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曲《晓雾》之教学研究分析
作者:张露
来源:《祖国》2017年第08
        摘要:古筝曲《晓雾》由王中山老师创作于男人帮姚笛2006年,为古筝现代派代表作品之一。作品在曲式结构、演奏技巧、调式调性作品风格等方面与传统曲目均有着较大的区别。本文将从作品的曲式结构、技法分析等方面进行作品的教学研究分析。通过分析,不仅有助于全面而客观地理解现代派作品,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细致地进行作品的二度创作。
        关键词:古筝曲 《晓雾》 教学研究
        古筝独奏曲《晓雾》由王中山先生创作于烟火里的尘埃郁欢20063月。作品以巧妙的音乐结构、充满诗意的笔触充分展现了飘渺朦胧的北京晨雾之景。乐曲采用京腔、京调的音韵为主要创作素材,宫调式与徽调式交替为调式基础,以其起伏的旋律线条和梦幻的主题音调深得古筝学习者的喜爱。
黄澜
        一、曲式结构分析
        《晓雾》一曲的曲式结构为带变奏的多段联曲体,有四段加尾声组成。
        全曲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音乐素材:
        (一)
        连续的十六平节奏营造出温婉而静谧的朦胧晨景之意境,隐伏的主旋律片断加强了声部的立体感。
        (二)
        带有京腔韵味的主题音调通过对比、展开等三次变奏(a1a2a3),不断引申、丰富和巩固了贯穿全曲的音乐骨架。
        (三)
        采用1/81/4的京剧曲牌节拍,更添京腔韵味。此段插部素材共出现了三次,通过演奏技巧及节拍的改变塑造音乐形象。
郭品超主演的电影
        第一段主要围绕密集而流动的十六平节奏展开,在起伏的单旋律线条基础上加入上下二度的隐伏旋律,似薄雾飘动,似轻纱漫舞,仿佛晓雾笼罩下隐约的清晨美景。尤其是pmp的力度变化,更增加了晨雾由远及近的动感。第4小节由左手肉指弹奏的切分节奏的旋律,使和声更加饱满与立体。第7周兰君小节左手部分出现主题片断材料,左手与右手两声部形成的三声部迭加旋律中,需要通过不同音的把握将音乐层次变现出来。19-27张学友写给老婆的歌小节为简短的主题材料再现,采用京腔的音韵,主题音调在不同调性上两次出现后,通过连续四句上行强奏的短小乐句,使得情绪达到最高点,最终在低音的长摇指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