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梁画栋”
用来形容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丰富的装饰。汉赋中多次提到梁的形状与虹有关,如“亘雄虹之长梁”、“飞梁偃塞以虹指”、“抗应龙之虹梁”等。通过《西都赋》
:“因瑰材而究奇,抗应龙之虹梁”(李善注:“应龙虹梁,梁形如龙,而曲如虹也”)的描绘,后人可以想象汉代建筑的雄浑及建筑构架装饰的华丽。但是,汉代的先民为何大费周折地将建筑的梁做成“曲如虹”的形象,其原由是直梁更易于加工与安装。
一、“虹”与“两首龙”
“虹”的甲骨文形象(图一)可以看出是一条
身躯向上拱起的“两首龙”
,因此,有学者认为“虹”
来源于“龙”。“从考古资料分析,商代甲骨文‘虹’字的原型很可能采用象征虹的双龙首玉璜。……由于虹与雨紧密相关,人们遂幻想其为饮水于河之龙,这就是‘虹,自北饮于河’(《殷虚
书契菁华》)的说法。”[1]
另则有学者认为“龙”来源
于“虹”:“龙的原型来自春天的自然景观———蛰雷闪电的勾曲之状、蠢动的冬虫、勾曲萌生的草木、三月始现的雨后彩虹等等……其中虹是龙的最直接原型,因为虹有美丽、具体的可视形
象。”
[2]
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中说:“《后汉书·五行志》云:‘身五,有头,体长十余丈,形似龙’……《海
外东经》
云:‘虹虹在君子国北,各有两首’……‘虹之形状在古代神话中似为两头蛇’。”[3]
丁山将
传说与神话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指出:“鲧堙洪水亦演自虹饮神话”。
综上所述,虹与两首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这种联系在汉代依然存在,
笔者在汉代画像石中发现多幅两首龙形状的虹(图二),根据画像旁所题的文字,
学界普遍认为两首龙的图像学涵义就是虹。那么我们可以得出,在汉代虹在形象上至少有弯曲和
“两首龙”等方面的特征。而汉赋中所述的与“虹”相关的梁(后文简称“虹”形梁),应该反映上述特征之一,
或者诸特征皆备。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独具慧眼,将“虹”
与杠梁及古玉璜联系在一起。虹与杠梁、
古玉璜之形相似。《尔雅·释宫》:“隄谓之梁,
石杠谓之徛。”《孟子·离娄》:“岁十一汉代“虹”形梁的特征与意义
季宏王
图一甲骨文“虹”字图二. All Rights Reserved.
月,徒杠成。”《说文》:“杠,床前横木也。”《广雅·
释器》:“树铫,杠也。”王氏《疏证》:“杠者,横亘
之名。石桥谓之杠,义与床杠相近也。”《文选·西
京赋》:“亘雄虹之长梁。”按,杠与梁均有似于虹。
叶玉森误疑为桥之初文,实则其形似桥,不得
谓为桥字也。又虹与古玉璜形亦相似。《太平御
览》十四(天部)引《搜神记》:“孔子修《春秋》,制
《孝经》既成,孔子斋戒,向北斗星而拜,告备于
天。乃有赤气如虹,自上而下,化为玉璜。”此虽事
属演义,然可推知古来有璜似虹形之观念。《说
文》:“璜,半璧也。”按,半璧正象虹形。近年来出
土之商周玉璜,两端多雕成龙首、蛇首或兽首形,
尤与传记所称虹有两首之说相符[4]。
关于虹与床杠、建筑中的梁之间的关系,笔
者得出的结论与于省吾先生不谋而合,笔者曾
认为汉代文献中的“虹”形梁不仅是有“曲如
虹”的特征,而且很可能有的“虹”形梁与“两首
龙”有关,应该具有图二中的虹的特征。直至《考
古》杂志的一篇汉墓的发掘报告证明了笔者的猜
测。出土器物汉代铅釉陶井(图三)上,雕刻有栩
栩如生的“两首龙”形象的梁。《汉书·燕王旦传》
云:“天雨,虹下属宫中,饮井水,井水竭”,铅釉陶
井上的“两首龙”不正是“虹下属宫中,饮井水”
的描绘吗?
二、“虹”形梁反映
的汉代建筑构架的装饰特征
前文论述了“虹”形梁的形象特征,“虹”形梁
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汉代建筑装饰彩的艳
丽与雕刻的丰富。张衡《西京赋》:“亘雄虹之长
梁,结棼橑以相接。蔕倒茄于藻井,披红葩之狎
猎。”文中所说的雄虹,即正虹,与副虹“霓”相对,
虹有雌雄,鲜者为雄虹,暗者为雌霓。可以看出如
红装 徐良
雄虹一般的长梁之上,画五如蝃蝀,彩艳丽。
《汉书·外戚传下》中:“居昭阳舍,其中庭彤朱,而
殿上髤漆,切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往往为
黄金釭,函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自后宫未尝
有焉”,也证明了汉代建筑装饰彩的艳丽。
同时,汉代建筑木构架诸构件多有雕刻,从
“梁形如龙”的“虹梁”就可以看出,不影响建筑构
件受力的情况下,雕刻密布于各个构件表面,其
他构件如“云楶藻棁,龙桷雕镂”,李善注:“仰观
刻桷为龙蛇”;“阴虬负檐,阳马承阿”,吕向注:
“虬龙阴物,马为阳物。谓刻作其象,负荷檐梁之
势,承接木石之曲”,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这里说明一下,汉代皇家建筑中的“虹梁”具
备本文“虹”形梁“曲如虹”的特征,也雕刻有龙
形,但由于汉代建筑柱础之上的木构架部分没有
遗存,因此尚无法考证是否雕刻的龙形为“两首
龙”。汉代画像砖石的建筑图像之中并没有发现
这样“两首龙”形状的梁,也没有发现弯曲的梁,
可能由于汉代画像砖石的图像无法描绘建筑构
件如此细节的特征。因此,本文用“虹”形梁,而非
直接用“虹梁”称呼具有“虹”特征的梁。
三、“虹”形梁的文化意义解读
汉代神仙信仰普遍,早期巫术观念影响较
大。将梁做成“虹”形,很有可能是早期思维的反
映。
虹在殷商时期为凶兆,与雨关系极为密切,
至汉代,画像石之上“两首龙”形的虹,已是播雨
赐福的象征,具有吉祥之意。此外,了解“两首龙”
形的虹形梁的意义,就要提一下龙的文化含义。
殷商时期亦有部分龙代表凶的含义,至汉代,
汉代铅釉陶井
. All Rights Reserved.
已成为沟通天地的祥兽,其图像作为“四灵”之一,大量出现于汉代画像中。
“抗应龙之虹梁”中的“应龙”在众多古代典籍中出现:
《广雅》:“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
《山海经·大荒东经》:“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山海经·大荒北经》:“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
故南方多雨。”《云笈七签·经传部》:“(蚩)尤驱魑魅杂祆以
为阵,雨师风伯以为卫,应龙蓄水以攻于(黄)帝。”
《述异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
以上文献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是应龙为龙中长寿者,有翼、
主水,由此可见,雕刻应龙的“虹”形梁很有可能与“悬鱼惹草”、“藻井”、“山节藻棁”上的装饰有相似的功能———绘制或雕刻与水有关的形象,在观念上有防止建筑失火之意。这也极可能就是古人大费周折将梁做成“曲如虹”样子的原因。关于“应龙”的形象,尚无考古资料展示,但是,我们可以从汉代画像中到有翼的“应龙”
形象(图四)。四、“虹”形梁反映的建筑构件演化规律龙、虹、玉璜(图五)及建筑中的“虹”形梁,毫无疑问在形象上存在着关联,反映了古代“物质世界”之间的联系。
中国早期青铜器、
漆器等器物形象反映建筑特征,如商代青铜器中反映出建筑屋顶、门、窗的特征等,为早期建筑特征的研究提供依据。但是,许多器物反映的建筑结构构件的特征未必真实可靠,很多构件有可能经历了在器物上的演化,
最终被建筑借鉴。建筑构件特别是承担结构功
图四汉画像中的应龙
图五战国时期玉璜
. All Rights Reserved.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剖面图
能的构件,其起源却是以功能性为主,受技术性的影响,并在一定思想背景及社会环境下与装饰结合,
形成具有装饰性的结构构件,而且多带有滞后性。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期,
从殷商时期至汉代,建筑结构构件的形象可能常借鉴青铜器、漆器、家具及随葬器物,并且由于技术原因有可能滞后于这些器物。
如金釭、铺首、斗栱、柱础等。釭,《说文》:车毂中铁也。本是车上之物,后用于建筑,“壁带往往为黄金釭”。铺首,青铜器口部或腹部承力之用,
后成为建筑门饰,“孝元庙殿门铜龟蛇铺首鸣”
。斗栱,其起源本是柱头的扩大物,以增加柱头之上的受压面积,减小柱上梁枋的跨度。汉画像中斗栱的图像学含义为通往天庭的枢纽,且形象夸张[5]。由此可见,古代诸多美术作品的形象不断用于建筑构件,使其在满足结构的情况下不断丰富,
并形成独具特的装饰性结构构件。同时,很多建筑构件的形象也在其他器物中有所反映。
五、“虹”形梁反映的传统思维方式
“虹”字的甲骨文是“两首龙”,乃象形字,
发展到汉代成为和今天书写相同的“虫”、“工”组合,是会意字。
将梁雕刻成“两首龙”的形象,显然也是中国古代“六书”中“象形”思维的反映,驼峰、阳马均属此类。“虹”形梁的演化逐步从汉代“具象”发展到唐代已经
“抽象”到只有弯曲的特征,“两首龙”略去,以至于后人不知雕刻有“两首龙”的梁与“虹”
有关。唐代之后“月梁”之名取代“虹梁”
,人们也逐渐忘却了“虹梁”具有的形象、彩、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涵义,
早期与水有关的观念意义逐渐被美学意义取代。此外,南朝谢赫《古画品录》中对“气韵生动”赋予极高的地位,“应物象形”的“两首龙”形梁逐渐抽象、简化,成为佛光寺大殿中简洁又充满张力的“月梁”(图六),并一直沿用到清代。
中国的文字还反映了古人的思维方式,“工”声的字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对跨度问题的思考,“虹”、“杠”、“矼”、“扛”等都有跨度之意,“金釭”则是古代壁带上的装饰,也就是与跨度相关的梁之上的金属装饰。“矼”在古代就是放置于水中的石墩,
踩踏可以穿过水面,“矼”在今天看来更是接近柱子的意义,但是在古人的思维方式中,能解决跨过水面的问题就是与跨度有关,因而“工”
声。六、结语
本文结合文字学与考古发现,详细阐述了汉代“虹”形梁的特征与意义,指甲骨文两首龙的“虹”、玉璜与“虹”形梁在形象存在联系。但“虹”形梁与“虹梁”的明确关系尚有待进一步考证。此外,本文初步探讨“虹”形梁的演化反映的传统思维方式,以待进一步发掘古代建筑的深层含义。
[1]刘志雄、杨静荣《龙与中国文化》,111-112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
[2]胡昌健《论中国龙神的起源》,《中国文物报》总第25期。
[3]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228页,商务印书馆,2006年。
[4]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5]季宏、朱永春《汉画像升仙图中斗拱的文化意义解读》,《华中建筑》2008年1期。
(季宏,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琼,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