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于末世与走向乌托邦
———贾宝玉与段誉形象对比分析
张乐林
内容提要:《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金庸《天龙八部》中的段誉都是集中体现作家对人的存在可能性探讨的“观念性”人物,是理解整部作品的关键。宝玉和段誉形象中的批判性维度,显示了小说家对现实所提供的固有道路的质疑,两者形象中的情感崇拜维度,显示了小说家对某种具有理
想价值的人的可能性的肯定,宝玉和段誉都被设置在“空对峙”的张力解构中,又显示了小说家对人的存在的复杂性和悲剧性的深刻认识。
关键词:贾宝玉 段誉 批判性 情感崇拜 “空
对峙”
《天龙八部》中的段誉让人联想起《红楼梦》中的宝玉是
有理由的,宝玉对妹妹是极好的,段誉不仅对书中的妹妹丫头小一律施与宝二爷式的恭敬,就连对母马“黑玫瑰”都有礼貌得紧;宝玉不肯读书,段誉不肯练武;
宝玉爱 二零
零九年
 第二辑
博心劳,段誉一路跟姑娘纠缠不清、乱管闲事;宝玉、段誉都纯真善良,在他们生存的环境中都被看成可笑的呆子、傻子。宝玉之于林姑娘、段誉之于王姑娘,都是痴痴迷迷、生死相许。然而此“誉”非彼“玉”,固然在对他们行为方式、情
感方式上的相似之处的归纳中,可以到两个形象之间的承继关系的证据,但即使感性地从读者对小说文本的阅读感受来说,宝玉和段誉的精神气质上也有着根本的不同。宝玉总的基调是忧郁的、消极的,而段誉是欢乐的、积极的;曹雪芹安排给宝玉的宿命是历红尘之劫后,重返虚无的石头世界,而金庸赋予段誉的使命,是在烦恼和疼痛中完成成长,重建人间乐土。
这种种相似又种种不同,并不是简单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我们不能说相似是表象不同是本质,反之亦然。宝玉和段誉都是作家寄寓了理想价值的人物,是集中体现作家对人的存在的可能性探讨的“观念性”人物,是理解整部作品的关键,某种意义上,这两个人物可以看作两位小说家对同一问题的探讨,这个问题是关于人的根本性问题之一,那就是在充满悲剧性和悖论的宿命中人的可能性是什么?对充满痛苦的人生的解脱或超越之路在何处?
一、宝玉和段誉形象中的批判性维度,显示了
小说家对现实所提供的固有道路的质疑。
  在小说文本中,作者在宝玉和段誉的身上所体现出的批判性是塑造两个人物的核心维度。在对《红楼梦》的解读中,无论是最早的评点派、索隐派,还是后来的考证派,在认识贾宝玉的“不肖”这一点上———也就是确认宝玉形象中的批判性维度是一致的。至于1949年后对《红楼梦》进行的社会历史学分析和阶级分析,更把贾宝玉推到了“
反封建的 彷徨于末世与走向乌托邦
叛逆”的地位。宝玉究竟是忏悔者还是叛逆者,对于本文来说是一个过于庞大的题目,但起码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宝玉形象中的批判性。不爱读书的纨绔子弟在传统小说中并不罕见,但宝玉事实上不仅爱读书而且阅读广泛,用宝钗的话说是“旁学杂收”,他所厌恶读的是“正经”书,厌恶的是“仕途经济”。在少年顽劣的幌子下,作者批判的矛头所指显然不是泛泛的读书,而是当时社会提供给人的价值实现道路。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宝玉的形象,表达了对“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儒家理想的质疑。“修齐治平”的儒家理想在社会现实中更多的时候是追名逐利的实质,是对人美好天性的扭曲力量和污染之源。但宝玉对仕途经济的拒绝,并不单纯是陶潜以后对污浊现实展现出来的隐逸者的高洁,曹雪芹的思考显然更深入,也更绝望。这就是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末世”这一概念。宝玉的生存环境是“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可作者同时设置了一个更辽远的背景———末世。“家———国———天下”,在中国人眼中是具有全息象征意味的,家族也就是国家的缩影,“大厦将倾”的阴影笼罩着《红楼梦》的文本,也笼罩着宝玉的生存环境。
曹雪芹显然对于作为“大厦”精神武器的“修齐治平”的拯救力量并不存多少幻想。
宝玉不肯读书,而段誉不肯学武功。在段誉生活的寓
言式环境———江湖中,大理皇室兼具武功世家的性质,武功之于段誉,如同仕途经济之于宝玉,都是安身立命、承继祖父基业的根本。段誉对武功拒绝,是对杀戮的拒绝,可杀戮却是确定江湖秩序的基本力量,无论是邪恶的统治还是正义的伸张,归根到底是要靠武功———杀戮来实现。金庸虽然承认这种力量的存在,但绝不认同。他在《天龙八部》中,让读者看到的更多的是这一力量的乖谬和悖论
 二零
零九年
 第二辑
有意味的是,宝玉和段誉又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继承人。他们是被他们的环境选定的继承人,他们对自己的继承人身份不仅不忠诚,不重视,甚至连丝毫的责任感都没有。在《红楼梦》中,早逝的贾珠和他留下的儿子贾兰可作
宝玉的参照,而在《天龙八部》中,慕容复可以作为段誉的参照。与他们的参照人物对继承人身份的充分认同、尽忠竭力甚至狂热疯癫相反,原本责无旁贷的宝玉和段誉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出逃”这一极端不负责任的行动。宝玉的出逃是精神出逃,混在姊妹堆中、甘为丫头充役,跟花鸟鱼虫说话,富贵闲人无事忙,成天胡愁乱恨,胡思乱想;而段誉则是江湖历险———身无半点武功,忽而被人挟持随时可能丧命,他却青衫磊落乱管闲事,乱发怪论,亦步亦趋追随在石榴裙边。在宝玉和段誉的形象塑造中,“呆”和“傻”的元素被使用得很充分,但曹雪芹和金庸又同时对两位主人公的“呆”与“傻”使用了明贬实褒的叙述策略。他们对继承人身份的蔑视成为两个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可笑的同时也让读者觉得可爱,对此的肯定变成对彼的否定,于是,小说文本对于“仕途经济”,对于“武功至上”这样的现实规则的批判,传达得更加尖锐、有力。
二、宝玉和段誉形象中的情感崇拜维度,显示了小说家对某种具有理想价值的人的可能性的肯定。
  宝玉和段誉虽然都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王孙公子形象,却是两个另类公子,小说家对这类形象的很多元素都做了剔除,但这类形象固有的以“雅”为核心概念的士大夫文化所滋养出的诗性气质,在《红楼梦》和《天龙八部》中都分别得到了保留。两位主人公自身的诗性气质,延展出对外界事物的诗性的审美眼光,唯美是求,导致为美痴迷,
以 彷徨于末世与走向乌托邦
“痴”为标志的情感态度表达出小说家的情感崇拜立场。
伴生于《红楼梦》的脂批对宝玉的总结性评价是“情不
情”。情感崇拜的维度不仅在宝黛爱情中得以集中体现,而且渗透进了塑造宝玉这一形象的细枝末节中。仅以《红楼梦》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中的片断为例来看一下。
只见柳垂金线,桃吐丹霞,山石之后,一株大杏树,
花已全落,叶稠阴翠,上面已经结了豆子大小的许多小
杏。宝玉因想到:“能病了几日,竟把杏花辜负了!不李代沫末日不孤单
觉倒`绿叶成荫子满枝'了!”因此仰望杏子不舍。又想
起邢岫烟已择了夫婿一事,虽说是男女大事,不可不
行,但未免又少了一个好女儿。不过两年,便也要“绿叶成荫子满枝”了。再过几日,这杏树子落枝空,再几年,岫烟未免乌发如银,红颜似槁了,因此不免伤心,只管对杏流泪叹息。正悲叹时,忽有一个雀儿飞来,落于枝上乱啼。宝玉又发了呆性,心下想到:“这雀儿必定是杏花正开时他曾来过,今见无花空有子叶,故也乱啼。这声韵必是啼哭之声,可恨公冶长不在眼前,不能
问他。但不知明年再发时,这个雀儿可还记得飞到这
里来与杏花一会了?”①
“泪眼问花”的情境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场景,在
此处,曹雪芹要表达的并不只是美的易逝带来的悲哀,更多的是对一切美好事物深沉的热爱和真挚的情感,宝玉对岫烟“有情”,因此在他眼中雀儿对杏花也“有情”。雀儿被山石后焚化纸钱的火光惊飞,曹雪芹接下去又讲了一个让宝玉“称奇道绝”的“有情”故事。扮演小生的藕官与小旦官“疯了,你恩我爱起来”,一方死后另一方也不忘情。
凤假凰 二零
零九年
 第二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