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山东民间乐器
—软弓胡
许铭
(济南大学音乐学院,济南250022)
【关键词1山东;软弓胡;传承
软弓胡是流传于山东西南部地区,荷泽、济宁、枣庄一带的一种戏曲曲艺伴奏乐器,因弓软毛松,弓毛比弓杆长而称之为“软弓胡”,又名"软弓京胡”“二股子”o软弓胡除弓子外,各部件的质料、规格及整体结构与京胡完全相同。
对于软弓胡传统民族乐器的理论研究和传承发展,目前资料匮乏,演奏资料也比较少,笔者通过在2019年《国家艺术基山东荷泽弦索乐人才培养》的学习与工作,参加相关专家赵登山老师和胡化山老师讲座之后,对软弓胡等荷泽弦索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即对胡老师进行了专访,对于软弓胡的传承与发展,软弓胡演奏专家胡老师说“之前最早的传承方式还是口传心授,后来是工尺谱到现在的简谱五线谱,传承与发展的工作,还需要你们这些感兴趣的专业的年轻人去多做一些。”软弓胡相关理论研究较少、创作匮乏、演奏人员老龄化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希望通过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使该乐器“鲜活”
的传承发展下去。
贾铁男一、软弓胡的历史渊源
据考证,软弓胡是在清乾隆王14年左右(1785),从蒙古传入中原的一种乐器.最早的软弓胡,琴杆短,琴筒小,发出的声音比较尖细,特有的“嘟噜”等和现在装饰音效果相似的演奏技巧。在民间主要作为戏曲伴奏和曲弦山东琴书的伴奏乐器,尤其在清乾隆年间京剧形成(徽班进京)之后,由于对唱腔伴奏的需要,软弓的弱点慢慢显现,在京胡师傅的不断改造后,软弓变为硬弓,伴奏京剧比“软弓”更快速、方便。
20世纪30年代,京剧空前盛行,京胡的制作的伴奏技艺也得到了繁荣和发展,而这时的软弓胡备受轻落,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一些独特的演奏技法、技巧功法濒临失传,流传在荷间的软弓胡,却在南派山东琴书和弦索乐的老艺人中间,被保留下来,一些演奏技法也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承下来,有关学习参考的文字资料少之又少。
不知道你现在好不好是什么歌20世纪80年代,宋彩田老师在继承鲁南、鲁西南民乐合奏《百鸟朝凤》精华的基础上,模仿喷呐的演奏风格,在定弦中大胆创新,创作了同名的极富特的民间器乐曲。田山老师的《鸟叫虫鸣》被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发现后,随其出访了几个国家,使国内外更多的人认识了软弓胡。2016年举办金胡奖比赛及展演,胡化山老师演奏的作品《抬花轿》揽获2016“金胡琴奖”胡琴小型作品展演优秀作品奖、
优秀演奏奖和最佳原生态奖,赢得了众多专家及爱好者的赞赏,到目前为止吸引了不少爱好者前来学习。目前在香港及多个地方演出,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音乐公开课》中,陈华老师说:”十五年没听过这个声音。”可见其乐器稀少、演奏人才匮乏。
二、软弓胡的技法特征
软弓胡的演奏风格诙谐、俏皮,其音高、亮,富有穿透力。在演奏上,不经常按照曲谱演奏,“嘟噜”等装饰音的独特运用,常常做轻松谐谑的装饰乐器游离于旋律之外,会伴随乐曲风格和演奏者心情发生变化,也给正常的记谱工作,增加了不少的难度,是软弓胡弓子的特殊性决定的。软弓胡作为山东琴书经典伴奏乐器,其经典拉奏曲目为弦索乐的《碰A板》《海丽花》《混江龙》《抬花轿》《百鸟朝凤》《鸟语虫鸣》等。
演奏最具特的弓法的“嘟噜”,即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装饰音,和喷呐的花舌效果如出一辙。其可以分为短“嘟噜”、半弓“嘟噜”和满弓(长)“嘟噜”,“嘟噜”弓法可以模仿能模仿自然界的鸟叫虫鸣、喷呐等乐器、戏曲唱腔等人物角的声音等,模仿花旦。
软弓胡的定弦分为五度定弦(6—3、7-#4)和四度定弦(3—6、2—5、7—3),也有一些老艺术家唱工尺谱。五度定弦多为伴奏琴书和弦索乐的演奏,四度定弦多演奏独奏曲,例如《白鸟朝凤》《抬花轿》o软弓胡的演奏技巧为右手单独指法控制弓毛拉奏,拇指、食指像二胡及其他弦乐一样控制弓杆,韩载锡
中指无名指负责控制弓毛,小指指甲部位向外下方用力压撑弓毛,使弓毛收紧琴筒的右端,控制弦,加强弦与弓毛的摩擦力,发出类似“嘟噜”的声音。其主要姿势动作与二胡、京胡技法大致相同,因其弓毛较软,因此不受控制,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由软弓改为硬弓京胡或者二胡的原因,伴奏京剧等快节奏的乐曲。
因为需要经常换弓,软弓胡要求演奏者会制作弓子,据考证,软弓胡刚开始是C形弓,到后来为大弧形到现在的形状,其选材一般为马尾,弓毛的粗细约为90-100根马尾。g弦的咏叹调
三、软弓胡的传承保护苏志燮女友
我国地方传统音乐表现了我国各个地方的历史传统、地理风情、民风民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传统音乐经过历史的沉淀,流传下来的都是艺术精品,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地方高校的学习与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感受与鉴赏美的能力,训练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反映了当地的民风民俗,蕴含着朴素的民族情感,非常容易被学生们所接受。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通过对传统音乐文化特别是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对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软弓胡是我国宝贵的民间音乐文化遗产,需要更多人、更多专业学者和爱好者以更多的责任和努力在理论研究、创作实践、演奏技术等方面将其更好的继承与保护,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义务,推动
方俊个人资料我们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研究,从而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口
活力2019•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