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飘飘的年代——曾经的校园民谣
校园民谣,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早已被写入历史,但如今的没落也不能否认它曾经的辉煌。提起这四个字,许多人闪出的念头便是“老狼”和“同桌的你”。或许那就是校园民谣的鼎盛时期的巅峰之作的其中之一。可对于生于九十年代的我们来说,在校园民谣无比闪耀的时候,我们还只是抓泥巴的小孩子,而我当我们认识了汉字与数字,知道了歌曲与画图,校园民谣却已经光芒不再。
说起校园民谣,不得不提老狼、高晓松、小柯这一些人。他们是大陆校园民谣的开创者,也正是他们把校园民谣推上的顶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校园民谣之风在台湾掀起,《外婆的澎湖湾》和《童年》等都成为那个时代的经典。素有华语流行乐教父之称的罗大佑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声名鹊起。在台湾盛行的几首歌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后,也就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内地乐坛以及校园民谣随之迎来了它解禁后的闪亮的日子。
弦子整容那个时期,内地乐坛正经历着“西北风”和“港台风”两场风暴的洗礼。西部粗犷豪放的音乐风格影响了几代人,港台风更是带来了内地人从未接触过的音乐风格和先锋歌手,不论是在视觉还是听觉上都是极大的冲击。校园民谣正式在这夹缝中扶摇直上。最开始的民谣还没有被商
业化,而是在各大高校广为传唱。郁冬、赵节等校园民谣的鼻祖,背着吉他,唱自己的歌,丰富了多少人的青春年华。那时的老狼还在与“青铜器”一起寻新的音乐道路,高晓松还在清华艺术团与流浪创作中抉择,小柯还在美国过着并不舒服的淘金的日子。几年后,几个知趣相投的人,一拍即合,拉开了校园民谣盛世的帷幕。
一直到九十年代初,以“校园民谣”命名的三张专辑的发行,让这个名字成为了当时社会上的热门语言,不仅火了其唱片发行公司广州大地,更火了高晓松和老狼。该系列专辑中的歌曲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青春》、《故事里的书》、《等人想在喝酒》、《那天》等都已成为所有学子所熟知的歌曲。只是悲哀的是,专辑中许多首次献声的歌手如金立、沈庆由此迎来事业高峰的同时很快便销声匿迹,后来也鲜有作品问世。或者说,他们就是为校园民谣而生,当这个时代过去了,他们也就退出了这个舞台。
有多少人在这期间脱颖而出,但却最终没有敌过时间。不知是因为他们信念不够坚持,还是这个世界太过残酷,新的事物总是能轻易夺走经典事物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最终让校园民谣的没落成为了不争的事实。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也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给那一代人留下了日后回忆美好青春的资源。
在老狼之后,又先后出现了朴树与许巍等歌手。朴树的《我去2000年》专辑中的《白桦林》、《那些花儿》等歌曲迅速在各大高校传唱开来,而他也成为了校园歌手中有机会上央视春晚的唯一一位。还是一样的风格,站在原地斜插着口袋一动不动,只是酷酷的在唱歌。这也许是中央台最大的容忍限度了,能接受这样一个有个性的歌手。而许多年后,当他《生如夏花》专辑发行时,我们再也见不到那个特立独行的朴树了,显然,他已经习惯了和媒体记者不知是几厢情愿的交流和矫情。
许巍,则是一个应该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记上重重一笔的名字。作为早期摇滚乐的代表人物,把它归为校园歌手似乎不妥,但一万人的学校里就有八千人喜欢他的作品应该是不可置否的,同时他身上特有的人文气质和书卷气也让人不得不相信他在校园民谣中的地位。从一开始的叛逆和愤世嫉俗到后来被主流音乐接受,他的名气增加了,人也有了些改变。但与朴树不同的是,他还是保持了以往的为人风格(尽管不可避免地他的音乐风格还是有了彻底的改变),鲜于在媒体上露面。越是不露面人们越喜欢,喜欢他就像喜欢王家卫,对多数人来讲。爱我中华 歌词
再到后来,就出现了水木年华和南合文斗。还记得刚上初中时,音乐老师教的第一首歌就
是水木年华的《在他乡》,后来也经常听到《一生有你》,还有前些年出来的网游的主打歌。可是直到零九年李健的传奇火了以后,我才知道,原来现在的水木年华并不是最初的水木年华。不管现在的水木年华是否仍穿梭在各地做活动,我个人认为,水木年华早已失去了它原先的味道,既包括它的歌也包括它的组合本身。细想一下,真正让人们记住了的歌也只有最初的那几首歌了。
再来说说南合文斗。其成员贾南与崔文斗,是名副其实的发小,从中学就是同班同学,只是大学不在一个学校。但在那个青春狂乱的年代,他们一直延续着他们相同的梦想。中学时代组过名噪一时的中学生乐队,大学时代则和许许多多如老狼等追求着音乐理想的人交流与畅谈。只是后来毕业后,两人都选择了两外的路。贾南拿到了经济学的学士学位,也到美国进过修,而崔文斗则选择了幕后,做过一些当红艺人的经纪人。知道零六年,两人才再次合体,发了一张名为《混了三十一年》的专辑。记得当时读高中的我是从某个风云排行榜上知道了《陪君醉笑三千场》这首歌,可是后来也没有他们的什么消息了。
孝琳本来认为,校园民谣在这里应该也就可以结束了,虽然还有许许多多里面的歌手没有提到。可却在百度百科上看到了还有一个未知篇,叙述了一些网络歌手的成名过程。而该文
作者也只是为了祭奠早已穷途末路的校园民谣。网络歌手红了又黑黑了又红、电影明星电视演员纷纷到歌坛玩一票、创作人才的匮乏、港台国际音乐对内地的冲击、国际五大唱片公司对大陆不怀好意的投资、国内唱片市场的混乱和不景气,校园民谣在此种环境下再也难以生存。最终,校园民谣退出了时代的舞台。
下面我将总结一下校园民谣的意义。
校园民谣,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作为记录着年轻人梦想与激情的音乐篇章,校园民谣,以真诚与纯洁为标志,给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留下了青春的证明与印迹。只是如今,这证明与印迹,却在商品大潮的滚滚红尘中,日渐变得模糊和遥远,我们,甚至很难听到一些旋律清新、富有校园味道的声音了。
校园民谣,属于音乐领域的一种特别现象。它的产生,与大陆原创音乐的流行及外来音乐的影响均有联系。在外来音乐的影响中,台湾校园歌曲的影响力最为直接与深远;在大陆原创音乐中,又以摇滚乐(崔健为代表)对校园歌曲的产生较有推动。此外,欧美流行音乐及中国民族音乐,均对校园民谣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这些经典歌曲因为易于传唱,且旋律舒缓而易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直到今天仍在大学
的校园广播里时时响起。至于民族音乐对校园民谣的影响,因为它是一种深沉的积淀,所以很难从歌曲中到直接的印证。它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潜藏在歌曲旋律及歌词内涵的最深层次。
    不可否认,校园民谣出现最初,让人们耳目一新。它强调了青春的易逝,透露出即将踏入成人世界的歌者对青春的回眸———青春依然真真切切,和一去不复返。这值得多少人去深思,去叹息!台湾著名的音乐人李宗盛曾经说过:“动听的歌好写,因为有方法、技术、技巧可以获得,而诚恳的歌难得。”
  最初,校园民谣能赢得人们的注视和喜爱,就因为它给了人们真诚、纯洁与温情。在四处充斥着商业气息的社会,这样的真诚实在是难能可贵的。然而,校园民谣毕竟由一批年龄相近、经历相仿、层次相同的青年体创作出来,因此它不可避免地陷入某一种风格,某一种特。在已经发行的所有校园歌曲中,朦胧、抒情、怀旧、感伤、犹豫、彷徨……是我们感受到的雷同的特征。于是,大批的校园歌曲,不经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都被运入商业机构进行炒作。结果,制作出来的都是风格雷同的简单制成品,极容易坏了听众的胃口。这时,校园民谣,自然而然就面临了自身生存的“危机”现象了。
歌手当打之年第九期歌单走过风雨二十年后,校园民谣终于也被其他元素所替代,而那白衣飘飘的年代也只存在于
杨幂为李易峰打过胎?人们的记忆中,或者说,只存在于特定的那一代人的记忆中。
爱了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