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生态、环保这样的静态选题在民生新闻中动起来
作者:董姝
来源:《新闻传播》2017年第05
        【摘要】民生新闻的选题,多来源于新闻热线,是观众需求的反映。但民生新闻又不局限于线索上关乎百姓生活中一件件具体的事儿,民生新闻还具有反映大民生功能。生态、环保,是大民生。民生新闻节目一般不太涉猎这样的选题,偶有拍摄,也是关注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日常节目中播发。黑龙江省生态保护成绩斐然,如何在民生新闻中,讲好龙江故事,让观众为有这样的家乡骄傲,进而再提升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新闻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民生新闻;生态;静态报道;立体化
        民生新闻,是一种新闻传播模式。以其贴近性、服务性、生动性,在观众心中占有重要位置。民生新闻以敏锐的视角,观察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以平实的语言,讲述生活滋味、发现朴素的真善美。借助2016年度黑龙江省十大最美湿地评选,借助黑龙江省湿地旅游的合理有序利用,以最美湿地为切入点,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策划了七集新闻专题片《大
美龙江湿地行》。这部专题片,展现了湿地不为人知的魅力。湿地,不仅保护着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也为龙江大地增添了秀美和灵动。
        一、确定选题,制定拍摄计划
        拍摄计划,是框架也是方向的指引。拍摄计划不应大而化之,要尽可能了解更多内容,大到宏观背景,小到具体细节。明确之后才能有所取舍,才能出重点,梳理出脉络。没有计划,到了现场随机应变,对于这样策划类的选题,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如果没有计划,没有准备,到了现场可能什么都看不出来,也可能董沁什么也看不到。拍摄计划,应该包括主题、线索、结构、内容等几方面,哪些部分需要画外音阐明、哪些部分适合现场呈现、哪些部分让当事人讲述等等这些内容,在拍摄之前,都要心中有数。带着问题到现场,有此及彼会发现更多值得记录的亮点。要完善拍摄计划,记者要做好功课,查阅资料、与当地人充分沟通,都必不可少。拍摄计划不能只在记者一个人心里,要让整个摄制组和当地人都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好的镜头,才能更有效地拍摄。
        二、什么角度拍摄合适?
        这样的系列专题观众会感兴趣吗?如何让大民生通俗易懂,如何让大民生生动起来?归根结底,离不开鲜活的现场、故事化的表达、情感的真实带入。
        鲜活的现场,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也给了观众想象空间,而不是把记者的情绪用画外音的方式强加给观众。比如说,在南瓮河湿地,说到湿地里河流清澈能达到饮用水标准,记者没有一笔带过,而是和当地工作人员边走边聊,过程中介绍了水源、水质,记者又蹲在河边,用手捧起河水品尝那份甘甜。
        故事化的表达,让景和情交融在一起,让静态的美景有了张力,增加了可视性。故事中要有悬念,不平面推进要多维展现。讲故事,离不开人。故事中的主角应该是跟湿地有关的人,可以是执着的科研工作者,可以是平凡的巡护员……记录他们的工作状态,讲好他们和湿地的故事。比如,在富锦国家湿地公园的貉藻,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植物,在我国,只生长在黑龙江省。2000年以后,就没在出现过,直到20159月,科研人员才在这里再次发现它。拍摄时,记者以寻貉藻为线索,将退耕还湿的成果和意义,通过一个个与人有关的事例串联起来。珍稀罕见濒危,这些物种离观众不再有遥远的距离,生态保护也不再抽象。
        情感要真实带入,先要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别人。要沉下心来,把自己放进环境里,当成环境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这样,才能发现看似平凡却充满力量的。要主动并从心里愿意和环境里的人成为朋友。如何在片中展现记者的真情实感呢?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忘掉镜头的存在,放下手中的话筒,去倾听去交流。走他们走过的路,做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做的事儿。感受之后,自然有话要说。比如,只有在没有电、没有手机信号的大兴安岭深山里呆上几天,才能体会到防火瞭望员的寂寞。这种朴素的家国情怀,不是单用画外音一种呈现方式所能完全表达的。最震撼人心的,是防火瞭望员饱经风霜的脸和粗糙有力的手;是现场与他说再见时,他本能的那句没事儿再过来溜达;是目送我们离开,他满足又不舍的眼神。这个时候,画外音、现场声、留白,一个都不能少。
        三、借助多种传播手段,让静态报道立体化
        一直以来,固有的思维,让我们只盯着电视这一块屏。如何让有价值、有内涵、有特点的原创内容,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如何能实现一次拍摄多种到达?要转换思路,在每一次创作时,做好相应的准备。
        首先,充分拍摄素材,以便后期能适应不同屏幕的播发需求。电视民生新闻、手机客户
端、网络视频,每一种表达都需要不同的语态。只有素材足够多,才能让相同的选题在不同平台上各具特。第二,要有团队协作。只靠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不能完成各屏幕推送的。分工明确,各屏幕同步推出,能形成矩阵式影响力。第三,拍摄花絮不再是可有可无,已经成为记者与观众交流的又一种介质。记者沾满泥土的双脚、摄像记者为拍摄到精彩画面而摆出的非常规造型、与被采访者沟通后开怀一笑的瞬间……台前幕后,这些都是可以在新媒体上与观众互动、交流的。让观众看到记者和摄制组更多的一面,就像逐渐了解一位朋友,慢慢地就会由了解变得认同,观众也会毫不吝惜地把信任给予记者。因为有了情感的认同,我们要传递的信息就能更有效地到达。
        [作者简介:董姝(1980-),女,硕士,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现任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副总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