/民族文化研究
赞同的、他们的华丽服饰不会在田间劳作时穿上,常部优秀影片让世界认可了大理、石林一样,如今,石屏常只会在大的场合才舍得穿。这与花腰彝传统的观也同样借此名扬天下。石屏的海菜腔、烟盒舞、花腰念中女性就应该是“规规矩矩的”相对内敛的贤妻良女子舞龙也通过电影向全国、全世界传播,石屏成了母形象;彝族的土撑房二楼只能是老人居住;传统美“花腰新娘的故乡”。民俗给影视提供了广阔的创作艳的花腰服饰往往是传统节日的盛装等风俗有所不天地,影视也反映了民俗,它们的结合出于必然。通同。民俗存在于民众心理较深层次,往往关乎家族、过影视的方式来传播民俗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花腰祖先、名誉一些内容的时候往往是不容触及的。新娘》的全国播映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民族《花腰新娘》整部影片是编导在了解了一定的当和这个民族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地民风民俗的基础上,在创作而成,基本上遵循了花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腰彝的民风民俗。对一些细节也有一定的考究,如: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以传统民俗文化事项为主体男主人公的名字阿龙,阿龙代表了美好的祝愿。彝族的许多民间文化在失去了原有的生活依托和生存环有“支格阿龙”的民间传说,传说中的阿龙,是一位武境下,正迅速地消失和濒临灭亡。首先表现在在石屏功出众、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拯救了深受妖魔鬼怪地区花腰彝的服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男子的服装已伤害的彝家人民,自己却不幸被害,祭龙就是纪念传趋,妇女服饰朝着简便实用的方向发展,有的妇说中的阿龙英雄。再者,影片里的“烟盒舞”和“海菜女已烫发、穿高跟鞋和连衣裙,城区的服饰更是如此。腔”基本都是原型的再现,真实的展现了传统的民间现代生活环境和观念的一些变化使得大多数的青年经典艺术。电影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民俗的思想观念上愿意追赶时尚,不愿学习本民族的原生
大多不是真正的民俗仪式的客观展示,不是地域文化态文化,对于在电影开篇字幕中出现的“男女成婚后的真实再现,而是一种文化精神,主观意念加上电影新娘不得与新郎同房,最少要等三年,新娘才能住进造型的产物。艺术家们在有意地进行艺术处理,采取新郎的家,此风俗称之为‘归家”’的婚俗,在现代的一种表面上远离现实,重在表现主观意向的非写实手花腰彝地区已经寥寥无几,只存在于山区的个别家庭段去反映现实。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会采取“杂中。一些的年轻人表现为没有听过这个习俗,对此他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的归纳式典型化,如凤美的形们也表现为一定的好奇的心态,部分年轻人则仅仅听象,泼辣、骄横、野蛮但又有着执着、善良和真诚。影家中的老人说起过。在石屏花腰彝的精神领域里,龙片自始至终都把她置于一个超于女性的位置来表现,是重要的精神寄托,但对于舞龙这个传统文化的继摔跤时表现出的勇气和智慧;为了加入女子舞龙队跑承,很多人表示愿意像电影的“阿聪”一样能干。现万米终于达成了心愿的执着;对小七妹的不幸遭遇不代的青年们在面临了外界充满新奇诱惑的选择后,很仅是同情而是为小七妹不“归家”退婚筹款,以至于难再回到原生地去继承他们的古老文化传统。在对对传统彝家舞龙规矩的违背,是一个对花腰彝族传统当地民族语言的调查中,基本处于一种双语的状态,习俗的逆反,她的形象身负唤醒彝族女性自我意识回既能使用民族语言也能使用汉语交流,年轻人对于汉归的使命。编导在处理她的形象上,采取既忠于现实语的学习普遍是“以后更用得着”的态度,学习汉语又超于现实的艺术创造手法,塑造了一个一位勇破习的需求比民族语言要强。俗,野蛮而又善良的彝家姑娘形象。电影创作者通过在电影《花腰新娘》热播之后,那里的人们很乐特定的民俗事件、民俗观念将民俗引入文艺创作,不意介绍他们就是“花腰彝”,也愿意穿戴他们的民族仅可以
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面貌,也能揭示其更深层服饰,并用他们的民族语言给我们唱起正宗的“海菜的思想意识内涵。而对于传统民俗中的较为深层次腔”,跳起动情的“烟盒舞”。在不少当地的民族中小的家族、祖先、名誉要有比较客观的态度,就能某一学还开起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班,其中就包括了“舞体所共有的文化意识达成一致,具有巨大的思想鼓动龙”、“烟盒舞”、“海菜腔”的教学项目。这种现象很作用和强烈的情绪冲击力量,使观众产生共鸣,实现让我们感到欣喜,可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影视的传创作的意图。播不仅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还对传承民族文
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之下,三对花腰彝传统民俗的人类学审视社会的需要和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形成一种“文《花腰新娘》如同当年《五朵金花》、《阿诗玛》两化自觉”,人们明白其民俗来历、形成过程,对它发展
万方数据
陈丽湘,李娜:从《花腰新娘》看花腰彝的民俗27
的趋势也会有着一种积极地态度。“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3h的和借着这部电影,云南石屏的花腰彝带着一股清新谐状态。
之气走到天下人面前,传统文化的真性、真情、真意、真趣带给人
们新的感官享受,而在此之中也发现民族参考文献:
文化中有许多值得保护、传承、弘扬的优秀传统。越[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来越多的影片开始在民俗中寻求发展的契机,白族的[2]欧纳斯特-林格伦著.何力等译.论电影艺术[M].北京:“三月街”、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拉祜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族的“葫芦节”、哈尼族的“长街宴”都已经通过各种[3]费孝通.费孝通在2003[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传播的方式为人们所了解,也使得各个民族文化能够
[责任编辑宋焕斌]
在彼此了解之后达到彼此尊重并博采众长,形成一种
St u d yi n g t he Huayao Yi’S Custom from the Movie of‘‘A Hu a y a o Bride’’
CHEN Li-x ia n g.口?C a新娘阿花
(Chinese Depa rt me nt,He n an institute o f s ci e n ce  a nd Te chnol ogy,Xinx iang453003China) Abs tra ct:T he fi lm“A H u ay a o Br i de”f ul l y sh ows U S the c ul tu re an d custom s o f t he mi n or i ty group.This article di s c us s es t he c on tr a di ct i on betw een t he rea l sit uati on o f th e m i
no r it y group an d t hat expressed from T V and m o v ie s.I t h a s a c on s id e ra t io n for th e n a ti o na l cust om devel opmen t from th e an g l e of
words:A Huay ao bride;Huayao Yi;n at io nal  custom;
anth rop olo gy.K ey
anthropol ogy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