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年代读后感10篇
《纯真年代》是一本由[美]伊迪丝·华顿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2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纯真年代》读后感(一):梅的隐忍,及阿切尔对埃伦的向往与无奈
    由于对影片情节的熟悉,看#纯真年代#小说时并没有全情投入,没想到全部情感都聚集到结尾。当儿子达拉斯向阿切尔透露母亲梅“她知道我们跟你在一起很安全,而且会永远安全,因为有一次,当她放你去做你自己特别向往的那件事,你却并没有做。”泪水啊!那么多年梅的隐忍,及阿切尔对埃伦的向往与无奈
     《纯真年代》读后感(二):遇到真爱之前的感情、怎么算?
    贯穿全书的是一条并不新颖的爱情主线,可我完全被作者描绘的时代背景及各种场景所吸引,被作者细致刻画的人物及巧妙设计的篇幅比重所折服。真好看。
     其实,想要与人为善,并不容易。
     另外,遇到真爱之前的感情、怎么算?
     不厮守、远离日常生活,是不是真爱的保鲜剂?
     梅又何尝不可怜呢。
    《纯真年代》读后感(三):金鱼缸
    本来还以为读者本书自身毫无感觉,就仿佛是为了完成自己的读书任务才不得不做的一件无聊的事情。然而就在离开外县的前夜,寝室里面只留下我和另一个同学,借着昏暗的灯光完成了本书的最后30页的内容。直到最后的那几个自然段,我才领悟到:原来在那些我看来枯燥无味的对人物/杂物的描写中;在舞台感过强的场景变化中;在我意识时而集中时而放松的阅读过程中,到最后的最后才知道原来我已经无声无息地共同度过了那个纯真年代。
     文中的阿切尔就是生活在当年那个古董般的纽约上层社会——这个巨大的金鱼缸中。他爱着未婚妻梅,然而或许这种爱的成分更多地是参杂了单纯的喜欢,一直等到奥兰斯卡夫人的出现才真正打开了他那颗心扉。然而,久居金鱼缸中的他并没有突破自己,最终依旧过上那些循规蹈矩的生活。感谢作者的安排和我们社会的发展,终于有一天该见面的机会来了,
然而,我们的阿切尔最最美好的生命之花却仍然只能在幻想中获得完美。
    《纯真年代》读后感(四):纯真还是自由?
    无形的力量在制约着每个人,对自由向往却无法通向光明的终点,往往在中途即忍不住下车,落入肮脏,黑暗的地方。对于一颗脆弱的心来说,也许最好的选择是把彼此内心的这份不被社会所容忍的自由用透明盒子锁起来, 作为一种寄托,或是一种凭证,偶尔给懦弱的自己以些许安慰和自信,或在最空虚时仍能唤起生活的勇气, 即使它转瞬即逝。
     美丽的梅, 给这正在腐朽的社会规范带来更持久的生命力,她愈是美丽,愈是纯真,却愈是坚固,愈是僵化。她让阿切尔感到空虚无聊,但却无法抗拒。我一直在想,假如梅是个其貌不扬的女子,那阿切尔是否真的会和奥兰斯卡伯爵追求自由的爱情?也许作者就是故意要把你放到这样的一个僵局中。
     结局让人唏嘘不已,面对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奥兰斯卡伯爵夫人选择了退缩和逃避,虽然她已知道,即使留下,也注定不会和阿切尔有任何结果,而自己想要的,只是保持这种状态:能看到阿切尔,即已看到乏味生活的一个变奏,一个亮点,只如此,即已满足。。
     二十六年的时间,并没有完全平息阿切尔的内心,但在巴黎,最终他也选择了回避,正如文中所言,"不要让本已清晰的影子变得模糊", 时间已经让任何结果都变得没有意义了。 自由,对于阿切尔, 一直是个梦想,她从未被实现过。
    《纯真年代》读后感(五):浮华人世对自由的追逐与妥协
    《纯真年代》历时三个月,才缓慢地看完,语言并不枯燥或艰涩难懂,但我却用了那么长的时间。而现在突然间到了文章的最后,有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就这么结束了,从年轻到成熟,漫长的三十年只用一个章节一笔带过,本以为他们的生活还会有什么波折,可是突然间从他们简短的对话到了30年后,是一种怎样的跨越,没有一丝的预示,就这样跨越了 生死,跨域了时间。从离别到重逢,三十年的时间,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将那些炙热的感情埋在心底,为了去守住一些东西而放下一些东西。那颗对自由义无反顾追逐的心也在岁月中沉寂下来,无论是纽兰,奥兰斯卡夫人,还是梅,他们都是自由的,也都是被束缚的。
     纽兰可以为追求自己的爱情,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义无反顾,哪怕天之涯,海之角,他也愿意随她而去。他的灵魂是自由的,他可以听着心声而活,在现实面前他却又被束缚了,责任如同一座大山在他的身上,他逃不掉也不能逃,他不能如轻薄浪子般抛弃妻子,他
不能为自己的私欲伤害这个家庭,他有责任,于是这一生他注定不再自由。奥兰斯卡夫人,敢爱敢恨,她可以不顾世俗的眼光离开不爱的丈夫,放下自己婚姻。她的一生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从欧洲到纽约,无论周围怎样变,她都保持一颗自由的心,也正是这点深深吸引了纽兰。从灵魂到身体,她都是自由的,她不会被任何形式的理由束缚。来去无定,如此洒脱的一个人却被自己的心束缚了,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明知不可能仍旧爱着。她愿意为他停留,将自己的心禁锢,为他而锁,不再随心而为,一生未再见,一世却在念。至于梅,如果说纽兰和埃伦是新时代的曙光,那么梅则是传统时代的余光。她生活在时代赋予她并且她也一直认为是正确的世界里。她过着自己所谓的自由生活,相夫教子,看似一生自由无忧,却在无形中也被舒束缚一生。她可幸也可悲,她爱的人一直住在她身边,陪她度过漫长岁月,知道生命最后一刻,走完了人生该有的旅行,即使她不知道她的爱人心里一直都藏着一个人,她不问他不语,成为一个永恒的秘密,她恨知足,即使一生都被束缚在这个狭小的旧时代中。
     故事的结尾,圆满中有些遗憾,他们隔着千山万水的相逢,他却只是静静地坐在下面看她的生活,不再想要去牢牢的抓住她。也许就这样静静地思念,相望,足够了。
    《纯真年代》读后感(六):纯真是一种信仰
    [纯真]我认为是真实的,实际的,个人需求也是如此的诚实显现。
     先说一下这部小说的结构,最后一节也就是34章,我觉得应该去掉,最后一章有种议论的感觉,给伯爵夫人办完送别宴会,这已经达到了高潮,梅和纽兰的对话歪打正着,自此他两已步入婚姻的枷锁,最起码符合外界对婚姻美满的期待。作者在文中处理过渡阶段的时候也有些生硬,显得不那么连贯,我看的是企鹅版的,书的最后附了一节书评,我还没去读,大体上我猜这个书评是对女性命运的分析及对现实的批判。
     伊迪斯华顿的小说我第一次接触,对于外国的小说的语言,总觉得读起来不像本土作家那么连贯,就像磁带卡带一样会停顿一下,我不觉得这是翻译的问题,可能是自己不太适应句子的表述。
     昨晚刚读完《第二性》倒数第二章,波伏娃提到,如果一个女性作家样像男性作家那样将历史及世界看成是自己的,那么她就能写出和男性作家一样伟大的作品,而女权主义有一句话叫“女性就是人性,女权就是人权”不管是男人女人都要将自己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应当陷在自己的内在性即性别气质当中。
     《纯真年代》我认为是在讲一个男人无法反抗的一生,同时在反衬女人的被动性,在纽约生活的上层社会,自己的行为要和他周围的环境保持一致,被孤立并不是一件让自己开心的事。不管是西北的黄土高原还是纽约的上层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想要改变世界,首先要背负起世界,只有较好的保存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今早吃完饭,往洗刷窗口放餐盘,大整理餐盘几乎是发泄一样,着实吓了我一跳,能不能胜任和不想做是两码子事,当一个人处于被动,不得不去做的时候愤怒就产生了。我提这个事就是想说,女人的被动性能变成一件好事,就需要歌功颂德,尤其是她的母性气质,只有把她限制在人们给她定义的女性气质(命运)中,完成对男权的服务这就让她乐意的接受。
     个人对环境的反抗是对“自我”的塑造,反过来说个人总要去回馈环境,以审视自己是否达到环境的要求,而人作为社会产物即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个人如何与别人相处是作为对自我的界定,纽兰身处上层社会,各种社交聚合交织成一个严密的团体即对话语权的把握,反抗意味着背叛,有失身份的事总不那么光彩。所处的阶级也是权力地位的象征,每个人去维护就成了迫切的事,除非你想脱离,与其说符合身份不如是一种自保,囿于这种环境的内在性,个人自由就受到极大的削弱,主动承受实则是好办法,给你某项命运去接受它,反而有虔诚的成分,就像社会对女人命运的给定而获得“自我”。
>爱朵女孩 纯真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