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独奏曲《春江花月夜》
一、三弦独奏曲《春江花月夜》创编背景
很想讨厌你
《春江花月夜》是我国经典的传统器乐名曲。这首乐曲最早为琵琶曲,名为《夕阳箫鼓》,是一首琵琶大套文曲,在不同时期、流派又有《浔阳月夜》、《浔阳琵琶》等名称。三弦独奏曲《春江花月夜》是当代三弦艺术一代宗师李乙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由此经典名曲移植而来。
贝加尔湖畔《夕阳箫鼓》这一曲名最早见于清姚燮(1805-1864)著作《今乐考证》一书中,最早可见的乐谱是浦东派琵琶宗师鞠士林(约1736-1820)《闲叙幽音》(亦称《鞠士林琵琶谱》)的1860年抄本。可见此曲最迟于19世纪初就在江南地区流传,但曲作者已不可考。至1895年,李芳园(约1850-1899)在收编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改《夕阳箫鼓》曲名为《浔阳琵琶》,意为附会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对乐曲进行繁复加花处理,将原七段扩展为十段。
二十世纪初琵琶上海派宗师汪昱庭(1872-1951)更曲名为原《夕阳箫鼓》或《浔阳月夜》。并对李芳园的《浔阳琵琶》进行了较大的改编,去繁删节,使结构更精练紧凑,音乐更富有层次。从而使乐曲更易于民众欣赏、理解和演奏,也使得这一版本流传广泛,成为现今演奏者普遍采用的蓝本。
1923年,上海“大同乐会”改编汪昱庭先生的《浔阳月夜》为民乐合奏曲,并改名为《春江花月夜》,推
下一秒 张碧晨广至广大人民众,并深受民众喜爱,可谓是最广为人知的中国传统乐曲,成为被改编移植的热门曲目。在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春江花月夜》配以张若虚的同名诗作,以歌舞乐的形式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时至今日,这首乐曲被移植、改编为三弦独奏、古筝独奏、吉他独奏、钢琴独奏、琵琶古筝二重奏、民族管弦乐队、管乐五重奏等众多版本。
二、李乙先生《春江花月夜》的情感表达
对于《春江花月夜》一曲的主旨众说纷纭、见解各有不同,我个人将其从演奏版本因素归纳为两种:
一种是乐队或重奏版本的《春江花月夜》,乐曲整体效果显得更宏大、旋律更优美流畅、织体更丰厚,从表演者到听众,更多倾向于、也更便于表达一种、美景如画的情境。
海派甜心的所有歌曲另一种是独奏版本的《春江花月夜》,演奏者多倾向于借景抒情,挖掘乐曲更深层次含义,在对乐曲细节的不同处理上对听众进行更多的个人即时性的情感表达。乐曲旋律典雅优美,表达出一种伤今怀古的感慨之情。
玩易吉他
三弦宗师李乙先生为三弦独奏曲《春江花月夜》的改编及演奏曾亲临浔阳江畔采风考察。浔阳江即今长江流域九江一段,襟江带湖、背倚庐山,山川奇秀。自古乃鱼米之乡、商家云集的宝地,也是文人墨客聚集感怀悲秋、兵家必争之地。李乙先生认为:“《春江花月夜》一曲表现得并不是风光秀美、人
们悠然自得。而是鱼米之乡人民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哀号与残存的希望。乐曲名以《浔阳琵琶》最好,即以‘琵琶’这一手法表现浔阳江畔人民的悲欢离合。”李乙先生说:“乐曲给我什么感受,我就演奏什么,这样演奏乐曲才可能一气呵成。”这也就是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所说的:从音乐本源到音乐表达的真实情感。
倾尽天下 河图三、李乙先生移植三弦独奏曲《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点
当代三弦演奏家、教育家李乙先生是将三弦艺术搬上独奏舞台的第一人,是三弦艺术发展、甚至近代民族器乐发展的里程碑。李乙先生一直致力于开拓三弦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发掘和丰富三弦的音,让三弦音乐“唱起来”。他广泛吸收各家之长,借鉴中西表演艺术的精髓,在改编第一首三弦独奏曲《十八板》后,又成功改编并演出了根据琵琶曲《浔阳月夜》、《大浪淘沙》,古琴曲《平沙落雁》,小提琴《帕格尼尼练习曲》等多首中外经典名曲移植的三弦独奏曲,将当代三弦演奏和教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首三弦独奏曲《春江花月夜》正是体现了李乙先生审美与艺术追求的代表作之一。
笔者有幸向李乙先生学习《春江花月夜》一曲。以切身感受将李乙先生所移植演奏的三弦独奏曲《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点分情感、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从乐曲整体情感来看,李乙先生处理风格与汪派琵琶同流,风格质朴刚劲、以简御繁、不媚不俗。李
乙先生认为乐曲整体速度较快、流动性强、需要一气呵成。其中第五段和第八段更是充满戏剧性的张力,这两段的前半部分速度较缓,表现一种寻觅、彷徨的神情,“好像是在寻失散的亲人”;后半部分突快,“好像是一种绝望的呐喊和癫狂状态”。
从演奏技法角度看,李乙先生在《春江花月夜》一曲中借鉴了琵琶、古琴、小提琴的演奏法,为三弦拓展了大量技法,极大的丰富了三弦的音乐表现力。如琵琶的琶音、摭分(乐曲第八段),古琴的撞、吟猱(对于单音和细节的处理),小提琴的换把及指序(第六段高把位)等。还有借鉴于琵琶、古琴、古筝等乐器的同音异指在乐曲中多次出现。即连续的相同音用不同弦或不同手指进行演奏。在三弦上具体演奏法如谱例1:
谱例1
李乙先生所演奏的《春江花月夜》还具有一定的即兴性,如乐曲每段结尾音型都相同或相近。李乙先生在演奏时通过左右手技法、弦序和节奏的变化,使其反反复复却不尽相同,灵活巧妙。而在即兴中又有其规则在其中,又如每段结尾处的两个泛音,听似随性,但实为前个泛音为后半拍。唯独在谱例2中所示第七段结尾处的两个泛音为正拍起,是要严格区分开来的。
谱例2
从清代《夕阳箫鼓》到今天的《春江花月夜》,这一乐曲已历经了200年的历史岁月。其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我国近现代民族音乐发展的一个缩影。时至今日,它既完好的传承了乐曲原本的风貌,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枝叶繁盛。《春江花月夜》作为我们传统音乐的一块瑰宝,无疑是十分幸运的。乐曲移植者李乙先生对于三弦甚至民族传
统音乐的影响深远,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重要的是李乙先生从艺60年来对于艺术的感悟和孜孜不倦的追求。李乙先生所改编的三弦独奏曲《春江花月夜》是对《夕阳箫鼓》一曲的传承和发扬,是对三弦表演艺术深度的丰富与拓展,更是三弦艺术传承发扬的一块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