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遍京华第一人的郑少秋
猴年刚过,便有人预言:电视剧在大陆不会再有轰动效应了。北京的《皇城根儿》一炮未响,自我感觉甚好的《爱你没商量》大观众面前也贬褒不一。这时,《戏说乾隆》悄悄跃上荧屏。此时此刻,荧屏前的观众真有久旱逢雨之感,兴奋不必细说。
乾隆骑着“黑马”,将大腕云集的室内剧杀了个落花流水
因《戏说乾隆》而红遍京华的第一人,当然得说是“皇上”、“四爷”郑少秋。如果 说周润发的赌王老大形象堪称登峰造极的话,那么用儒雅清新来形容郑少秋的风流侠士形象则是最恰当不过的。举手投足,英姿勃发,回眸转顾,勾魂摄魄,郑少秋如今做起“皇上”,依然保留着“香帅”楚留香的侠骨柔情。经风破浪成天“打架”,却从不失手;身居皇位却依然放浪形骸,尽得风流;谁能发现他脸上那半个世纪的风霜?
两年前,郑少秋为拍戏在大陆奔波时,只有少数观众识得“香帅”尊容,如今“乾隆”云游于各省市电视台令无数老少影迷争相膜拜,难怪令不和同行生妒。
据说,该剧在台湾播出时,曾创下了当时最高的收视记录。有人报道,“当时由于人们赶路回
家看电视而开快车,竟使交通事故猛增;同时,使得电影院票房数额剧减。”这一增一减,都与“四爷”有直接关系。
音乐种子趁乾隆爷身价看涨,台湾飞腾电影事业有限公司见风使舵,顺水推舟,与北京电影制片厂电视剧部合作,续拍《戏说乾隆》40集,力求再创轰动效应。于是北影“一条街”先行成了记者和“乾隆迷”们追踪的热点。郑少秋重新换上了皇帝的新衣,而另外两名侠女则正在浙江的海宁和福建的湄州等着他。
不过,“皇上”现在暂时还不能一心一意地“泡妞儿”,他必须拿出相当大的精力来应付因“乾隆热”给剧组带来的巨大压力。几乎所有电视台和报刊的记者都蜂拥而至,都要抢“独家新闻”。热心的影迷更是打不散,轰不开。要签名、要合影的人数凑一块儿都能超过欧洲一些袖珍国家的人口总数了。“宝柱”是保不了他了。摄制组急忙搬来援兵,请北影厂的保安人员出面维持秩序。这些“卫兵”已有经验。一年前,《霸王别姬》剧组就由他们把关,才没放进一名大陆记者。哪怕你在大陆同行面前自认为所在的新闻单位多么至高无上,你仍然得碰一鼻子灰。这次据说就有某家电视台的记者被拒之门外而愤然得险些心脏病复发。
避开这股强劲热潮,三月下旬,我才去北影“一条街”。但“乾隆爷”已下江南,肯定是去海宁
与姜氏幽会了。终于等到北京春暖花开时,桃红柳绿地才把这“皇上”大人迎回来。但想和他挺认真地交谈却根本不可能。照例是被众记者包围,杂乱无章,七嘴八舌地胡问下去。郑少秋也只好做“是”或“不是”这样一些类似数选择题般的简单回答。更主要的是,他在拍摄 现场,随时随地都得到镜头亮相,“对不起,该我了,一会儿再谈。”他的这种话是讲得最多的。动辄甩开众人,矫健地迈入现场,一会儿又满面春风拔开众人,重新回到属于他的那个中心位置。香港影星还是有足够礼貌的,虽然他已对无休止的采访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但依然毫不吝惜地投给每个人微笑,竭力做出很乐意你继续发问的样子。偏偏咱们不少记者就当了真,一个劲地追问起现在的郑夫人官晶华女士状况。什么“她最爱你吗?”这一类废话。郑少秋点头,微笑,口中道:“是,很爱。”但紧接着就有人步步升级,“那你和'肥肥'沈殿霞的婚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彻底消除了吗?”这一次,没容场务传叫,郑少秋先文雅客气地一摆手:“对不起,一会儿再谈。”
“楚留香”与“开心果”肥肥的一场婚变,令港岛哗然
1947年,正是中国政治版图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适逢乱世,郑少秋在香港出生了。世代书香之家给他起的名字是-----郑创世。
创世辜负了长辈的希望,他不仅不思读书,而且还有“顽童”之称。但他对文艺却颇具兴趣,平日爱唱爱跳,舞弄棒,十几岁便到香港慕名的邵氏影业公司主管的南国戏馆受训。戏馆规模并不大,但名气却不小,不少著名演员从这个摇篮里出来的。那时,他的家境并不富裕。营养供应不足,因些长的又黑又瘦。在演员训练班中他是见习生,因为“顽”,领班都不愿带他。可是郑少秋就凭着一股“顽”劲。抓紧每一分钟学本事。为了演戏:他把南拳、柔道、空手道、少林武功都一一学过;为了演戏,他骑马、开车、游泳、唱歌什么都亲试一番。渐渐地,人们开始注意这个天资聪颖的小伙子了。
香港无线电视台开始向他招手。他不时地演个配角或者在综艺节目上偶尔露一下尊容。六十年代末期,香港正流行“时代曲”,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流行歌曲。郑少秋的嗓音从此得到了发挥,得到了承认,并给他带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天生的好嗓子再加上曲调、情感把握的准确。不久他就大红起来,并一发而不可收。到底为了电影和电视剧演唱过多少首主题歌或插曲,他自己早已记不清了。
“太多了。我记不起来了。但我在当时最想干的也还是拍戏。”他这样对观众记者讲。
由于他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由于他有不屈不挠的执着。20岁时,母亲替他与演艺界签了第
一个片约(当时 ,港府把21岁作为成年与未成的分界线)。
“四爷”的第一部时装片《黑煞星》和第一部古装片《血影红灯》只是他跨入影艺圈的两块基石。很快,他主演的武侠连续剧《书剑恩仇录》成了他的成名作。他所饰演的陈家洛成了港岛市民熟知的人物。其后,这位香港无线的电视台的看家小生又陆续参加拍摄了《倚天屠龙记》、《风流残剑云无痕》、《杜心五》、《新蜀山剑侠》等多部影视剧。
事业把他推向顶峰是在1982年4月,香港无线电视台根据古龙小说改编而成的武侠电视连续剧《楚留香传奇》一经播出,立即使港岛哗然,很快,韩国和台湾的观众也为之一振。郑少秋的儒雅潇洒,仙风侠骨加上打斗动作的惊险利落,内旷外疏,都使他更加魅力十足,神形悦目,令人惊叹,亦令人沉醉。极高的收视率使郑少秋如狂飚震撼了整整一代电视风俗。
同今天一样,郑少秋见好不收,又续演了《楚留香》的系列片。郑少秋在八十年代初期走进了港、台等地区的千家万户。影迷们对他喜爱到狂热的程度,并不亚于今天的北京女孩儿。1985年,大红大紫的郑少秋和香港金牌主持人“开心果”“肥肥”沈殿霞小成婚。沈小丢掉了自己的事业,心甘情愿鞍前马后地为丈夫料理拍片,演唱等 事情。她不再是大众的雨季开始了
杨丞琳微电影想幸福的人主持人而是丈夫的经纪人,后来还有了女儿郑欣宜。
但三年多的婚姻很快结束。另一个几乎是与沈殿霞同时出现的女人官晶华替代了沈女士的家庭主妇的位置。 刘烨结婚
八十年代末期,郑少秋的这场婚变导致了他声名的急速下降,尤其在传统观念还较强的台湾社会生活中。“负心汉”这个贬意词一度各郑少秋划了等号。即使他再潇洒英俊、风流倜傥,善良的岛民却无论如何不想再看这张“现代陈世美”的脸。郑少秋陷入了事业和名誉上的双重困境。
官晶华在成为郑太太之前,一直活跃在舞台银幕上。早在拍摄《楚留香传奇》时,他俩就认识了。郑少秋是主演,官小只是一名普通演员。在《京华烟云》中,官小饰演牛素云,从而缩短了两个人在事来上的悬殊距离。台北姑娘官晶华祖籍四川西康,而郑少秋祖籍广东。现在一个是台湾小,一位是香港男人,但俩人于1989年共同开始了新的生活。在台湾、香港两个地方都分别安了家。新婚的甜蜜在渐渐地冲淡前一轮婚姻留下的苦涩……
受冷落时不自卑,受崇拜时不轻狂,平平淡淡自风流
不久,《戏说乾隆》开始筹拍。
台湾飞腾电影公司制片人周令刚开始启用郑少秋时确实心存疑虑。台湾观众在感情上尚未原谅这上“负心汉”,由他担任主角会不会砸锅呢?
周令刚比郑少秋晚两年生于台湾。这位学新闻专科的记者材料却跳槽投身到电影界。从场记,助导,副导演直到制片。他28岁创办了飞腾电影公司,网罗了一批一流编导人才,拍摄了《欢颜》、《候鸟之爱》等30余部影片。其中有些曾在大陆放映过。因此,周令刚这位老板“冒着风险”把皇位给了郑少秋。
初到北京拍摄《戏说乾隆》时,我其实常常见到他。那时也有不少记者来剧组采访,但都把眼点放在了女主角赵雅芝身上。大陆人还不认识这个风流才子。现在回忆起来,郑少秋此刻和当初并无两样。受冷落时不自卑,受拥戴时也不乱方寸,不像一些大陆演员,才在一两部连续剧中“火”一点儿,就不知天高地厚地错把自己看成“大腕儿”,不过是拿年轻漂亮脸蛋多卖几具钱罢了。但自己就开始声称是一流演员,倘有朝一日落入二注就绝不死皮赖脸继续在影视圈里混。更有甚者,还宣布本人不再接受记者采访,一切由经纪人代理。是冒傻气还是毕竟属于小家碧玉,反正和郑少秋没法比。火到“乾隆爷”这份上,他仍然保持
着随和和谦虚,全无一点小人得志的轻狂,倒是让一些势利眼的记者深表惭愧和不安了,至少我就深为自己缺乏远见而后悔。《戏说乾隆》摄影棚和我跟的那个剧组只一墙之隔。我们在2号棚,他们则是在特大棚;后来,都凑到“大观园”景点拍戏时,他们在前院,我们是后院。一次偶然串组过去,郑少秋正演一段躲在墙外偷听的戏,走来走去,总一个动作。灯光工作悄声说:“这就是郑少秋,你怎么不知道呢?人家在外边可有名了。”
中午休息时,不少记者“忽”地一下子包围了赵雅芝,郑少秋毫不在意,很超脱地自行其事。今天,他大变了“行情”,自己也没先以“大腕儿”自居,仍表现出足够的冷静。拍戏和接待崇拜者时都明显地明了这一点。
前不久,剧组进了紫禁城,拍乾隆爷母亲皇太后祝寿的一场戏。有一个镜头其实很简单:有两排太监跑下台阶,口称:“皇上吉祥。”虽然中有几秒钟,但总有人演错。郑少秋一次次耐心地给这些众演员指点,叮嘱他们明确自己要站的位置,不要盯着镜头,不许笑。终于拍完这一条后,郑少秋马上过去看样片,满意地点头一笑,通过了。
40多岁还能成为大众情人,郑少秋令众多女影迷如醉如痴
我们是亲兄弟
郑少秋身高1.80米以上,剧组里都称呼他为“秋哥”,或亲昵地叫他“秋官”。每次我去北影,几乎都见秋官被“乾隆”迷们围着。其中有学生,有上班族,有远道客,也有回头客;有静立远观者,有要求签名者,有伺机合影者,也有专送礼品者。有位小把她与“乾隆”的合影放大几十倍,装在一个礼品袋里送给他;有几个中学生胆怯地送上几个礼品盒,说是亲手给“皇上”做的;有位老翁操南方口音,拉住秋官说起家常话,听得秋官如堕五里雾中,细问方知是某剧务的二舅。
无论是谁,郑少秋这个“大众情人”总是有求必应,尽可能满足对方要求他签名或留言的愿望,交还本子时还朝你微笑一下。若太忙则头不抬,手不停,机械地一本接一本像流水作业。有个女孩递过一张自己拍摄的郑少秋的照片让他题词。郑少秋眼睛一亮,晃晃手中笔略想两秒钟,然后一挥而就:红尘一笑与你共徘徊。
小时代演员表及照片鉴于众多大陆女性对郑少秋如醉如痴,郑少秋绝对把握好分寸,别让那些热情的良家妇妇误会。太太官晶华也放弃拍戏,干脆飞到老公身旁。官女士头带黑呢帽,身着红羽绒服飘然而至,立即犹如一盆冷水泼在影迷头上。不少女孩愤愤不平:郑少秋还应更漂亮的女人才对。官女士对此不以为然,既然她能和港岛上众多郑少秋的女性崇拜者友好相处,为
何不能与大陆影迷友好相处呢? 郑太太常出现在郑少秋左右,自然又给好事记者提供了话题。有记者问郑太太,拍《戏说乾隆》续集,据说制片人周令刚以每集片酬26万台币邀请,既然如此,为什么总盛传郑先生要拼命挣钱的说话?郑太太答道:“我们共有三个小孩,最小的才3岁,我们一家已办妥了移居加拿大的手续,所以,我们要同时向香港和加拿大缴纳所得税。他不拼命挣钱我们可怎么办呢?”看来,郑少秋这皇上当的没多大甜头。游山玩水、打架泡妞、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都不过云里雾里而已。在北京这段日子,他很快便发现北京卖的羽绒服比香港便宜了三倍,而香港和外国商品在北京出售却又高得惊人,这似乎足以证明了他不是那种一切撒手不管大松心的真龙天子命。郑太太透露:夫君从小家境贫寒,一切都是白手起家,两袖清风,经过多年苦干才熬到今日地步。于是,有人开玩笑道:“四爷是平民出身的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