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四日夜里,正当月将圆未圆之时,我有一个机会,和阔别多年的乡村月光相处。
    晚上,家里有事,来很多亲人,为了避闹,我到相距几百米的家去休息。从我家到家,要走过一段单排屋子的院廊,然后沿着半个四方池塘边上走,最后转进一个小巷,再往上走几步,便到了门口。大部分的路段铺着水泥,还算好走,就是小巷有点黑,石子路凹凸不平。
    凌晨四点多钟的时候,电话铃响,是叫我起床。说风轻露重,叮嘱我要穿上一件厚外衣。我用冷水轻轻点一下眼睛,有些许清醒了,拿起手电筒就往外走。
    门外,月光如雪,一地皎洁。我踏着如雪如流的月光,轻轻叩响那扇封存已久的记忆之窗。
    儿时的月光,如同今夜,清澈无暇,如絮如流。儿时的我,总是以为月光就是一场又一场温柔的雨,荡漾着我的欢乐,充实着我的梦想,滋润着我的心房......当时的月亮歌词
    朗月当空的时候,是小孩子最快乐的时刻。那个时候,村里还没有通电,夜晚的屋里一片漆黑,晚饭过后,孩子们都没有耐心呆在家里,总是陆陆续续地往外跑,呼朋引伴,一起玩乐。在一块方圆几十米的操场上,有人围成一圈就是一种游乐。后来的人喜欢什么就加入什么游戏,
也可以新开始另一种游戏。闹得正欢的时候,各种游戏一起登场,瞎子摸大象、跳绳、跳格子、捉迷藏、老鹰抓小鸡......欢笑声和嬉戏声此起彼伏。有兴趣的女孩子,还会跟着老人学唱山歌。几个哥哥聚在一起,摆着牛哥的摸样唱着山歌,明知道“刘三”不在场。什么“你是山中话梅鸟,那么我是游山的猎人。”那种征服美人心的壮志在山间回荡。拉二胡的青年,总是坐在月光照不到的地方,独自弹奏,轻柔细腻的音乐如同平流的溪水,向四方蔓延,划过我心底,流向更远的地方。吹笛子的男孩,总是在万籁静默的时候,坐在由圆木搭成的台院的外边沿上,对着月光,眯着双眼,吹着我听不太懂的歌曲,一支又一支。笛音悠扬,和着月光,激情荡漾。此时,世界在静默倾听。多少个童年的夜晚,我枕着笛音入睡,清晨醒来,仿佛它还在耳边萦绕。
    月光晨照的时候,我和父亲同时起床。父亲下地给牛割草。我在夜光下读书、写字。读《三味书屋》,学着年少的鲁迅天天早起,还希望长大了能做一个鲁迅一样的文豪,为后人所景仰。后来读到鲁迅的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将之当成至理名言,立志走出一条与旁人不同的人生道路来。看《十六年前的回忆》,为字里行间的真情所感动,一遍又一遍地流泪。还会记住李大钊对他儿女的教诲:“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的成长。
    青少年时的月光,如同今夜,清澈无暇,如絮如诉。那时的我,在外面上学,假日回到村子,月光温柔地将我拥抱,抚慰着我的寂寞与忧伤。那个时候,月光给我迷茫,也给我梦想。
    我总是搬一把椅子,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月光里,看着错落的星星。我学会了思念,学会了憧憬,也学会了失落。是岁月的成长将我变成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年。是遥远的夜空里遥远的月亮,陪我倾听一曲又一曲的情歌;是遥远的夜空里遥远的月亮,小心翼翼地拾起我的少年心事,藏在她的心窝里;也是那遥远的夜空里遥远的月亮,一次又一次指引我的迷航。我将给予他人的承诺,都交给月亮保管;我将对自己的承诺,装在行囊。一片月光,一段旅途,我执着地朝前走,甘愿做一个任性的少年。月光有多长,我就走多远,我对自己说。我也曾经凭着月光,挥洒情书千行,不曾寄出。
    今夜,我又回到了故乡,月光,清澈无暇,一地雪霜。月光下的风景,已经不是当年的摸样。
    成长的代价,就是在不断地拥有之后又不断地失去。儿时的伙伴,都已经将时间交给了新的生活;当年思念的人儿,如今已经天各一方,亚无音讯,;一些疼我爱我的亲人,已经走
完他们的人生旅途,如今在月光照不到的地方安躺。如今的夜晚,只剩下空虚的、沉闷的、苍凉的月光。时间的流逝,带走了许多曾经的美好,徒留下我,孤独寂寞地在这段熟悉的路途上,感怀忧伤。
    一片月光,一段路,一腹心事。今夜的我,好生怀念当年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