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二泉映月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二泉映月》。此次说课,我将通过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二泉映月》选自人音版音乐教材第13册第五单元,是一节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作品反映了对黑暗旧社会的抨击和对未来新生活的憧憬。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认识民族乐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能够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2、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体会主人公演绎《二泉映月》时的情感,懂
得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
了解胡琴类乐器,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设计为:
了解鱼咬尾的音乐结构形式,对《二泉映月》三个主题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二、【教法】
根据新课标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的要求,我采用了以下四种教学方法:
欣赏法,提问法,实践法,拓展延伸法
通过欣赏法,可以使学生对民族音乐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通过提问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性,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通过实践法,可以更好的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想
通过拓展延伸法,可以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更广阔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
三、【学法】
二泉映月二胡谱
对于音乐的课堂教学,我主要通过整体感知,自主探究,创造模仿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音乐,表现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总之,始终把对音乐的参与感受活动放到重要位置。因此,在学法的指导上,我会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学法指导:
课前预习法、体验感悟法和思考质疑法
四、【教学程序】
音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参与开放、互动而有
活力的课堂教学。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
1、课前激趣,导入新课
2、整体感知,创编训练
3、拓展欣赏,提高能力
4、布置作业,温故知新
在学习本堂课之前,我会在课前先播放视频音乐《二泉音乐》,让学生对本堂课要学习的乐曲有一个基本的感受。
在欣赏完音乐之后,我会及时向学生们展示资料并提出问题。上面这张图片,有谁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同学们通过欣赏得知这是我国民族乐器二胡。
我会告诉学生们,胡琴类乐器原为我国少数民族乐器,约在汉唐时期传入中原,为什么叫“胡
琴”呢?因为我国古代称北方的少数民族为“胡”,所以他们的衣服就成为“胡服”,他们的马被称为“胡马”,他们的琴呢,就被称为“胡琴” 。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胡琴大家族的成员吧;
二胡:二胡的音柔美抒情,发出的声音极富歌唱性,宛如人的歌声。
板胡:它的名称是因为琴筒用薄木板粘成而得名。它是北方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主要流行于我们河南。
高胡: 高音拉弦乐器,其形、构造、演奏弓法与技巧以及所用演奏符号等,均与二胡相
同,只是琴筒比二胡略小,主要流行于广东。
  京胡:京胡于清乾隆年间在胡琴基础上改制而成,因主要用于京剧伴奏而得其名,主要流行于北京。
采用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抛出本课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为深入学习做好定向。(5分钟)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接下来,进入到本节课的重点环节:整体感知,创编训练
首先我会让同学们看谱欣赏音乐,接着讲解鱼咬尾。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在我国很多的民歌中体现
接下来,我会告诉学生,《二泉映月》大略可分为三个方面,(A)述说遭遇;(B)情感的积淀与深化;(C)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我会让学生再次欣赏音乐来感受这三个主题的变化,体会作品所表达的音乐情绪
3、拓展欣赏,提高能力;
我会让学生们欣赏另一首二胡曲《赛马》并思考这首歌的风格与《二泉映月》有何不同
4、布置作业,温故知新
在教学的最后,我会让学生们课下自主欣赏这首乐曲并学习欣赏其他的民族器乐作品。
五、【板书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将我的板书设计分为了主板和副板两个方面。主板主要是关于《二泉映月》的背景知识和欣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副板主要是拓展知赏析曲目。
以上就是我此次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足,请多指正,谢谢大家
                                            10本二
                                            赵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