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飘香》说课稿
                                    说课老师:董堂星
一、说大纲: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民乐飘香〉〉。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高中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音乐教学中应有机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本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理解民族器乐文化的独特魄力,更为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竖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拓展学生的音乐鉴赏的视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能力的目的。
二、说教材:
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华夏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第一课,这节课在整个教材和单元的地位非常重要,同时也非常新颖和适合学生。。因为学生对民族器乐知识了解的比较少。要在一堂课内对我国民族器乐不同的音特点、表现形式、演奏方法等有全面、准确的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设计了以总分总的形式,先从大的方面讲民
乐器的分类,然后在每一类中分别选出两三件乐器代表性的乐器进行讲解,最后以民族乐队为最后内容的教学思路。课堂中给学生展示有代表性的乐器,并让学生聆听音像资料。内容的设计涉及了鉴赏、体验、表现、合作、探究等教学领域,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体验音乐。 精忠梁红玉
三、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了解民族器乐的知识,认识各种民族乐器以及能够识别每种乐器音及所属种类。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各种器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民族彩,理解民族器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民族器乐文化,继承和发扬华夏民族音乐文化。
四、说教法与学法:
朴初珑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共包括了:情景导入,欣赏与探讨,创编与表演,拓展与延伸四个部分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和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学生探
究学习、师生交流,旋律学唱、听辨游戏、师生合作创编等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教学手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与探究。课堂教学中我运用电子遥感器代替鼠标并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音乐画面,营造音乐情境,使学生能通过更具体的音乐形象准确的感受和理解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音乐知识内容的学习方法,采用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识主题,同时结合文学知识来给学生进行灌输和讲解。本课还合理地设计了老师的一些器乐展示,同时也安排了学生的器乐展示等,这些活动的设计不仅仅让学生在知性上喜欢民族乐器,而且使学生更加充分地体验了音乐,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在本课的民族器乐师生合作创编与表演环节,把课堂的中心与重心再一次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心目中所理解的民族器乐曲目。让学生把认知行为内化为基础技能实践活动。课堂最后设计了民族乐队的拓展学习部分,学生通过欣赏、思考与讨论,理解每一种民族乐器都是民族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学生珍视民族音乐文化遗产,共享华夏文明的优秀成果,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杨洋乔欣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前在班上播放音乐,音乐是琵琶弹奏的,从而营造一种民乐气氛。然后等上课后我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课前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就会顺着学生的回答说琵琶是我们民族乐器,那么同学们能否再举一些民族乐器的例子呢?学生将会积极回答,接着老师总结我们华夏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代表乐器,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来了解我们的我们的民族乐器文化。
2、新课教授
提问:我们民族乐器按乐器的演奏方式可分为几大类?学生思考
(吹奏、拉弦、弹拨、打击)
多媒体同步,然后按照这个顺序逐一进行讲解:
首先是吹奏类,在这个环节,我先讲吹奏类的民族乐器有可分3类:一是通过气流震动管体,二是通过稍片震动,三是通过震动。通过气流震动的乐器有竹笛、箫、埙等。此时我会将已经准备好的教具笛子拿出来向学生展示,然后介绍笛子的历史、起源、派别等,
红花会弹壳>the last stand
最后通过自己的吹奏展示让学生聆听曲笛与梆笛的音;接着再给学生展示箫、埙(同样准备的教具),然后老师吹奏学生聆听其音。紧接着就是通过稍片震动的乐器,多媒体展示,如管子、唢呐等,简单介绍唢呐的历史播放唢呐片段音响;最后是通过震动的乐器,多媒体展示葫芦丝、而我准备的巴乌同样也是的,老师再次吹奏,学生聆听其音。
接着是拉弦类,在这个环节我选用了二胡和马头琴作为代表乐器。先是给学生出示二胡的图片,然后讲解二胡历史,(二胡始于唐朝,最早发现是在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叫奚琴族,所以二胡又叫奚琴),结合文学史唐朝诗人岑参的一句诗词:“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说明胡琴就是二胡,在唐朝已经开始发展。接下来请班上会拉二胡的同学拉一段,让学生聆听。接着出示马头琴图片,简单介绍马头琴。
然后是弹拨类,我选用的是琵琶、古筝和古琴作为代表乐器、重点在琵琶上,展示图片,介绍琵琶历史,然后欣赏琵琶演奏视频,接着老师讲解琵琶音:运用文学就是白居易《琵琶行》里“大珠小珠落玉盘”;说到琵琶演奏技巧:那应该是“前拢后捻抹复挑”。这个环节能够很好的将音乐与文学完美的结合起来。接下来出示古筝图片,作简单介绍后出示古琴,让学生辨认,老师健将古琴由来及其相关知识学唱古琴曲《阳关三叠》。
最后是打击乐器,这个环节不做重点,只是告知学生哪些乐器属于民族打击乐器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打击乐器。到此民族乐器按分类都讲解完毕,此时就是考察学生掌握情况了,设计听辨游戏,即分别欣赏四段乐器演奏的片段,然后与吹、拉、弹、打连线。这一环节重在考察学生对四类乐器音及演奏方式的识别能力。
3、拓展、探究部分
汪涵了解四大类民族乐器之后,有各类乐器组合起来那就是民族乐队。简单介绍民族乐队的类别。然后让学生组建一个吹打乐队,与老师合作一小段。此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锻炼了学生对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以及学生对节奏的准确把握,让学生充分认识乐队的团队协作精神。
最后让学生观赏一些专业的民族乐队图片,并欣赏女子十二乐坊,演绎的《奇迹》。
4、老师总结学习内容,以民族音乐做背景结束下课。
六、说反思: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音乐还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尤其在表现领域更体现了这一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高中音乐课堂在注重学生感官体验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我们一直认为活泼、律动的音乐课是小学和初中的音乐课特点,而高中音乐课堂应该是知性的,理性的。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热情与活跃,积极与投入改变了我的看法。我们高中音乐教师更应该在我们的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尽可能合理的设计学生的律动及创编活动,丰富我们的课堂氛围,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让我们的课堂不再单一和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