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的父亲去世了,作为下属,与几个同事去其家中,表示慰问。当看到平时严谨的上司在谈起父亲最后的时光时,眼圈红红的,虽然泪没流出来,但能看出他心里的痛。
 
  小时候不能理解这种感情,只要学校附近的村里有人家办丧事,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去看热闹,看披麻戴孝的人,看有人哭灵、烧纸,甚至跟着送葬的队伍到野外,看怎样下葬,看种种仪式,极少注意到那些失去亲人的人的悲伤。直至上大学,一同学的母亲突然去世,学校特批他回家,后来在一项什么调查中,有个问题是:你认为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无意中看到他填写的是“失去亲人”,刹那间觉得心被触动了一下,突然感到他在写这四个字时心底真切的痛。
 
  长大后总是很怕看到别人真切流露的悲痛,因为口拙,不知怎样才能表示安慰,也因为总怕自己会忍不住陪着人家一起悲。每次在参加过吊唁之后,总是会有一段时间不能释怀,特别是想到丧失亲人后的那些悲伤的脸。
 
  不太能接受刚刚吊唁完的人就快乐地互相开着不相干的玩笑,似乎前一刻根本不曾看到任何悲伤,想不通他们为何可以那么洒脱,一转头的瞬间就已经回到了自己的世界。再想想,不由暗笑自己太傻,想得太多。陶渊明的挽歌词“向来相送人,各处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正是最好的写照。
 
  经常会关注逝者的配偶,毕竟是生命中与自己最亲密的那一半去了。看到已经风烛残年的老人还要经历失去伴侣的痛,唯有在心的深处长叹一声。曾住在大杂院,对门是三代同堂,老夫妻原本是叔嫂关系,在哥哥意外去世后,小叔把自己的工资用于补贴嫂子和侄子,后来叔嫂结合了,听起来很感人的爱情故事。老头脾气极为火爆,七十多岁时对自己五十多岁的儿子,仍是动辄就打,但对老太始终没有粗暴的态度,老太身体极好,在八十岁时还能做针线活,后来老头因脑溢血去世,老太没有放声痛哭,只是极低的声音哀哭,听得出哭中心碎的哀伤,不到二年,老太终于也追随着曾相伴了几十年的人而去,若真有九泉,他们应该又能相依相伴了。虽然死者长已矣,不知会给生者留下怎样的痛与悲,但被人深深怀念何尝不
算是种幸福。
 
  据说非洲象在感觉自己将死时,会悄悄地离开象,一个僻静之处等待死亡,这种选择算得上是明智洒脱了,不知在老象离开后,其他的大象会不会怀念它。人是很难有机会去选择悄然逝去的,让亲人眼睁睁地看着生命流逝却无法挽留,明智是自然规律,却依然痛之深,哀之切,无奈无助。如果可以选择死亡的时间,我一定会很怎自私地选先死,至少这样就不会为失去别人而心痛了,但不知将来我逝去时,会不会也有个满脸皱纹的人为我心痛哀伤。
 
  附陶渊明诗三首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爱你痛到不知痛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後,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 饮酒不得足。
  其二
  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