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中医自古有妙方
精神分裂症,中医自古就有妙方
国医大师何任手记:
精神分裂症为常见的精神病。多数人起病缓慢,早期表现为感情淡漠,病人变得日益孤僻;对外部事物不感兴趣,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生活懒散;衣衫不整,污秽不堪;或离家出走,盲目游荡;独坐呆想,自言自语。有些病人精神委靡,自诉头痛头昏、失眠心烦,类似神经官能症。
--摘自《碥石集(第七集)》
国医释读
精神分裂症,中医又称为癫狂病,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近年来,本病多以西药为主,实际上中医辨证方能从根本上该病。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癫狂病的记载,在症状的描述方面,如《灵枢o癫狂篇》说:"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其作极,已而烦心,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辩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言,日夜不休。"在病因病机方面,《素问o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o脉要精微论》说:"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后世医家对癫狂理论和有了进一步发展。
何老结合前人经验,在上主张辨证施治,他在一篇论文中指出:"(癫病)痰气郁结者,宜疏肝解郐、化痰开窍,如逍遥散合涤痰汤之类;气虚痰结者,宜益气健脾、涤痰宣窍,四君子合涤痰汤之属;气血两虚者,宜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养心汤。而狂病上,若痰火扰心者,以涌吐痰涎;阴虚火旺者,以滋阴降火、安神定志,如二阴煎、定志丸等;而气血凝滞者,宜活血化淤、理气解郁,用癫狂梦醒汤送服大黄虫丸。"
在1997年,何老曾接诊过一位42岁的女性癫狂症患者,该病人月经行期不准,行则紫暗,腹痛多淤块,善忘不寐,苔厚舌质暗,有淤斑,舌下纹紫,便艰溲少,脉涩。何老诊为气血凝滞、扰及神明。遂开处方:桃仁24克,柴胡10克,制香附10克,木通6克,赤芍15克,姜半夏10克,陈皮6克,大腹皮10克,青皮6克,桑白皮10克,苏子10克,生甘草6
十仙庆寿克,生大黄4克。半个月后复诊,自谓渐感头目清爽,较能安寐,大便已畅下。何老察其舌头上的紫暗淤斑已经减少,舌下纹紫也较淡,脉涩,于是在原方中去大腹皮,加淮小麦40克,红枣30克。服用1个多月后,病人已经能够去上班了。
非诚勿扰9号女嘉宾
健康回音壁
never your gone对于精神分裂患者家属而言,在病人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要信医不信巫
在偏僻落后地区还有人对精神病这种现象装神弄鬼,结果加重了病情,耽误了治病。世界上无神无鬼,只不过是病人失去了理智,只有用药才能治病。
井冈山下种南瓜2.谨慎选择单位
很多患者家属治病心切,到处求医问药,结果倾家荡产也没治好病,因此家属应该冷静地分析情况,适当掌握一点医学知识,谨慎选择单位,这有利于患者得到更合理的。
3.对待患者要有耐心
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尤其是在患者犯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急躁,不能以正常人的思维去判断是非曲直,更不能对患者丧失信心,放弃。事实上,许多患者正是由于家属的关爱和不懈努力,才获得了新生。
文章来源:节选于《大国医》一书  作者:王耀堂  焦亮
中医辨证施治
□单怀海 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
中医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是较早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癫、狂、痫症的具体描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原则。以下是具体的中医药方法:
一、患者有幻觉、妄想,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伴失眠、精神紧张、思虑过度、苦恼忧虑;而且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中成药可用龙胆泻肝丸。汤剂药用竹叶6克、栀子9克,龙胆草、黄芩、茵陈、柴胡、白芍、酸枣仁、夜交藤、泽泻、香附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
韩国mv二、患者心悸不安、失眠、头晕耳鸣、健忘,伴手足心热、口干津少。中成药可选用朱砂安神丸。汤剂药用黄连、阿胶、生牡蛎、龟版、柏子仁、酸枣仁各10克,生地黄4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
三、患者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少华、舌质淡、苔薄少。中成药可用人参归脾丸。汤剂药用甘草9克,党参、白术、黄芩、远志、茯苓、酸枣仁、龙眼肉、木香、夜交藤各10克,生地黄4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
四、患者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中成药可用柏子养心丹。汤剂药用茯苓、石菖蒲、酸枣仁、柏子仁、知母各10克,党参15克,龙齿2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癫狂皆由情所伤
劲爆迪曲-----------------------------------------------------------------------------------------------------------------------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周天寒 
癫与狂都是精神失常的病患,前者以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点;后者以喧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两者临床表现、病变机理、原则均截然不同,故选方用药也各异。
痰气内郁 上蒙心窍而为癫
心主神明,人体的精神、思维、意识均由心所支配,心的功能正常则表现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若长期忧思郁怒,七情内伤,造成气机不畅,肝气郁结,郁久犯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以致气郁痰结,或因脾气虚弱,升降失常,清浊不分,浊阴蕴结成痰,以致气虚痰结。无论气郁痰结或气虚痰结,都是由于肝脾气机郁滞,其结果是使有形的物质无形的气机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当变化者不变化,以致生克反常,出入悖逆,形成痰气内郁证。若气郁痰结日久不解,上蒙心窍而引起神志失常,发为癫疾。故《临证指南医案·龚商年按语》曰:“癫由积忧积郁,病在心脾包络,三阴蔽而不宣,故气
郁则痰迷,神志为之混淆。”明·张景岳也说:“癫病多由痰气,凡气有所逆,痰有所滞,皆能壅闭经络,格塞心窍。”
痰火壅盛 上蒙心窍而为狂
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狂证与火邪密切相关《内经》早有明论,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若喜怒无常,心阴暗耗,心阴不足,心火暴张;或脾胃阴伤,胃热炽盛;或五志化火,不得宣泄,炼液成痰;或肝火乘胃,津液被煎,结为痰火。如此等等,皆能致痰火内郁,上蒙心窍而发为狂证。正如《景岳全书·癫狂痴呆》所说:“凡狂病多由于火,此或以谋为失志,或以思虑郁结,屈无所伸,怒无所泄,以致肝胆气逆,木火合邪,是诚东方实证也,此其邪乘于心,则为神魂不守,邪乘于胃,则为暴横刚强。”
综上所述,癫与狂都是由于情志所伤,导致气郁、痰气等一系列病机变化,形成精神失常的病证。其病机总以“痰蒙心窍”为特征,癫与狂的病机区别要点在于痰气与痰火,癫为痰气,其证多静,属阴;狂为痰火,其证多动,属阳。两者既能单独存在,又可互相转化,若癫病失治,痰郁化火,痰火扰心,则可转化为狂证;反之,狂证若经后郁火得以宣
泄而痰气留滞,亦可转为癫病。因此,辨识癫狂必须紧紧抓住痰气与痰火这一病机特点,分清标本,在辨证基础上,酌情选方用药,切不可拘泥于一法一方。 
文章来源:健康报  作者:中医名家周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