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讲解弟子规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国旗下讲话
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要从“心”开始,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作为传统文化特学校,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校每周践行一个《弟子规》主题。
每星期一早上升国旗时,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由教师讲解本周《弟子规》践行的主题,然后再由领导发表国旗下讲话,晚上再由董事长亲自解读《弟子规》。
本次介绍的是本周值班教师何顶秀讲解《弟子规》的国旗下讲话。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的意思是,人说话或让人做事的时候,必须要先问问自己,别人如果这样对我,我能接受吗?如果我不希望别人这样对自己,那我就不应该这样对别人。
我们说话做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往往看到了以后就加诸于别人,让别人痛苦,我们没有感觉。因为我们不是当事人,往往人都会忽略,我讲完就算了,从来不去考虑它的后果是怎样的。所以这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的意思是,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财物轻,怨何生”,古人就有这样的例子。卜式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贤士,他对自己的弟弟很好,照顾得很周到。父母去世后,兄弟两人分家,卜式把家中的财产都让给了弟弟,自己只要了一百多头羊。十几年过去了,卜式的羊繁殖到了上千头,他买了房屋,置办了土地。这时弟弟却因经营不善而破产了,于是卜式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财产分了一半给弟弟。卜式的行为感动了弟弟和所有人,都说他是个重亲情、不爱财的君子。
“言语忍,忿自泯”,这个忿就是生气。同学们都知道人与人在交谈当中,都希望对方讲话好听。那么我们自己讲话也要特别注意。你讲话很急很紧张很大声,对别人来讲,可能会误以为你在凶他,误会也会因此产生。
新身不由己所以,我们在谈吐中,要特别注意。人与人之间,我们也要替对方想一想。当别人很忙的时候,我们去问他,可能他的言语会很快很急,我们也不要误以为他就是在骂我、凶我。能彼此互相的体谅,就可以减少很多言语所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明朝有个读书人叫陈世恩,有三兄弟,他排行老二。哥哥是一个士绅,弟弟却不务正业,喜欢跟不良少年一起。天天很晚才回家,有时喝得酩酊大醉。哥哥总是责备这个弟弟,用很粗暴的言语,久而久之,就结怨了。
于是陈世恩就劝他的哥哥,他说再骂下去也没用,倒不如换一种方式。他跟哥哥说以后弟弟回来的时候,你就在房间不要出来,让我来劝一阵子,看看有没有效果。没有效果你再骂。结果陈世恩每一次就在家里等他的弟弟,不管多晚,都等他回家。
弟弟回到家,陈世恩不但不责备反而百般的慰问:“喝酒喝多了,会不会饿?吃点东西垫垫,胃不会那么伤;哥去帮你煮一碗面。”
这样过一段时间,弟弟有一天回家,就在他的哥哥面前跪下了说:“哥哥,你这一段时间以来,弟弟不是不知道你的苦心,而是我的面子拉不下来,所以还是放纵堕落。但是看到你这样对我,我实在不好意思再这样下去。”浪子回头了,所以救了这个弟弟。
同学们,看看身边同学之间的打架,都是源于很琐碎的小事。什么原因?争一口气,赌气,都是很小的小事,争到最后大打出手。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能忍让,就能化干戈于无形之中。其实,在忍当中不但能扩宽自己的心量,也会唤醒对方的惭愧之心。因为,毕竟当人在发脾气的时候,往往都是比较情绪化,等他冷静下来,就会觉得自己理亏。所以,这一忍,忍出了自己的德行,也忍出了对方的惭愧,而且更保持了彼此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