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an Jiu Ping Lun•研究评论■■
少年勤学标青史犹向幻苜寄情深
—-20世纪50年代中国作曲家留苏期间音乐创作述评
王晔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作曲家留苏期间的音乐创作及创作思维进行述评,以期对作曲家及其音乐创作
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20世纪50年代留苏作曲家音乐创作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4-0015-02
一、作品中富于特的艺术创造和娴熟的写作技术,是中国近当代专业音乐创作中艺术性、技术性和民族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一)作曲家在苏联学习时期的音乐创作具有发展与 提高的历史意义
原来 信乐团
俯瞰我国发韧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专业音 乐创作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专业音乐创作形成与发 展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向西方音乐学习与借鉴,那么 出国留学则成为学习西方音乐技术的最主要、最直接的 途径之一。从时间来看,六位作曲家相继奔赴苏联学习的 时间,都是中苏关系空前繁盛的时期,良好的中苏关系和 文化交流环境,为作曲家在苏联全力以赴的学习提供了 关键、必要的前提条件。1952年《中苏两国政府关于中华 人民共和国在苏联高等学校学习之协定》的签订,为新中 国留学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保障。坚实的物质基础,解决 了后顾之忧,成为作曲家们可以在苏联全力以赴学习的 重要前提与基础。毋容置疑,20世纪50年代,由中央政府 直接参与支持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留学工作,使我国对西 方音乐创作技法的学习,比建国前的历次留学都更为直接具体与深入。
表1:建国前留学生与20世纪50年代留学生学习状况比较对照表
建国前留学生20世纪50年代留苏学生
社会动荡,政治当局对文化事业不重视,
没有提供必要的物质与政策支持。
良好的文化交流环境,以国家的力量选派
留苏学生,由国家统一配给留学生的全部
生活物资,供给水平之髙,涉及范围之广,
都是前所未有的。
在彼此相互隔绝的情况下,独自摸索、
艰难前行,作品呈现出极不相同的特点。
在世界一流的音乐学府统一接受全面、系
统的作曲专业训练。
大多数作品创作完成后,在国内得不到
演出机会。作曲家的艺术构思与艺术实
践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多部习作在苏联和国内公演、出版及电台
录音。
作品未能化作实际的音响而产生广泛的
社会影响,不能成为一种真正具有社会
影响力的音乐文化现象而存在。
获得了广泛、强烈的社会反响。
(二)留苏习作在技术的精度方面与新中国建立之前 的音乐创作相比有很大提高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作曲家在音乐创作构思 中善于以器乐的思维去构思和展开主题。第二,作曲家在
作者简介:王晔(1974-),女,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世纪中国留苏作曲家史事述评与音乐创作研究”成果,项目批 准号:13YJC760085;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20——50年代留学海外作曲家音乐创作研究”成果,立项编
号:12B053。
Yi Shu Ping Jian 15
音乐创作中大量地运用模仿、对比等复调技术手法及赋 格段(曲)等复调音乐形式,他们可以娴熟而有个性地运 用复调技术塑造不同的音乐艺术形象。他们利用复调手 法中具有的不间断性以及素材运用的集中与多变性,提 供作品的发展动力。这样的例子在习作中俯拾即是。例 如:吴祖强《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是一个赋格乐章是当 时我国重奏作品中第一首完整的赋格乐章;又如,朱践耳 创作的《节日序曲》在展开部中第202小节开始,主部主 题再现是一个四声部赋格段的形式。第三,作曲家构思作 品结构严谨并且内在逻辑合理精炼,灵活地根据自己实 际创作的需要,进行灵活的处理与变通。第四,作品中体 现出规范的乐队编制以及分组平衡的配器原则,手法多 样,织体清晰而富于条理,游刃有余地发挥不同乐器的性 能。
二、音乐创作体现出作曲家对民族精神与华夏神韵的 执著追求与实践,是后辈学习的榜样
作曲家在作品题材、主题材料、和声技法、配器手法、 作品意境等方面做出个探索民族化的种种努力与尝试。
(一) 作品的题材全部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1.
中国社会历史与现实生活。例如,交响大合唱《英雄 的诗篇》以的六首诗词为题材;钢琴曲《主
题与变 奏曲》以歌剧《王贵与李香香》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 为题材;两首管弦乐《节日序曲》及组曲《秧歌场景》以劳 动人民欢庆盛大节日的热烈场面为题材;管弦乐《中国狂 想曲》、交响音画《在祖国大地上》以中国人民乐观坚韧的
精神风貌,祖国大好山河为题材。2. 中国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例如,管弦乐《牛郎织女 组曲》以凄美的民间传说故事为题材;叙事诗《思凡》以折 子戏《尼姑思凡》为题材;康塔塔《塗山之阳——与洪水搏
斗》以大禹治水故事为题材。
(二) 音乐主题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1.
作曲家大量运用民族调式及民歌素材创写音乐主题,
使音乐主题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征。例如:朱践耳钢琴
《主题与变奏曲》引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主题,在C 宫
系统,G 徵调式呈示,即以民歌为基础的引用型调式风格
主题;美丽其格艺术歌曲《小黄膘马》的主题源自内蒙古
巴林左旗地区民歌《小情人》(也名为《小黄马》);朱践耳 钢琴序曲《流水》以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清新流畅的主题 为素材;吴祖强《主题与变奏曲》把黎族民歌《五指山五条 河》轻灵质朴的主题作为创作素材等。作曲家从民歌素材 中捕捉那些最富于特的片段,经过艺术加工与技术处 理转化为自己的音乐语言,从而更形象地表达音乐思想 及刻画音乐形象。
2. 以融汇民族民间特性因素的音调为基础的创作型
调式风格主题,在作曲家的创作中也不胜枚举。例如:杜 鸣心的《练习曲》、吴祖强的《等待》(选自大合唱《塗山之 阳——
与洪水搏斗》郭沫若诗)主题等,都是作曲家精心设 计的以融汇民间音调为基础的民族风格旋律。
三、留苏期间的音乐创作,作为不容忽视的中国近当 代专业音乐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鲜明地体现出当时 时代的艺术特征以及深受苏俄音乐文化影响的印记
(一) 作曲技法理论体系的局限
由于当时苏联苏共(布)中央领导人日丹诺夫对音乐
创作中对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定义为所谓“形式主义”的 斥责与批判,对“现代派”全盘否定,特别强调继
承与发 扬俄罗斯古典音乐传统的意义,所以使当时在技法运用 方面受到限制,作品尚不能涉及繁复多样的现代作曲技 法。
(二) 注重作品的思想性,重视有社会意义的题材 作品的题材所表现的内容均与祖国、人民以及英雄人物密切相关。例如,朱践耳的交响大合唱《英雄的诗篇》 是以具的六首诗词作为音乐创作的史诗性题材; 瞿维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以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
纪念碑上从战争到新中国诞生的革命历程的浮雕为
创作题材。这些作品题材都具有爱国主义、反压迫和反封 建的积极思想意义。
(三) 对(前)苏联经典音乐作品的学习与借鉴
作曲家从(前)苏联音乐家的优秀音乐创作中汲取养 料借鉴与学习。例如:吴祖强的康塔塔《塗山之阳——
洪水搏斗》在作品题材、整体结构布局以及材料组织手法
等方面从(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于1939年创作完 成的大型声乐合唱套曲《亚里山大•涅夫斯基》中汲取了 灵感与思路。
留苏期间的音乐创作是作曲家在苏联学习生活的重
要印记。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作曲家采用西方的
音乐体裁及作曲技法,努力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
用外来的艺术形式写中国音乐作品。追求中国专业音乐
创作的民族化,展现中华神韵与弘扬民族精神——这正
是作曲家的创作目标,也是我国近、当代作曲家执着追求
的方向标。
参考文献:
[1] 王震亚.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继承民族遗产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03).
[2] 汪毓和.50年中国音乐回顾之二50——60年代的音乐创作
[J
]•中国音乐,2000,(02).
[3] 朱践耳.兼容并蓄立足超越[J
].人民音乐,2003,(08).[4] 吴祖强•七老八十集[M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16
Yi Shu Ping
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