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分析
作者:张君忠
动漫h推荐
来源:《艺术评论》 2015年第8期
    张君忠
    艺术的发展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活跃的一段时期。为了创作出具有中国气息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国音乐家一直在探索适合中华民族的钢琴音乐风格。理解新时期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的历程和基本特征,对于我们思考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具有很大的启发。
    一、改革开放以来钢琴音乐创作基本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音乐界充满了清新自由的氛围。新时期音乐创作理念和风格都发生了变化,艺术家不断寻求钢琴音乐的民族性,创作热情空前活跃,开始了全面、广泛的创作实践。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涌现了大量各类题材的作品,如汪立三的《梦天》,储望华的《新疆随想曲》,王建中的《彩云追月》,罗忠铬的《钢琴曲三首》,朱践耳的《云南民歌五首》,
怀旧老歌
宛如一梦夏良的《西双版纳风情》,刘敦南的钢琴协奏曲《山林》等。这些作品有的是在民族音乐音调的基础上改编的,有的是运用十二音技法、无调性等现代技术创作的,还有的是作曲家运用自创技法写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钢琴音乐的神韵。
    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夕相比,新时期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呈现出新面貌。首先,钢琴作曲家创作的思维出现了转变。作曲家从以前单一的改编曲创作演变为多元的创作模式,主体意识显著增强,他们更加关注作品的内涵。其次,钢琴音乐创作对民族的理解更加透彻。钢琴音乐创作更加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根本问题,不再简单地采用民歌旋律附加和声织体的手法,作曲家在运用现代技法与传统五声音阶相结合来表现民族精神方面已达到了很高成就。再次,钢琴创作的手法更加丰富。一些作曲家在创作中大胆探索,勇于开辟新出路,他们通过创作来反映新的精神状态,进而引发社会的思考。似是故人来 歌词>豆芽菜的爱
讲不出的告别    二、改革开放以来钢琴音乐创作的特征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回顾可以发现,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并显现出独有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