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明清小曲的起源与发展
作者:管谨义
来源:《当代音乐(上旬刊)》2017年第02
        [摘要]
        明清小曲系明清以来流行于我国城镇市民中,在各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歌曲形式的泛称。亦称为俗曲、时调、小唱、俚曲、杂曲等。内容主要反映明清时代城镇市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关键词]明清小曲;俗曲;各地民歌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刀剑如梦 周华健][HTSS]1007-2233201703-0017-04
        明朝,我国的封建社会已进入末期,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已开始出现。尤其是浪子回头歌词16世纪,即嘉靖、万历年间,明代的手工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如官营的冶铁业岁输已有七百八十余万斤;造船业十分发达,已能建造郑和下西洋用的长达四十丈、阔十八丈的大船;景德镇瓷器,官窑年产量已达四万四千三百余件。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
萌芽亦得到了发展,在南北方均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工厂作坊。随着工业的发达,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明初南京人口已有一百多万,城内铺行有一百多种;北京也有六十多万人口;其他大商业城市还有三十多座,都是人口稠密,繁荣异常,连较为偏远的太原也是欧阳震华电视剧大全i will remember you繁华富庶,不下江南
我们是党的好儿女
        明代工商业的发达、城市繁荣的结果,导致市民阶层力量的增长,以及市民意识的抬头。在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市场开始破坏封建主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政治方面,市民阶层开始和代表封建利益的官僚贵族发生冲突。在哲学方面,自正统(英宗,1436 年)以后,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哲学思想体系,强调个人良知的作用。打破了程朱理学的教条统治,发展成为王学左派,结合市民阶层的思想,成为明代中叶以后具有进步意义的哲学思想。该学派中的代表人物王艮则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平等思想,主张能爱人敬人,则人必爱我,而我身而安矣”“利己害人,人将报我,则我身不能保矣(《明史:王艮传》)。王学左派这种先进的哲学思想,成了公安派文学改良运动的哲学基础。公安派文学改良运动是明嘉靖、万历(16世纪中叶)以后,在文坛空前繁荣,各种文学形式争妍斗艳的形势下产生的。他们提出音乐病毒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进步口号。其代表袁宏道的诗和明末抒情小品,即是这种理论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