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驱散我们的想象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驱散我们的想象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掌握“契合"“旷远”“拘泥"等重点词语。
    2.把握核心概念,梳理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3.领会作者鉴赏文艺作品的思想方法,用于自己的鉴赏实践。
    4.培养爱阅读的良好习惯,体验阅读的快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看看下面这些图片,发挥你的想象力,你能想到什么?
    阅读一篇文章,欣赏一种文艺作品,没有想象的参与,都无法尽情领略到它的美感。
    那么,如何才能在阅读作品的时候驱遣我们的想象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文章。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背景链接】
    本文节选自《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集》第十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原文共有四节,分别是“要认真阅读"“驱遣我们的想象”“训练语感"“不妨听听别人的话”,旨在教授中等学校学生或一般的青年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课文是第二节,主要以实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如何驱遣想象去鉴赏文艺作品。
    【字音字形】
    【多音字】
    【理解词语】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通读课文,把握论证思路和方法。
    1.划分文章段落
    2.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3.出文章所用到的论证方法。
    【整体感知】
    本文分为哪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1-4):主体论述前的知识铺垫环节,以“歌谣"为例,按时间顺序介绍文艺的发展过程,指出古今各类文艺从外表说,都是文字的集合体。
    第二部分(5-13):主体部分。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海燕》的解读为例,指导读者如何驱遣想象去阅读,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第三部分(14):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指出鉴赏文艺的最大目的以及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
    阅读全文,画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并结合文题说说文章所表达的主要观点。
    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①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②总之,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③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④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主要观点:
    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新课精讲】
    第一部分(1-4)
    文章第一部分是如何阐述文艺与文字的关系的?
    文章开篇先介绍了文艺的产生;然后介绍文字产生后,文艺与文字“并了家";最后介绍当纸笔以及印刷术发明后,文字完全成为文艺的集合体,而且文字不断成为各种文艺作品的集合体。
    第二部分(5-13)
    1.说说下面这段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比喻论证
    将文字比作桥梁,读者阅读文艺作品的文字才能与作者会面,从而将读者阅读文艺作品,实现与作者沟通心灵的过程阐述得生动形象。
    2.本文的核心概念是什么?与核心概念相关的有哪些概念?如何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3.谈谈你对“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这句话的理解。
    任何一篇(部)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集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客观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文艺作品绝不是文字的随意拼凑,而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
    4.结合第6、7段,分析作者在文艺创作方面和读者在文艺鉴赏方面有什么异同。
    5.第8、9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说要如何驱遣想象。
我们的歌谣    举例论证
    6.文中举了王维的诗句的例子,为什么还要举高尔基的散文诗的例子呢?
    王维的诗句:
    重在阐明读者通过展开合理的想象,在眼前构成一幅图画,从而走进作者的意境。
    高尔基的散文诗
    意在阐明并不是所有想象都是一幅图画,还可以是动态的情景,这是从另一角度说明运用想象鉴赏文艺作品。
    举这两个例子,是为了阐明要多角度驱遣我们的想象,才可以领会作者的意境,接受美感的经验,获得人生的受用。
    7.分析文中作者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并说说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第三部分(14)
    1.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点题,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指出鉴赏文艺的最大目的以及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
    2.文中许多句子具有十分深刻的哲理性,或者在写作上具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在文中出一些这样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1)文艺的门类很多,不止歌谣一种。古今属于各种门类的文艺,我们所接触到的,可以说,没有一种不是文字的集合体。
    由较早产生、较易理解的“歌谣"说到整个“文艺”领域,将“文艺作品"定位为“文字的集合体”,为下文论述奠定基础。
    (2)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文字本身是抽象的、冰冷的,我们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透过文字,才能看到精彩的画面,感悟独特的意境,体味内在的情感,也才能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这充分说明了想象力在文学艺术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3)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这句话既承接上文,又点出鉴赏文艺的最大目的。“接受美感的经验"指的是驱遣想象去阅读,才能接触到作者的意境。“最大”这一限制性词语用得准确,表明不排除有其他附加目的,但强调了这一目的最为重要。
    【深入探究】
    如何理解文字的桥梁作用?
    文中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这是对文艺作品中文字的重要作用的高度概括。文字的桥梁作用包含三层意思:
    其一,文字是作者传情达意的载体和工具,经由文字,作者的所见所感才为读者所知;
    其二,读者鉴赏文艺作品,必须借助文字的品析,才能“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其三,文字是一道桥梁,是读者与作者会面的媒介,会面的目的是使读者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感知作者寓于文字中的意境,因而对文字的理解和把握不是最终目的,得意忘言、得鱼忘筌,才是真正的鉴赏之道。
    请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论证思路是“知识铺垫—理论阐述—实例分析"。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两个实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鉴赏文艺作品时只有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接触作者的意境,进而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作者以深厚的学养和生动的鉴赏示范,引领我们把握正确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写作特】
    1.借例说理,深入浅出
    本文意在指导读者鉴赏文艺作品,并没有用深奥的专业术语和高深的文艺理论,而是以解读王维的诗句和高尔基的《海燕》中的部分句子为例,一步步地示范,使读者非常轻松地掌握了文艺鉴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此外,语言平白如话,还用了很多口语,通俗易懂,便于读者接受。
    2.思路清晰,一目了然
    文章在指出文艺是文字的集合体后,进一步指出,文字是沟通读者和作者的桥梁。然后,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具体阐述,这样先总后分地写,便于理解。在以王维的诗句和高尔基《海燕》中的句子为例指导鉴赏时,文章采用了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写法:先说反面、不正确的鉴赏方式,再从正面提出要驱遣想象,才能接触作者的意境,最后小结。这样行文,结构非常清晰,更有助于读者从比较辨析中发现共同的思维方法,从而把握文章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