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间舞蹈形成文化地理因素及审美特征分析
作者:***
女娲传说之灵珠主题曲来源:《艺术评鉴》2018年第14期
        摘要:藏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民俗活动以及民族审美心理等多方面的影响。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心理、情感的独特表现方式,地域特鲜明,形式自由活泼,舞蹈给人以安详和谐的美感,膝部的颤动、脚下的跺踏和腰、跨动作的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审美核心动律。
        关键词:藏族民间舞 动律 体态 审美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4-0092-02吉祥如意凤凰传奇
吴佩慈男友        按照罗雄岩先生《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书中“五种文化类型”的划分法,藏族民间舞蹈属于农牧文化型。该文化类型语言上多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按照于平《舞蹈形态学》书中“中国民俗舞四大块”的划分法,藏族民间舞蹈属于藏缅块。胡朴
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载:“金川夷人喜跳锅装。嘉会日,里党中男女各衣新衣,头包巾帕之属,罄家所有,杂佩其身,以为华瞻。男女纷沓,连臂踏歌,俱欣欣有喜,腔调诘誳,无一可解;然观其手舞足蹈,长咏永叹,又似有一定节奏……”其中“岁时之乐”和“嘉会之喜”的锅椿是藏缅块最为典型的民俗舞蹈。“锅”为“圆”意,“椿”为“舞”意,即“围成圆圈歌舞”。高原“一顺边”的美,丰富多彩的舞蹈形态,自娱性舞蹈中亦带有表演性成分。藏族民俗舞大体上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是藏语对歌舞的泛称,泛指载歌载舞,拉手成圈,据文字记载,“谐”在藏族历史中是一种最普遍、最繁荣的艺术形式。“卓”是歌舞相伴或歌、舞、念白结合的自娱性舞。藏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受地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和独特的舞蹈审美特征。
时间的漩涡        一、藏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地理因素
死一样的痛过mv>演员张瑜        (一)自然环境
        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根据藏族居住区海拔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地区,即:河谷地带、草原牧区和林区。河谷地区的地势较
低,气温和降水可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草原地区为藏族主要的牧区,这里区域辽阔但山势险峻;在河谷和草原牧区之间,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由于高原特有的自然环境,高原不同的海拔高度所形成的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形成了人们多种多样的舞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