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5.温瑞塘河骨干河道文化特的规划与实现
王铮忾
【摘要】温瑞塘河在江南一带城市内河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流域河网密布,整个河道网络渗透到城市中,成为城市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但现实中也受到城市扩张的挤占和冲击,同时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沿塘河的城市建设未能体现出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特。文章分析温瑞塘河在体现城市文化特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传统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多主题分区布局的方法和思路,并就其具体实施的手段和方式作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内河,滨河空间,文化特
1 城市内河与城市的文化关联
文明开始于河流,这几乎是中外学者的共识。而中华文明的开端则更是以水为其基本特征的[1]。城市内河往往与城市发展历史关系密切。多数城市内河在城市形成之初,仅仅是城市外围的河流,但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逐渐将河流融入到内部,使河流最终成为内河。由于其形成和演变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城市内河积淀了城市的发展历史和人文特,成为城市历史的活化石和文化的载体,并继续伴随城市发展和成长。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以城市内河作为文化及景观建设的重点,是体现城市文化特、提升城市品味、营造文化氛围的有效手段。
城市内河文化景观建设需要从宏观层面系统性规划到分区段有序实施两手抓,而许多城市在宏观层面系统性规划环节有所缺失,造成内河文化景观建设缺乏系统的布局和引导,无序且特不明显,事倍功半。
温瑞塘河水域面积宽广,水系庞大,更需要先从宏观层面对其文化特进行梳理和规划,从而指导下一步的详细规划。
2 温瑞塘河现状文化特概述
温州是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的经济中心之一,浙东南第一大都市,浙南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城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温州历代人材辈出,在学术、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都取得卓著成就。在南宋时期,学术上形成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在我国学术史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文学方面,诗坛上出现了“永嘉四灵”诗派;戏曲上首创了"南戏"这种民间戏剧形式。南宋熙祐年间,医学家陈元择以《三因方》为理论基础创立了永嘉医派;两宋及元明清各代也都有不少杰出人才,如黄公望、刘基、孙诒让等等。当代文化
教育界更是星灿烂:夏鼐、夏承焘、苏步青、谷超豪……。温州人也谱写了现代的创业篇章,温州人凭借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的四自精神,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温州的现代化发展突飞猛进,令世人刮目相看。
温瑞塘河水系贯穿温州市区和郊区,是温州的重要内河水系。温瑞塘河由海陆自然变迁、砂石淤积和人工疏浚而最终形成。史载最早的人工开挖始于唐武宗会昌四年温州刺史韦庸筑堤束水,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行洪。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本在城外的温瑞塘河水系慢慢融入到城区,成为温州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温瑞塘河河网密布,几乎渗透到温瑞平原的每个角落,整个塘河流域面积有740平方公里,由1048条河道组成,河道总长1178.4公里,水面面积22平方公里。河道按等级从高到低分为骨干河道、重要河道、一般河道,其中骨干河道3条,重要河道103条,一般河道942条。沿岸文化资源类型丰富,历史久远,数量众多,且具有多处传统滨河居住区,体现了温州的传统民间生活文化。可将文化资源划分成物质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资源两大类,
物质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宗祠、宗教、河居、榕亭、古桥、水运、农耕七类,非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学术思想、宗教文化、民俗民风、民间工艺、诗词戏曲五类。可谓门类齐全,花样繁多。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传统文化资源大多受到城市发展的和威胁。温州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由于对传统文化资源保护的意识薄弱,使传统文化资源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处于弱势,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温瑞塘河沿岸相生相伴的部分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宗教建筑虽然保存较好,但是几经
重建(图1);古桥由于年代失修成为危桥,有的已经面临拆除的危险;水运文化也几近湮灭和没落(图2)。与物质文化相比,非物质文化尤其是民风民俗、诗词戏曲文化正在快速消逝,亟需保护和传承。
二是整体文化特不明显。一方面文化特缺乏整体性,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定位和布局,也就难以有的放矢,凸显特;一方面文化资源级别偏低,虽然文化遗存很多,但普遍级别不高,只有白象塔属于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图3)、刘基庙为市级文保单位。
三是体现文化的手法不多。目前温瑞塘河的文化
特主要通过博展馆陈列、景观雕塑展示为主的手法
体现,手法单一,效果也不佳。
四是文化活动不丰富。非物质文化需要常态化的、持续的文化活动与交流来传承和发展。目前沿温瑞塘河开展的文化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且在文化布局和分区规划缺失的情况下更显无序。
3 保护文化资源
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是体现塘河文化特首要前提。
保护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对文物古迹的定点保护,应按照相关文物保护法规的要求划定保护范围进行保护;二是与温瑞塘河有空间关联或文化关联区域的保护,如传统河居村落、相关的宗祠、名人故居、历史建筑等,要划定范围进行保护;三是非物质文化资源方面,通过建立相应的研究、交流、传承场所,或定期举办相应的文化活动来传承保护。
4 文化特的提炼和定位
首先要解决的是文化特的定位问题。温州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温瑞塘河要保护什么文化,要体现什么特,需要在经过梳理和甄选后得到确定。毋庸置疑,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是温瑞塘河文化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应注重与现代城市文化有机结合,并营造充满文化氛围的城市生活空间。
久远之河
经过梳理和提炼,塘河的地域文化特可定位在历史文化,城市精神,生活氛围三个方面。
历史文化方面:体现温州文丰史悠、人杰地灵的传统文化深厚底蕴;
城市精神方面:展现现代温州人特有的勇于开拓、聪慧团结的体性格,记录现代城市快速发展的节奏;
生活氛围方面:营造具有生活气息、滨水休闲意趣的文化氛围,体现温州人热爱生活、努力提升生活质量的生活态度。
在确立文化特后,再对文化资源进一步整理和挖掘,对于能够凸显文化特的内容应该甄选更多的素材进行强化。
5 文化有序布局
5.1 现状地域文化特的梳理和分析
温瑞塘河骨干河道贯穿温州郊区和市区,其主体部分以白鹿洲为转折点,河道走向由东西向转为南北向。虽然从表面上看是线性的空间,但从骨干河道延伸到各船闸、水闸的河道网络,覆盖了市区全境,这就形成了以白鹿洲为核心的温瑞塘河文化空间网络,呈现的是中心发散式格局,这一格局比起单纯的线性格局,具有更宽广的覆盖面,是对密布的河网空间体系进行文化布局的良好基础。
白鹿洲以西,温瑞塘河流经的城区有多处历史文化点,如河居文化代表的村落、景山、西山湖、会昌湖、九山湖、谢灵运公园等;而白鹿洲以东,是温州市新城区的发展方向,作
为温瑞塘河重要河道的划龙桥河就流经新市政中心所在地。总体来说,骨干河道流经的市区地域文化特上呈现出自西向东由传统文化过渡到现代文化的大趋势。
因此,温瑞塘河骨干河道的文化主题布局,应从形态上呈现以白鹿洲为核心的中心发散格局,从文化特上应体现自西向东由传统文化过渡到现代文化的大趋势。
5.2 文化主题的布局
温瑞塘河的文化特构成非常复杂,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既有本土的,也有泊来的;既有高雅的,也有民俗的。如此多的内容如果没有有序的布局,将会形成混乱的局面,毫无特可言。
因此对温瑞塘河骨干河道流域的文
化主题进行布局,整体体现“两段一片”
结构。
沿塘河骨干河道,以三溪桥和南白象
镇北侧高速公路桥为分界点,分为三大部
分:三溪区段——温州市区片——两山区
段(图4)。三溪和两山区段文化主题主
要是河居文化、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温
州市区片则是集中表现温州文化的各个
方面。
三溪区段:主要包括瞿溪、潘桥两个
文化主题点,体现传统河居文化特。
两山区段:主要包括南白象、仙岩两
个河居文化主题点,及帆游农耕文化主题
点。体现传统河居文化特。
温州市区片:以白鹿洲公园为核心,
沿多条河道向整个城区延伸辐射的文化
主题轴线,共同形成体现温州文化特的
重点文化片区。该片区主要由五条文化轴
线构成(图5):
(1)西山河轴线:由于周边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该轴线重点表现“文丰史悠”主题,集中表现传统文化。河段包括:西山河、会昌河、勤奋河等。
(2)九山河轴线:表现“人杰地灵”主题,集中表现历史名人。河段包括:温瑞塘河北段、九山湖、九山外河、水心河、小南门河等。
(3)吕浦河轴线:位于老城和新城交接地段,表现“城市记忆”
主题,集中表现旧城向
新城的过渡和变迁。河段包括:吕浦河、龟河、洪殿河等。
(4)划龙桥河轴线:位于城市向东的发展主轴上,表现“城市精神”主题,集中表现现代温州的城市精神。河段包括:划龙桥河、横渎河、蒲洲河等。
(5)南塘河-温瑞塘河轴线:表现生态河居文化的主题。河段包括:南塘河、温瑞塘河、葡萄棚河、各渎河等。
6 文化特的景观体现
在对文化主题进行有序布局的基础上,分区分片对景观风貌提出要求,从景观上体现与各片区对应的文化特。
西郊区段与南郊区段的瞿溪、潘桥、南白象、仙岩在景观风貌上应保护或恢复传统滨河民居街区风貌,帆游地块应体现自然生态的植物景观与农田风光交融的景观风貌。
城区片仍按照五条文化轴线分别提出景观要求:
(1)西山河轴线:表现文丰史悠主题。以传统园林风格为主,造景需体现丰富的空间变化,并结合传统历史文化进行设计。局部已建成的滨河绿地应按照此要求予以整治。
(2)九山河轴线:表现人杰地灵主题。以传统园林风格为主,造景需体现丰富的空间变化,并结合温州历史名人及相关主题进行设计。
(3)吕浦河轴线:表现城市记忆主题。景观风貌方面要求以现代园林风格为主,空间设计大气简洁,具有时代感。
(4)划龙桥河轴线:表现城市精神主题。现代园林风格为主,空间设计大气简洁,具有时代感,并体现温州人勇于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精神。
(5)南塘河-温瑞塘河轴线:表现生态河居文化的主题。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整体风貌,不仅要体现传统河居文化,也要结合滨水休闲和商业设施的设立,融入现代温州人滨河而居,热爱生活的文化氛围,同时结合三垟湿地段,构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
此外,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可采用后现代主义手法体现城市文化内涵。后现代主义指运用历史形式要素,在景观中运用传统纹样的象征主义和符号的暗示心理,来激发人的联想,达到营造气氛的目的。我国的传统纹样、中国画、诗词、雕塑都是很具中国文化特的古典元素,将这些元素抽象化、概念化运用到景观设计中,既有现代气息又具备文化内涵[2]。因此,对温瑞塘河的标识、彩、景观小品提出导则或要求。尽早向社会广泛征集塘河的标志图样,一旦确定,即可应用到滨河绿地及设施的设计中,提升整体的标识性。硬质景观初步确立以与传统建筑彩协调的白、青灰、米黄为基调。表现传统文化的区段彩宜沉稳,素雅;表现现代文化的区段可酌情引入高纯度。为体现塘河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小品应多提炼、借用传统的图案或造型,作为景观特征元素。
7 文化活动的策划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竞争力,必然是由当地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价值风情、文化等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