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高一第二学期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一课时)
    申小敏
工作单位    武安市第一中学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案例
节日欢歌王莹
学科
高中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四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设计者
申小敏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年级
高一
学期
第二学期
1、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2胡静个人资料、掌握比较法、朗读法、讨论法等常用的诗歌鉴赏方法。
3、分析词中诗人的形象。
dc是哪个明星准确把握词人复杂的心情。(即对“人生如梦”的理解)
1按照情境教学理论,利用多媒体,结合朗读法让学生感知、体会、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气势磅礴、恢弘高远的意境;
2通过比较法,明确宋词两派在用词、选材、意境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3通过了解写作背景和讨论探究的方法使学生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主要教学方法
诵读鉴赏法
讨论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
资源
音频朗读、导学案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课前三分钟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
咏史怀古诗歌一言以蔽之“千古兴亡多少事,叹人叹己叹人生”。 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长于议论精辟。)(板书课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学生感受歌词中的意境美
学生齐背《咏怀古迹》
由《滚滚长江东逝水》和《咏怀古迹》引出下面的怀古诗
补充:.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人。北宋中、晚期著名文学家。开北宋豪放词风。一生才气纵横,诗、词、文、书法都有很高造诣。“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四大家”。作品有《苏东坡集》、词有《东坡乐府》。
学生回忆,一生回答
学生齐读,熟记
多媒体出示,要求学生对苏轼有一个整体把握
播放《念奴娇 赤壁怀古》录音要求学生把握诗歌的诵读节奏(节奏感强烈:四字句 22  五字句23;六字句24),并更正读音
要求学生谈谈自己读完诗歌的整体感受,抽查三个组
1、学生小声跟读,之后学生自由读,
2、学生以组为单位派人谈看法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歌,体会词风
反复诵读,助学生理解诗歌
学生自由发言,整体感知诗歌,把握苏轼的词风——豪放、粗犷。
1提问:上阙侧重写景、叙事,你认为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多媒体出示:
所见:  大江东去  故垒西边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所想:  千古风流人物  三国周郎赤壁  一时多少豪杰
2、比较:长江赤壁之景固然有雄伟壮丽的一面,但也有平静优美的一面,为什么不写长江平静之景?
明确写景的作用:壮丽江山加上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平静之景难以激发豪情,与下片内容不协调。
男生齐读词的上阕,女生上阕中的意象,概括出意境——壮阔美丽。
全体学生思考,回答
通过寻意象,进入词人诗人描写的意境中
利用比较法,让学生明白词人选用素材的目的,向写作延伸——让学生明白写作中的素材前后是需要对应的。
王姬个人资料
1、面对壮丽的赤壁景观,作者依次生发了哪些怀古情思?
2王心凌睫毛弯弯在“多少豪杰”中作者主要写了哪个历史人物?有何特点?
(出示课件——周瑜和苏轼画像)
周瑜,风流儒雅(这里的“风流”是指年轻有为,气宇不凡,有才华;“儒雅”指镇定文雅),年少得志。
3赤壁之战中的英雄很多,作者为什么只写到周瑜,而不写如刘备、诸葛亮、孙权等等其他人呢?
作者没有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少了;作者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况且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 。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与前面的雄伟壮丽的景物不大协调,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只看好周瑜这一个风流潇洒、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明显,它可以很自然的使读者联想到作者自己,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男生读出上片与怀古有关的句子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一时多少豪杰。
指定小组朗读诗句: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学生分组谈谈刘备、诸葛亮、孙权的身份特点,归纳总结出选择周瑜的原因。
引导学生学会总结诗歌中人物形象分析。
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用典的自然贴切。
罗珊珊
出示课件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作背景的文字,出示问题:
自这首词问世以来,对“人生如梦”这句有许多的争论,有人说反映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也有人有不同的意见,你认为呢?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吧。
小结:“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词人仕途坎坷,壮志未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词中诗人的感情是有起伏变化的,开始激昂慷慨,后来惆怅失意,最后以酒祭江,内心趋于平静。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词中饱含诗人的情感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讨论加强学生的深度认识,提升诗歌鉴赏的感悟力。
背诵默写全词
在诵读中升华诗歌的感知
自我反思
主要特与创新之处
此教学设计在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指导,学会鉴赏诗歌,学会在作文中如何精当的选用合适的素材。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此教学设计中的写作延伸,如果运用不当,会致使学生在诗歌鉴赏中产生偏差,教师在讲解时要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