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声调
    1.什么是声调
    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作用的音高变化。在汉语中一个音节基本上相当于一个汉字,所以声调又叫字调。在有声调的语言中,声调是语音结构的本质特征之一。汉语和汉藏语系的其他语言都是有声调的语言。由于印欧语系以及其他诸语系的语言大都没有声调,所以声调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之一。而汉语方言的声调虽然调类普通话有对应规律,但调值和调型相差很远,所以声调也是方言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的难点之一。
    声调是汉语音节结构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音节,同声母、韵母一样,都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比如
  八ba  拔ba  把ba  霸ba; 物理wuli  无理wuli  武力wuli;
  迂yu 与yu  语yu 域yu;  同志tongzhi 通知tongzhi 统治tongzhi
上面这些音节和音节组合声母和韵母都是相同的,只是声调不同,其意义的区别就是靠声调来体现的。
    声调主要是由音高变化构成。 声调同音长和音强也有一定的联系。在普通话中,上声最长,阳平次之,阴平又次之,去声最短;声调同音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一些声调在特定的情况下要读得轻而短;但这些差别都很细微,并不是声调的本质特征。
    2.调值和调类
    调值就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调值主要是音高构成的,不过这里讲的音高是相对音高,而不是绝对音高。一般说来,男人比女人的音高低,老人比小孩的音高低。即使同一个人,情绪激动时声调高,情绪低落时,声调低。这种音高都是绝对音高,绝对音高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比如,同一个词“祖国”,由一位男子用男中音念出来和一位女子用女高音念出来,别人听起来是一样的,都知道在说“自己的国家”,尽管我们用精密的仪器测量会发现,这两个“祖国”的频率。即绝对音高相差很远,但这种不同并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同样,一个女子说“不”,是从最音高降到最低音,从5度降到1度,一个孩子说“不”也是从
最音高降到最低音,尽管孩子的最低音可能比男子的最高音还要高,但两人都是从高音将到低音,变化的形式,下降的幅度是一样的,而这个形式和幅度就构成了相对音高。
    总之,虽然男女老幼的声带有长短宽窄的不同,说话的绝对音高差别很大,但他们说的是同一个词和句子,高低升降变化的形式和幅度是相同的。而听话人正是凭着声带的相对音高来辨别调类,区别词义,理解话语的。所以,尽管绝对音高很不相同,人们还是可以互相交际,不会误解对方的意思。
    从发音的生理过程来讲,相对音高主要靠自我控制声带的松紧形成的。发音时声带越紧,在一定时间内颤动的次数越多,声调就越高;发音时声带越松,在一定时间内颤动的次数越少,声调就越低。在发音的过程中,声带既可以自始自终保持一样的松紧度,比如发阴平,也可以先松后紧,比如发阳平,还可以先紧后松,比如发去声,再或者松紧相间,比如发上声。总之,对声带的控制和调节可以发出不同音高的声调。
    为了把调值描写的具体形象,更加好懂,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发明了五度标记法。他还于1927年向国际语音协会提出了这个建议,并在该协会的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的论文。从此,五度标调法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了。
    五度标调法是用五度竖线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先画一条竖线,分为四格五度,在竖线上把声调的相对音高标出来。这种标调法把相对音高的最高音定为5度,半高为4度,中音为3度,半低为2度,最低为1度。
    调类就是声调的种类,是把一种语言或方言中的调            5
值相同的字归在一起所建立的类。调类的问题实际上              4
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声调分多少类,二是各类                3
的名称和排列顺序首先一种语言或方言中的声调分多                2
少类是该语言和方言中的调值的种类的多少决定的。              1
也就是说,一种语言或方言能念出多少个可以区别意义的调值,这个语言或方言就可以分出多少个调类。比如在普通话中,除了特殊音变,一般的音节只能念出四种有辫义作用的调值来,所以普通话的声调就分成四类。
    其次,各个调类是如何命名,如何排列的呢?这同古代话语的四声有关。古代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现代汉语各方言的调类系统都是由古代的四声分化合并而形的。比如普通话的阴平基本上来源于古平声的阴调类,只有少数来自于古代的入声阴调类,所以就把它叫作阴平,并参照古代四声的排列顺序,排在第一声;普通话的阳平,基本上来源于古平声的阳调类,只有少数来自于古代的入声阳调类, 所以就把它叫作阳平,并参照古代四声的排列顺序,排在第二声;普通话的上声,基本上来源于古代的上声,只有少数来源于古代的入声,所以仍旧叫上声,并排在第三位;普通话的去声,基本上来源于古代的去声,另外加上古代的一些上声字和入声字,所以仍旧叫做去声,并排在第四。总而言之,调类的名称和顺序不是根据其调值的高低决定的,而是根据它们同古代四声的关系决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不同的方言中调类名称相同的声调,其调值却不同,比如普通话的阴平是55调,而成都话的阴平是44调,兰州话的阴平是31调;反过来在不同方言中调值相同的声调,也可能不属于同一个调类。比如普通话的55调是阴平,而济南话的55调是上声;沈阳话的阴平是44调,而南京话的去声是44调。
    3。普通话的声调
    普通话的全部音节,除了轻声和变调之外,只有四个声调,简称“四声”,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四声”同传统音韵学所说的“四声”,不是同一个概念,现在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传统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同名而异实。下面分析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
    A阴平调。第一声,声音高而平,由5度到5度。表示的声音较高,大体上没有升降的变化。又叫高平调,55调。调号为:    和  ,例如:衣 乌 呼 居。
    B阳平调。第二声,声音由中音升到高音,由3度到5度。声音逐渐升高,最后一直到最高位。又叫高升调,35调。调号为:  和  ,例如:移 吾 壶 菊。
    C上声调。第三声,声音由半低音先降到低音再升到半高音。由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又叫降升调,214调。调号为:  和    ,例如:椅 五 虎 举。注意,声调的音高变化是滑动的。实际上上声字并不是刚降下去就升上来。其实,上声的低平部分占3/4拍,而升起的部分占1/4拍。所以,严格的调值是2114。调号是:
    D去声调。第四声。声音由高音降到低音,由5度降到1度,是一个全降的声调,又叫全降调,51调,调号为:  和  ,例如:义 雾 户 句。
关于普通话的四声的调值,有四句话说明了大致的情况:起音高高一路平,由中到高往上升,先降后升曲折起,高起猛降到底层。我们也可以把它们概括为四个字:平、升、曲、降。下面把普通话的声调列表归纳如下
调 类
顺 序
调值
调 型
乐 谱
调  号
例  字
阴 平
第 一
55
高 平
i  7
乌呼居梯
阳 平
第 二
35
高 升
5 * i
吾壶菊题
上 声
第 三
214
降 升
3 2 6
五虎举体
去 声
第 四
51
全 降
i 3 2
雾户句替
同一种调调  下面再谈谈调型和调类和调值的区别。所谓调型,就是声调高低升降变化的类型。它是由调值决定的,同调类没有直接的关系。比如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其调值分别是55、35、214、51,调型分别是高平、高升、降升、全降。而在济南话中也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但是其调值同普通话不同,分别是213、42、55、21,调型则分别是降升、中降、高平、低降。这样,  普通话和济南话中虽然都有降升调和高平调,但调类正好相反,普通话的高平调是阳平调,降升调是上声;而济南话的高平调是上声调,降升调是阴平调。s
  最后再讲一讲声调的标调方法。在拼音字母方案中,用这四个调号,一般标在韵腹上。在国际音标中有两种标法,一种是用严式调号,一种是直接写调值。比如怕[p'undefined51]此外,在调查方言是也可以用半圈标记法标调类。就是在一个字的四个角上标上半圆:诗[sundefined]时[sundefined]世[sundefined]识[sundefined]依次代表平、上、去、入的阴调,如果在半圆下面再加一条短横,则分别表示平、上、去、入的阳调。
  4.古今调类的比较
  普通话的调类系统同声母韵母一样,都是从古代汉语继承下来的。在上古汉语中,譬如《诗经》时代,当时汉语的声调情况现在还不是太清楚。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古代汉语中存在着声调,只是到底分几类,又是哪几类。现在尚无定论。到了六朝的齐梁时代,沈约、谢眺等人发现了汉语的音节可以分成平、上、去、入四声。从此人们作诗开始注意平仄。时称“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又把四声各分为二,清声归阴调,浊声归阳调,总共有八类。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和发展,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只剩下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古代的四声八类发展到现代的四类。其大致情况如下:
古    普通话调类
调    清 浊
  阴  平
阳  平
  上  声
去  声
古清声母
夫汤妻诗
次浊声母
门难牛油
全浊声母
符糖齐时
古清声母
府短酒纸
次浊声母
米老藕有
全浊声母
妇稻旱似
古清声母
富对去试
次浊声母
慢浪岸用
全浊声母
附盗汗侍
古清声母
哭桌出瞎
革国博节
谷铁北百
客阔必式
次浊声母
木绿日叶
全浊声母
白敌学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