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壮乡情
教学内容:《美丽的壮锦》、《刘三序曲》、《对歌》、《大地飞歌》、《山歌好比春江水》
课时设计:2课时
    第一课时:以声乐为主的综合课
    第二课时:以声乐为主的综合课
单元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美丽的壮锦》(民乐合奏)、《刘三序曲》(钢琴独奏)、《对歌》(一、二)的音乐特点与民族风格;增加对壮族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并能主动了解与探索相关民族音乐文化知识。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大地飞歌》、《山歌好比春江水》。
单元分析:《美丽的壮锦》(民乐合奏)是作曲家麦丁根据自己创作的女声小合唱《壮锦献给》改编而成。乐曲采用了壮族民歌常用的五声徵调式,曲调上使用了壮族音乐常用
5125的旋律进行,旋律优美、轻快、具有典型的壮族音乐风格,表达了壮族人民对、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刘三序曲>——《刘三组曲》之一,金响作于1962年,题材取决于歌舞剧〈刘三〉所反映的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全曲共分七段。1序曲(节奏自由,如歌地),音乐素材取自于剧中第一场“投亲”中的刘三主题。音乐以广西壮族民歌为基础,所用大量的具有乡土气息、彩浓郁的山歌,曲调优美纯朴,形式短小精悍,深受广大众的欢迎。
        《对歌》(一、二)是刘三同地主莫怀仁请来的陶、李、罗三位秀才对歌时的歌曲。在音乐上,刘三的旋律优美、流畅、明朗,三位秀才的旋律采用了较多的切分节奏及变换拍子(3/42/4),再加上自由吟诵,说唱式的演唱方法将狂妄自大而又缺少真才实学的三位秀才展现在人们面前,最终败在了聪明、美丽而智慧的“歌仙”刘三及乡亲们的手下。《对歌》(一)原名《三个蠢才在哪里来》,《对歌》(二)原名《不懂唱歌你莫来》。
        《大地飞歌》郑南作词,徐沛东作曲,曾三次作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主题歌。这首歌曲旋律优美,热情奔放,歌词生动、简明,立意深刻,受到了壮族人民的欢迎。这首
歌曲已深入南宁人、广西人,中国人的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美丽的壮锦》、《刘三序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教学目标:感受体验壮族音乐《美丽的壮锦》,了解壮族人民的音乐舞蹈及风俗习惯。
          用自然清晰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装饰音唱法是歌曲的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方慧个人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这样爱了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情境创设。
欣赏歌曲《爱我中华》(导课),提出问题。
播放广西宣传片的视频(风光、音乐、舞蹈、风俗等)
欣赏,学生回答
观看,进一步感受。
创设情境,做出感情的铺垫。
2、学唱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指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
引导学生听唱、跟唱,学会这首歌曲。
范唱、提出要求。
认真练习、学唱。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准确地演唱歌曲。
3、处理歌曲。
指导、强调装饰音,讲解练习。
启发思考、引导,及时肯定,激发兴趣。
通过各种表现形式的对比,以及对歌曲的理解,对歌曲进行表演的再度创作。
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在歌曲中的表现。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4、学习欣赏《美丽的壮锦》。
提出要求,进行聆听和指导。
欣赏、感受音乐,视唱练习。
培养学声视唱的音乐能力。
5、欣赏《刘三序曲》(钢琴)     
引导学生聆听
感受、聆听、分析音乐
加深壮族音乐的印象。
6、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或自己简单小结。
简单总结。
加深印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对歌》(一、二),《大地飞歌》
教学目标:感受体验壮族音乐《对歌》,了解壮族人民的音乐舞蹈及风俗习惯。
          用自然清晰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地飞歌》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大地飞歌》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装饰音唱法是歌曲的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马苏事件是啥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情境创设。
欣赏歌曲《大地飞歌》,巩固壮族歌曲,导入刘三的故事及对歌这种形式。
播放影片《对歌》片段
欣赏,学生回答
观看,练习进一步感受。
创设情境,做出感情的铺垫。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2、学唱歌曲《大地飞歌》。
烟花易冷 林志炫
指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
引导学生听唱、跟唱,学会这首歌曲。
范唱、提出要求。
认真练习、学唱。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准确地演唱歌曲。
3一切为了她、处理歌曲。
指导、强调装饰音,讲解练习。
justbeatit
启发思考、引导,及时肯定,激发兴趣。
通过各种表现形式的对比,以及对歌曲的理解,对歌曲进行表演的再度创作。
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在歌曲中的表现。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4、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或自己简单小结。
简单总结。
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