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论坛2013-05
伟大领袖同志在《关心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提到:“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而这里的“任务”就是过河,“方法”指的是过河的桥或船。
一、什么是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过河”任务以及过河的“桥”或“船”
当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和飞速发展,对人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青少年的人文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课程。”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确认了科学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不是使学生获得多少科学知识,而是获得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造能力。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过河”这一任务应该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绝不是传统历史或地理单一知识体系的拼凑,该课程强调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作为一以贯之的目标,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地体验现实生活,拓展他们认识社会的视野,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使他们拥有积极
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并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能力。
然而,在解决过程中,较多的学校和教师都把“过河”任务简化为“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就导致在教学中忽视或者免去了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们“不但引导学生综合地、整体地认识社会,逐步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而且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因此,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获取和综合知识的能力就是我们所谓“过河”时的“桥”或“船”。
二、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解决“过河”问题时出现的问题
1.传统的教学观念仍未真正转变
历史与社会课程要求打破学科的知识体系,把课程目标定位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教师面对综合性的教材,经常觉得“体系”不完整、知识量不够大,在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知识体系和结构,忽视了学生过程方法的培养。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师在思想观念有了初步的转变,但真正运用于教学实践仍有很大难度。新的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新的教材与教师原有的知识体系、新的教学方式与旧的教学方式之间的矛盾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2.“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
现在有些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满堂灌”“填鸭式”的现象,教学方法与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所转变,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仍未改变,以致课堂教学以传统的灌输知识为唯一目标的现状仍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的最终任务仍是传授和接受知识。
在历史与社会的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图片、视频等把课文内容展现得“天花乱坠”,但整个过程都是在全力让学生朝着课文知识点要求去理解,这在本质上仍是把答案塞进学生的脑袋,让学生步调一致地去发展,不愿意学生另辟蹊径。这种答案固定、形式浮于虚表的方式,注重同口径、同规格,标准化,培育出来的是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学生,如同在生产线上的复制品。欧美教育认为,当教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当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
三、解决历史与社会学科中“桥”或“船”时的几点注意事项
如果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就无法到达河的彼岸。解决好“桥”或“船”的问题,“过河”的任务就不难实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告诉我们成功的经验很简单,无非就是在“过河”之前先解决了“桥”或“船”的问题。确定“过河”的目标任务也许并不难,难的是实现这些目标任务的方法。那么,如何解决历史与社会学科中的“桥”或“船”的问题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rain服兵役
演员李滨
1.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为主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基本精神是:“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课堂上并不是简单地“你教,我听”被动接受,单方向的灌输。强烈要求学生按标准接受,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其课堂效果也是极差的。现在的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需要知识的传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起主导、引导作用。
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答案、掌握结论,不是直接背着学生“过河”,或者把自己当做学生“过河”的拐杖,而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要充分地信任学生,这样学生不处于被动的地位,就会更加主动学习,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发展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
2.注重学习的探究性,培养学生能力
新课标指出:“改变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再也不是教师一讲到底的讲坛,而是师生共讨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探
要过河,先解决“桥”或“船”的问题
——关于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的思考
文/彭建君
摘要:“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新课程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以把全体学生培养成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为目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如何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实践中解决“桥”或“船”问题来完成“过河”任务作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任务;方法
10--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05课改论坛
索性,让知识在学生的主体合作、交流、探究的过程中自然生成。
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主动去琢磨、去发现,而不是督促学生去被动接受。尤其是在历史与社会学科的
复习课上,我们不应该只注重学生对知识掌握多少,更应该注重让他们掌握知识之间的整合与联系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重要的不是获得某个回答正确的答案,而是要去经历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摸索“过河”时学会如何去“搭桥”或“造船”,即学生通过这一过程由此获得良好的素养和能力。
3.提倡教学评价的发展性,侧重综合评价
新课标要求评价从追求唯一的、固定的结论转变为注重个性化的思维过程,从单纯的纸笔测试转变为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并指出“不仅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做出评价,而且要对学生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认知策略、情感态度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
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教学评价的“多元”,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要评价学生的过程与方法。在交流反馈时,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要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更应侧重评价学生整合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单纯的学科成绩。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学合一》中谈到教法与学法的关系——
—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其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其二,教的法子
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其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合,并需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把学习的自由交给学生,这样才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教学合一”的思想。
因此,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更何况如今已经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上涌现的知识是任何人都无法靠头脑容下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掌握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如果解决了“桥”或“船”的问题,就会在“过河”的过程中,避免出现一系列的错误,把损失降到最低。
就像登山,让学生按教师规划好的路线“拾级而上”或许是我们为其寻的一条通往目的地最佳的“捷径”,但这样的过程势必无法让其体验“登山”的真正快乐,更无法学会攀登真正的未知大山。
参考文献:
[1]王宏甲.中国新教育风暴.北京出版社,2004.
[2].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马屿镇顺泰学校)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需求。新课改的实施要求高中语文必须进行教学改革,针对原有教学模式中的一些不足,在新课改的过程中逐一进行解决。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目前已经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存在缺陷。学生也很难对课本中的知识融会贯通,因此作为教师而言,应该适时地转变教学方式,使之更适应学生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命的烦恼歌词>快乐家族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也转变了传统的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因此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目前,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仍处于被动的地位,总是等着将教师的答案进行复制,这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在课前要自主地进行预习,在课堂主动规定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在课后也要积极地进行复习。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如果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也就不会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一旦失去兴趣,就会严重地影响到教学质量。所以,在高
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地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
彭坦春晓四、增加实践性教学
如果课堂教学模式化,缺乏生动灵活性,对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会起到阻碍作用。如果教学缺乏实践性,学生在理解知识的深层次含义时,也就会非常困难。所以,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应该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实践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实践中来,使其更好地对语文知识进行理解。
总之,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热爱,能够从根本上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迎春.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研究[J].语文学刊,2012(5).王志飞结婚
[2]张旭.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J].新课程:教
育学术,2012(4).
(作者单位四川省盐亭县文同中学)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初探
文/何军
摘要:随着近些年对教育事业的改革,促进了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语文作为高中基础课程之一,其应用广泛。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对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来说,也同样如此。针对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进行简单的探析。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