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声乐曲  —— 歌曲  教案
教师:张秀芳
课题:爱得起歌词欣赏声乐曲  ——  众歌曲
教学目的:通过了解和欣赏感受音乐作品,丰富学生音乐知识,开拓音乐视野,逐步提高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对众歌曲的具体感受和体验。
教学难点:了解众歌曲的风格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时间:200910 
教学班级:高一(8)班
教具准备:多媒体、放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导入:
导入谈话: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特别是对于高中生来说,音乐欣赏更是高中音乐课的主要内容。但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恰恰最缺乏这方面的学习,所接触的歌曲也仅仅是部分流行歌曲。今年是国庆60周年,全国各地都纷纷组织开展歌咏活动,其中很大一部分歌曲都属于众歌曲,那什么是众歌曲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和欣赏声乐曲中的众歌曲。
二、 新授课:
(一) 精舞门2歌曲声乐曲欣赏的有关常识:
你莫走山水组合1、 声乐曲:
用人声演唱的音乐作品,叫做声乐曲。一般说声乐曲是由歌词和音乐(曲谱)结合起来共同完成的。在演唱中分为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两种。
2、 声乐曲的题材和体裁:
(1) 声乐曲的题材:声乐曲中具体描写生活事件和现象,即作者表达主题、塑造
形象所运用的材料。比如以重大时事为题材、以民间传说为题材的歌曲就很多。
(2) 声乐曲的体裁:声乐体裁是指声乐作品的不同种类或样式,是作品根据表现
许晴 刘波内容、情绪、特定环境、人物、事件及旋律、节奏等因素所形成的自己特有的样式。各种音乐体裁的产生、形成、变化、发展都是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社会文化生活需要的产物。因此,声乐的体裁都同一定的社会生活有联系,反映出一定的内容和情绪特征,它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和音乐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变化所形成的。常见的声乐曲体裁有两种:民歌和创作歌曲。
最爱你的人
3、 创作歌曲:
创作歌曲是由词曲作家创作的声乐作品。常见的创作歌曲体裁包括众歌曲、
艺术歌曲、少年儿童歌曲和大型声乐套曲等。
4、 众歌曲:
众歌曲一般是指为众演唱而创作的表现众生活情绪,演唱技巧难度不大的各种形式歌曲的总称.演唱形式主要为齐唱,亦有小型合唱,轮唱,独唱,重唱,对唱,表演唱等.这类歌曲,产生于近代人民革命运动之中.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的一些歌曲,特别是前苏联革命中出现的革命歌曲常统称为"众歌曲",众歌曲在我国近代历次革命运动中曾发挥了极大的宣传与鼓动作用.如:《大刀进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常见的众歌曲体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颂歌风格的众歌曲一切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英雄、歌颂祖国大
好河山、歌颂革命事业的歌曲均属于这一类。其曲调的一般特点是庄严、雄伟、宽广、壮丽,热情洋溢,激情豪迈,气势磅礴。
(2) 进行曲风格的众歌曲:这类众歌曲一般多是配合行进步伐,以强弱分
明的节拍居多。它的特点是:节奏鲜明有力,旋律铿锵爽朗,富有朝气,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时代感。在曲式结构上,多数是句法正规,结构方整,往往表现威武、雄壮的众场面
和勇往直前的情绪。
(3) 抒情性风格的众歌曲:这类歌曲一般用于抒发内心的感受和情怀及对人
物和大自然的赞美,以及表达思念、爱慕、留恋之情。这类作品的主要特点是:气息宽广激昂;曲调优美流畅;节奏自由舒展;表情细腻,善于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它通常具有鲜明的歌唱性,曲式结构灵活多样。它往往以甜美、柔和、幽静平稳、深情沉思、悠然轻声以及轻快跳跃或愤慨悲痛等感情为基调。
(4) 民歌风格的众歌曲:这类歌曲广泛吸收了民间音调,在题材上广泛选取
了各族人民众对于新生活的感受,深情地抒发了人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感情。
(5) 表演唱歌曲:也称歌舞曲,是一种载歌载舞有表演的歌曲。内容上往往是
有人物、有故事情节,形式上常常是有说有唱,载歌载舞。它曲调欢快、活泼,节奏鲜明,结构方整,富有舞蹈韵律感,音乐情绪往往欢快奔放,生活气息浓郁。
(二) 作品欣赏:
1、《我的祖国》
作品简介:《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作于1956年夏。作词:乔羽、作曲:刘炽;乔羽写作时,给这首歌定名为《一条大河》,发表时被编辑改成《我的祖国》。原唱:郭兰英,还有宋祖英李谷一韩红刀郎刘紫玲等演唱家和歌手均翻唱过这首歌。
  影片《上甘岭》反映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这首主题歌唱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三段歌是三幅美丽的图画,引人入胜。后半部是副歌,混声合唱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山洪喷涌而一泻千里,尽情地抒发战士们的激情。
2、《我们走在大路上》
作品简介:李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创作构思酝酿于1962年的春天,当时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为困难的一段时期。三年自然灾害的亲身体验,全国人民咬紧牙关,与困难顽强
斗争的精神和自力更生发展经济的冲天干劲,使李劫夫感动了!他要写一首歌,写一首鼓舞人们士气和斗志的歌! 一直酝酿着创作的李劫夫,其灵感的爆发还是在于周恩来总理的一次意外接见。1962年春末夏初,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为了落实七千人大会百度音乐盒打不开精神,与国务院一些部委主要领导人一同来到沈阳,他抽空接见了李劫夫和安波两位音乐家,与他们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倾心交谈。在交谈时,周总理的情绪十分激动,讲述了当时国家面临的严峻经济形势,并直言不讳地谈到了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专家等问题。你们要相信,党和国家有能力、有力量率领全国人民战胜困难,继续前进。这次谈话,持续到下半夜两三点钟。谈话结束后,心情相当激动的李劫夫和安波一夜未眠,情绪高涨,当夜就定下了《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基本歌题和主调。经过一年的打磨终于出炉。
《我们走在大路上》酝酿和创作于1962年春夏,发表于1963年春天。李劫夫把《我们走在大路上》成稿带到北京,交给了《歌曲》杂志。上口易记的二段体结构的分节歌《我们走在大路上》问世以后,迅即受到广大人民众的热烈欢迎和由衷喜爱,很快就唱遍了祖国大地,成为了那几年人们久唱不衰、脍炙人口的众歌曲。
    20世纪60年代初期,尽管我国困难重重、乌云压顶,但是人们只要唱起这首激越雄壮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就会雄赳赳气昂昂,信心倍增!而且,周恩来总理也非常喜欢这
首歌,他还于1966年亲自在天安门城楼上,边打拍子边指挥百万演唱这首斗志昂扬的红经典。
  3、《唱支山歌给党听》
作品简介: 1963年,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学习的高潮。《唱支山歌给党听》就是在这次高潮中产生的一首优秀歌曲。它的歌词节录于《雷锋日记》,是雷锋从报上摘记的一首诗,作者为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的职工姚晓舟(笔名蕉萍)。作曲家朱践耳将其谱成山歌风味的独唱曲,作为故事片《雷锋》的插曲,由胡松华首唱。这是一首深情——悲怆——激昂的三部曲式歌曲,情感诉求十分强烈,凡有过相似经历的人,都能产生强烈共鸣。经农奴出身的藏族歌手才旦卓玛再度演绎,很快流传全国,几十年久唱不衰。
4、《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作品简介:曲作家麦丁凭着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对少数民族的一份热爱,并被那丰富多彩的民族地区的生活和动听的民族音乐丰富了麦丁的创作激情。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春天,麦丁与词作家范禹深入到云南民族地区采风,当他置身于云南这片蕴藏着丰厚的民族音乐素
材的土地上,就像一粒种子遇到了甘露,焕发出勃勃生机,他如痴如醉,废寝忘食地采集、记录,吮吸那民族特有的音乐营养。路旁的花正在开,树上的果儿等人摘,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词作家范禹新创作的这首词,让麦丁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反复吟咏,细心琢磨,深深地感受到这首表达兄弟民族热情好客,真诚待人,充分地体现出石林当地少数民族人民对党的无比热爱,对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无限向往的浓厚的民族情感。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朴实、亲切、诚恳的语言,轰然间激发起麦丁的创作灵感,他以当地彝族撒尼风格的曲调定下了主旋律,吸收了当地彝族音乐老师金国富创作歌曲中的有关乐句,同时揉进民歌《放羊调》的音乐,还参考了俄罗斯民歌中高音长音的衬托,最后完成了这部混声四部合唱歌曲。从此,《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传唱大江南北,赢得颇多赞誉。敬爱的周总理听到这首曲子后非常高兴,并指示将它放到人民大会堂作为迎宾曲目。1957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歌曲创作比赛中,《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首合唱曲一举夺得金质将章,为中国民族音乐在国际乐坛上争得了一席之地。
5、《洗衣歌》
作品简介:《洗衣歌》创作于1964年,是舞蹈《洗衣歌》的主题歌。由编导李俊琛作词,罗念一作曲。《洗衣歌》虽然只是一个歌舞节目,但她却以美妙的旋律,优美的舞蹈,描写了西藏老百姓争着为解放军洗衣这个极普通的生活场景,生动而深刻地刻画了解放军与西藏人民之间的鱼水深情,诠释了解放军在西藏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这样的历史画卷,是任何旧的时代,旧的军队所不可能拥有的。《洗衣歌》就是一曲解放军与藏族人民军民鱼水深情颂歌。周恩来总理曾经评价:洗衣歌是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好作品罗念一是受藏族人民欢迎的作曲家,是汉族入藏取得成果最突出者(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藏学家喜绕说:罗念一是汉藏和声第一人
(三) 作品实践:
    由学生来演唱他们熟悉的众歌曲,加深印象。
(四)课后作业:
  请列举你所知道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的众歌曲,并标明歌曲的体裁。(颂歌风格的众歌曲、进行曲风格的众歌曲、抒情性风格的众歌曲、民歌风格的众歌曲、表演唱歌曲等)
     
     
注:由于时间关系,对每一首音乐作品的听赏不一定全部听完,可根据歌曲的长短选择一段或两段欣赏。最后一首音乐作品及作品实践根据时间来定是否开展。
课后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