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之家》2018年第12期  总第276期
周韵姜文
45
音乐研究
论筝乐《幻想曲》创作技法中的民族元素
周天蓝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安以轩产后首现身
作者简介:周天蓝(1993-),女,湖南益阳人,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2016教育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科教学。
【摘 要】《幻想曲》是王建民先生创作的极具影响力的一首古筝曲。作品以云南苗族民歌作为素材,用打破传统的作曲方式与演奏技巧,还原了梦幻、惬意、活跃的苗寨生活。该作品既保留了一些传统筝乐的音乐元素,同时在作曲与演奏技法上也有大胆创新。正因搭载着独特的创新思维与全新的演奏技法,使得《幻想曲》的音婉转悠扬,技巧灵动多变,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享受,同时更加推动了现代筝乐的发展。
【关键词】创作技法;现代筝乐;特征;影响
中图分类号:J63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2-0045-02周杰伦无与伦比
古筝曲《幻想曲》是著名作曲家王建民先生在1989年创作的,它是一首具有云贵地区音乐风格的古筝独奏曲,也是王建民先生一系列筝乐创作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在作曲方面,该作品不再局限于古筝乐曲传统的五声音阶定弦,而是选用了云南地区极有特的民歌音调与节奏作为素材。在演奏方面,这首作品更是加入了一些拍打琴弦、敲击琴板的技法,使得作品节奏灵动有感染力,同时这些全新的演奏技法也极大地拓展了现代筝乐的艺术空间。王建民先生在创作中,既保留了一些传统筝乐的音乐元素,在作曲与演奏技法上也有大胆创新。正是因为作曲家秉承着“推陈出新”的创作理念,才使得该作品与众多优秀作品一起打开了现代筝乐的大门。
一、苗族民歌元素在《幻想曲》中的运用
苗族民歌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音乐发展上较为重要的分支,《幻想曲》以苗族民歌音乐“飞歌”为题材进行创作。该作品既以苗歌音调为素材,又将这些整体乐思加以整合,发展了苗歌音乐元素,拓宽了传统的古筝演奏技法。坚持原素材,发展新素材,这正是《幻想曲》创作的思维模式。风流finale
(一)调式音阶苗族民歌是中国音乐文化极为重要的分支,而“徵羽宫商角”是苗族民歌流传最为广泛
的五声音阶调式,这种调式音阶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作曲家王建民先生正是运用了苗族民歌传统的五声调式音阶进行创新与拓展,加入了现代音乐的变音偏音,形成了既带有民族风情又不失现代筝乐风格的特弦序。
小薇你在何方(二)声部织体。在《幻想曲》中,苗族男女在对唱中形成了多声部织体的音乐结构。例如《幻想曲》如歌的慢板这一部分中的第9小节至第12小节,就是多声部织体的体现。这种恰到好处的卡农手法的运用,体现了一唱一和的呼应,在左右手灵巧配合下,赋予作品灵动的生命力与可唱性。
(三)曲式结构。筝曲《幻想曲》是一首以中部为插部且带有尾声的三部曲式作品。整首作品由散板、如歌的慢板、活泼的快板、激扬的广板四个部分构成。作品的第一部分散板即引子,由两个乐句构成,简单松散但不拖沓。作者巧妙运用了两组琶音来担任整首作品开场的重头戏,使得作品一开始便具有优雅梦幻、细腻干净的风格。
作品的第二部分即如歌的慢板共分有四个乐段。第一乐段在右手细腻的长摇中展开,加入左手同音反复拨弦中音区的1,使得该部分如歌般的悠扬抒情。在演奏第一乐段慢板时,节奏应随乐曲情绪的走向相应改变,不局限于拖沓的左手拨弦,也不束缚于右手规定的节奏,自由变换以呈现静谧、梦幻的意境。
陈德容离婚
第二乐段较第一乐段在情感上更为轻盈活泼,运用了双手的复调,使得左右手一唱一和,将该段推向
了更为成熟的高潮。第三乐段来到了如歌的慢板层次感递进的最高潮部分,此时右手的摇指应连贯细腻、拖劈弹性有力,使得音乐在听觉上更加诚恳、执着。第四乐段又在右手的长摇中回归到柔和静谧的意境,在一组琶音中含蓄结束了该部分音乐。
作品的第三部分即活泼的快板,是整首作品最具表现力的一段。进入时是一段低音热烈的小快板,彷佛充满号召性的锣鼓,使得乐曲的主题呼之欲出。接着,通过敲击琴码、拍打琴板来模仿少数民族乐器的音响与节奏,使得作品由如歌的慢板的歌唱性转换成了活泼的快板的律动性。
当作品进行到第157小节时,调性转为F 大调,随后在第176小节又将调性转为降B 大调,最后回归到主调D 大调上。通常的转调都要依靠移动琴码来获得,但王建民先生巧妙运用作品一开始定弦所设计加入的变化来自然过渡转调,这也体现了作曲家成熟的技艺。三次转调,音乐的灵魂与精髓始终围绕着主要乐思来进行,最后完美回归原调,使得该部分乐曲完整统一、层次感鲜明。
二、传统的古筝演奏技法在《幻想曲》中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