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摄影中的“物我”融合之境
摘 要:本文通过论述静物摄影的表层形式与深层意境,分析中外摄影案例,阐释静物摄影在当代艺术创作发展环境下发生的变化,重新理解被摄物与拍摄主体的定位关系。
关键词:摄影形式表现;静物摄影;意境;
摄影艺术将凝固的瞬间展现在大众眼前,既呈现了精彩瞬间的永恒定格,也赋予了静态表象下的生动活力。在摄影艺术大范畴下,不同类别摄影的展现形式为被摄体带来截然不同的生命力呈现方式。静物摄影有别于人物、景物等摄影方式,首先选取的即是无生命体,而如何将不存在生命力表征的物体,通过摄影的形式进行重新演绎与赋予其呼吸、活力,是静物拍摄在摄影艺术发展至今,仍不断探索与创新的课题。时至今日,静物摄影不应简单停留在没有灵魂的表征之物的现实展示环节,而应通过摄影人在不同时期环境下,所处、所思、所感,赋予其富有时代特、语境意味的艺术再加工处理。
表达意境——物我合一的相融过程
中国传统美学理论对于意境的表达,延伸至作品之中,即是寻求在创作之中传达天人合一、物
我两忘的境界。绘画以山水寄情,于天地俯仰之间,表达作者与世间的交融和谐关系;而在静物摄影中,如若寻求意境的表达,则必然应做到物我合一的境地。将想要拍摄的物体,通过光线、角度、分解、重组等形式,寻求其审美与意境的双重稳定空间。从静物摄影的优秀作品中可以看出,拍摄者对于被摄主体,虽是无生命气息的客观物质存在,但在最后形成的拍摄作品中,在其不同的感官表达方式下,是对于摄影意境的思考表达。
以国内优秀摄影作品,李英杰创作的《稻子与稗子》作品为例,拍摄者在其创作前后的访谈中,亦透露出当时将稻子与稗子采摘之后进行室内静物拍摄,由于在前期了解中,得知两种植物各自不同的生长特性,进而引发了创作者对于拍摄主体的思考。通过了解稻子和稗子不同特征与品质,引申到人的性格发展,由此引发对于如何进行摄影创作的灵感,从而创作出了获得多项荣誉表彰的摄影作品。创作者在构思之初,由静物摄影出发,但最后形成了非同凡响的拍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静物摄影与意境表达有着天然亲密的联系,拍摄者在进行静物摄影的形式与表现研究时,亦应将对于影像观看后引发的思考代入到创作之中,带着更深层含义去选择与拍摄内容。
结合现代文艺思潮的多样化发展,摄影创作不仅受到一时一地的影响,同样受到当代艺术创
作的各种流派、技法,演变而来的艺术形式多样化的影响。当不同语境下的创作产生进而形成碰撞,必然会引发观者处于不同状态下的思考。将一幅静物摄影作品放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面前进行展示,由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外部因素影响加成下,对于同一幅作品的分析与见解必然存在不同。对于当代摄影作品的读解同样会出现异意,当创作完成后进入展示环节,拍摄者自身形成的创作理念,是否能完整的传达给每一位观看其作品的普通大众,需要结合不同语境语意下进行辩证思考。而单纯为拍摄静物、展现摄影技法的美感而进行的创作,已然触及现有创作的极限。摄影创作者根据现有社会发展与读图时代对于创作理念的影响,应有所借鉴并进行创作思考,避免为追求摄影技术语言的展示,而沦为“机械复制”型摄影作品。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德国哲学家、学者本雅明就曾在其著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及《摄影小史》中论及摄影艺术的发展由于技术的演变而出现的“灵韵”消失问题。灵韵一词即针对视觉体验与传统艺术的思考而来,正恰恰与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中的意境、意蕴相通。本雅明在当时社会发展情况下,认为摄影灵韵的消失,是由于镜头(技术)的变化,拍摄的时长缩短而导致。但在当今社会语境下,此种“灵韵”或“意蕴”的体会,并不是在相机硬件的技术进步上而消失,而应转向到摄影师对于摄影艺术创作的机械化产出模式,与缺乏思想静物乐团
深度上而形成的缺失。
由于摄影在诞生之初即开始被怀疑是否列入艺术范畴,其主要辩驳依据即是由于摄影自诞生至今都未能摆脱的创作工具——照相机所携带的机械性与工具性的显性基因。由于其机械复制现实的表象,而影响了摄影创作对于意象的表达。随着摄影艺术不同类别创作的衍生,对于其艺术性质疑的声音消失。但就静物摄影类别,依然存在一点疑虑与疑问: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现阶段机械智能的发展,摄影在拍摄期的各项参数均可以电脑设置并调整,后期处理也可以经由数据分析一键完成。若静物摄影在创作阶段,没有渗透拍摄者主观意味的表达,纯粹的机械复制,是否可以被机器取代?而如此机械复制的表层审美表达创作法,是否会导致静物摄影及其存在必要性被社会大众所质疑?会否就此消失形成纯机械化产出即可?此类疑问同样涉及其他艺术创作形式与领域。就此类问题的产生,摄影本体论的重新提出依然有其必要性。
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曾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提出攝影本体论,就电影性质论述影像本体应是客观存在的物象,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曾就影像本体论进行广泛论争。根据本文论述静物摄影与当代环境分析,静物摄影影像的本体,首先是客观存在的物象,其次应是
镜头后进行创作的拍摄者——即以人为本。任何客观存在物质,经由拍摄者的选取与摄制后,必然携带了创作者对于被摄体的思考与分析,单纯就图像论影像已然不符合现代社会多重语意发展。同时,观看摄影作品展示的过程,也是将影像信息重新打碎重组的过程,一方面拍摄者在创作时进行选取与舍弃;另一方面观看者在欣赏作品时同样会选取与关注不同重点环节。
结语
在静物摄影环节,不应局限于单纯环境下被摄主体的表层艺术处理空间,而应深入作品内部,理解环境与人、人与物、人与图像之间的关联。由此,摄影本体论应涉及“物”——被摄主体,与“我”——即摄影师本体,两方面内容。纪实类静物摄影在其根本意义环节,即是理解环境对于造物的影响,衍生或映射出现实对于人的影响与变化。在进行拍摄静物摄影的同时,参考物象形态与现实环境相映衬的问题,既是可以理解物质社会的生存现状与发展演变,同样可以感受到现实生存情况的变化,对于社会中的人所造成的多种影响后果。将物的流变与状态,联系到各类人所处境遇,能为摄影艺术在当今社会发展下,对于影像本身与意境表达传递更深层次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张绍先.《摄影艺术的学术解读》[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
[2] [美] 罗森布拉姆.《世界摄影史》[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
[3] [德] 阿德勒.《静物摄影艺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4][德]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摄影小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陆佳琳(1987.4),女,汉族,河北唐山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学院摄影在读研究生。指导教师: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