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2、通过《牧歌》的欣赏,拓展学生对原民歌的理解范围,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牧歌》的旋律永远流淌在学生的心中。
    3、充分了解内蒙古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感受原民歌和无伴奏合唱形式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friend baby教学重点:
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把握《牧歌》歌曲的特点。
                                                                                                                                     
教学难点:
    充分了解内蒙古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感受原民歌和无伴奏合唱形式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教具:多媒体 弦律线卡片
教材分析
《牧歌》流传于东蒙昭乌达盟的一首蒙古族民歌。歌词原为:蓝蓝的天空上飘着那白云,白云的下面盖着雪白的羊。羊好像是斑斑的白银,撒在草原上多么爱煞人!在短短的四句淳朴而形象的歌词中,却溶进了如此诗情画意。旋律具有内蒙古民歌中优美、抒情、高亢、悠扬的特点,加上舒展、悠长的节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美丽富饶的草原一派迷人景,也抒发了内蒙古人民对自己家乡深沉真挚的恋情。歌曲是由两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结构。第一乐句的旋律处在较高音区,以“suo”音为中心上下回旋,作波浪形进行,仿佛是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第二乐句是上句的下五度自由模进,以“do”音为中心,旋律低回婉转,犹如撒在草原上斑斑如银的羊。
作者瞿希贤根据海默的词,把这首民歌改编成无伴奏合唱曲,使优美的民歌形象更加丰满,
彩更为丰富。不同音的声部交替出现,互相呼应,加上浓郁和谐的和声效果,使音乐的内涵更为充实,意境得到升华。由于这首无伴奏合唱较原民歌更加丰富、优美动听,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并成为无伴奏合唱的珍品。在欣赏民歌版本的时候,通过哼唱旋律,勾画歌曲旋律线,学唱歌曲等方法,对民歌有一个更深的了解,也为无伴奏合唱的欣赏奠定基础。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运用《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学生的听、唱、看、感受、体验、创作让学生充分享受到音乐的美,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精神,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东方神起catch me
fiction beast一、 组织教学
听曲进入教室,播放歌曲《天堂》,媒体展示广阔的大草原。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感受草原和蒙古民歌的魅力。也让学生投入到我所创设的音乐情境之中。
二、 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5分钟
1、师: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生:56)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廖昌永
师:你们知道有哪些民族?(生:黎族、壮族、白族、维吾尔族、藏族。。。。)
2、师: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音乐,刚才老师在大家进入教室的时候, 播放了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大家再来听听。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生:。。。)
媒体出示,总结:这首歌曲是蒙古族民歌《天堂》,由蒙古族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
3、师:有谁能介绍一下这个民族?(学生自由说)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蒙古族以“马背上的民族”而著称,在辽阔的草原上,他们逐水草而居,牧羊生息,创造了辉煌的草原文化。老师也收集一些有关蒙古族风土人情的资料,我
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从蒙古族音乐入手,在欣赏歌曲之前先对蒙古族的文化有一个了解,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也为歌曲的欣赏奠定基础。
三、 欣赏乐曲《牧歌》  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师:蒙古族生活在茫茫的大草原上,翠绿的草地,奔跑的羊。他们生活的环境是这样美丽,我记得有一首歌曲就是这样来描写的,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1、 欣赏民歌《牧歌》,课件展示美丽草原的图片。    4分钟
提问:歌曲的速度?情绪?
回答:速度缓慢,曲调悠长,抒情。
出示歌谱。用la轻声哼唱歌曲旋律。(1—2遍)  2分钟
2、 分两组画一画歌曲旋律线            3分钟
总结:旋律宽广,第一个乐句的音比较高,围绕sol上行,第二个乐句的音比较低,围绕do下行
3、 有感情学念歌词                  2分钟
提问:歌词与旋律之间的关系?
总结:上句:蓝天白云 —— 音高
      下句:绿草羊许晴只有一个头吗 ----  音平
  5、师:内蒙民歌大体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这首《牧歌》曲调悠扬,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是一首典型的长调。
6、让我们跟着音乐来轻轻地唱唱吧            3分钟
师:“我们听了《牧歌》,也唱了《牧歌》,你们知道什么叫‘牧歌’吗?”
7、介绍“牧歌”:
十四世纪发源于意大利,是一种声乐体裁。我国民歌中的牧歌属于山歌性质,是牧民放牧时唱的歌,内容多为赞美劳动、歌颂家乡和抒发情感。(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民歌《牧歌》是无伴奏合唱《牧歌》的原型,对它的认真欣赏,有助于学生更好掌握合唱版本。
四、 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苦咖啡 汤潮
师: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首《牧歌》,同学们听听看和刚才的那首《牧歌》有什么相同的和不一样的?
1、 完整欣赏无伴奏《牧歌》                      5
回答:相同点:主旋律基本相同;表达的情绪,速度,节奏。。。。。
不同点:演唱形式是无伴奏合唱;歌词不同。
2、介绍无伴奏合唱:这种只用人声歌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声乐演唱形式,就叫无伴奏合唱。
小结:作曲家瞿希贤根据诗人海默的词,把这首民歌改编为无伴奏合唱曲,使这首优美的民歌形象更加丰满,彩更为丰富。
3、同学们能听到几个声部呢?(生:女高、女低、男高、男低)  3
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四个声部组成的。
  师: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
      女高——天空的云
      女低——广阔的天空
      男高——洁白的羊
      男低——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4、 同学们更喜欢哪一首《牧歌》呢?为什么?(生:更能显出草原的宽广,音空旷优美)
师:下面,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四个声部的和声美。    5
5、 再次欣赏歌曲
设问:歌曲的引子和结尾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