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教学中的白描手法歌曲伤不起试听
韩东旭我们的爱伴奏作者:瞿晓露 周一涵 张宇霞
幸福直达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12期
        摘 要:语文教学中常常会提到白描这一表现手法,教师们或根据教参,或根据网络资源和自己的理解来给学生讲解,但由于对知识点缺乏透彻的理解或教学过程中的不够精细,往往让学生在这一知识的习得中存在盲点和误区,本文就“白描”这一文学中的表现手法及教学中容易存在的误区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白描;教学误区;简约;修饰;精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6-0232-01
       
        白描是中国传统文学创作中常见的描写手法及表现手法,教学中大家常用的定义是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的语言于平实、朴素中见生动、见深刻,从而刻画出丰富,鲜明的形象。
错爱江若琳歌词>谢金燕个人资料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老师也往往对学生做出类似的讲解,讲台上面老师讲了个“大概齐”,讲台下面学生听了个“差不多”,模模糊糊这一知识也就被一笔带过。但是,何谓简练、不加烘托?何谓平实、朴素?怎样才算于平实朴素的语言中见鲜明、丰富、深刻的形象,这些学生真的理解吗?
        这里有一个课堂案例,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对白描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后,在课堂上对学生做了一个能力检测,投影仪上显示出周杰伦《菊花台》的歌词,对下面窃窃私语的学生提问:“这一首歌哪里用了白描这一手法?”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被这题目弄懵了,没人主动回答便抽问,多数人不知道,也有学生根据自己想法了几,大多认为是“北风乱,夜未央”,“菊花残,满地伤”两句,回答的原因出奇一致:语言简练啊。老师说应该是“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这句,却无法解释清楚为什么,也无法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提这个问题只是因为教参里有这道题目和标准答案,那要是没教参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德知道白描的确切概念,而笼统的讲述无法将白描的含义确切地表达出来,仅仅是语言朴素简练就行了吗?是不是越短越好啊?这是造成学生误解的关键点,现在我用美术学科的概念对“白描“手法进行一个解析。白描是中国画里的技法名称,,
指单用线条勾勒而不着彩的画法技巧,它与西方的铅笔画素描是有区别的。例如一幅法国卢浮宫的精致素描和一幅齐白石的“虾”,我们清楚齐白石的画叫白描。所以语文教学缺少一个对白描手法的精细描述。它应该是指文学创作中不使用或极少使用形容词却依然能刻画出生动深刻的形象,而并非只描写的粗细问题。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们说美术里边儿的”白“不是”“无”,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白是多种颜混合而成的彩,这样的形容对解释“白描”最为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