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会城典故
 新会的会城古称冈州,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据史料记载,冈州于明朝天顺六年倚马山、象山用灰砂夯筑护城墙,全长6800米,高7.2米(现仍残存42米,高4米至5房祖名愿你三冬暖是什么歌米);又花银2万多两,用了一年时间,开通河道近心愿 四个女生 歌词10公里。当时冈州有8个城门和三个水关,为全省仅次于广州城的第二大城。会城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其中有不少典故鲜为人知。
 1、会城的四大家族
    旧时会城流行一句俗谚:何、刘、许、莫,没人敢戮;戮亲给何柴落。这句俗谚前半句写了会城的四大家族,最大的是尚书坊的姓,然后是五显冲的姓、南边塘的姓、南门头的姓。是用手肘撞,戮亲是广东方言,意思是用力去撞。何柴指做燃料用的硬柴,是用力敲打,何柴落就是用何柴打。这句俗谚说明当时会城四大家族的封建势力很大,无人敢碰他一下。
    何氏家族势力最大,是因为何族祖先何熊祥曾官至尚书。何熊祥生于明末隆庆元年(1567
年),22岁中举人,乡人把他居住的新开窖改名为新魁窖一番绮丽な私を”是考了第一的意思。后来他迁居大路里,官至翰林,乡人又把大路里改名为翰林里。他为官清正、刚直不阿,很有政声,官运亨通,做了御史,又升吏部尚书。又因当时有几个尚书职位空缺,在未有新任到职之前,均由何熊祥暂行兼署,故有六部尚书何熊祥之雅称。他在任职期间屡屡上疏言事得到皇帝允准,又身在南京掌握政事,于是又有一柱擎天的美誉。
    新会出了个何尚书,他住的那条里自然又改名为尚书坊了。
2、尚书坊灯笼——何苦(府)
    生僻字简谱会城有条老街,名叫尚志坊。尚志坊原名叫尚书坊。提起尚书坊,会城老一辈的居民很自然想到一句歇后语:尚书坊灯笼何苦。
    这句歇后语的何苦何府的谐音。何府在几百年前是个庞大的封建大家族,何家祖先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六部尚书何熊祥。据说何氏家族有6千多人,仅祠堂就有20多间,其中最大的叫文懿家庙文懿是何熊祥76岁去世后明朝崇桢皇帝封他的谥号,文懿家庙是何熊祥的大祠堂,地址就是现在实验小学所在地。这些祠堂一律坐北向南排列在街内。
尚书坊东门的门楼上,经常挂着两个大灯笼,灯笼上写着何府二字。何府蕴涵着何熊祥当年的威势,可是又与何苦谐音,于是产生了尚书坊灯笼何苦这句远近闻名的歇后语,一直流传至今。
 3、保龙脉,兴建阖邑书院
    会城钟灵毓秀,名人辈出,据说有风水先生看到圭峰山的龙脉经过会城,断定新会是卧虎藏龙之地。后来又有风水先生到了圭峰山的龙脉,还将县衙建在龙脉上。新会的旧县衙所在地,就是现在新会一中的书院区,位于会城知政路北端。
    民国初年,袁世凯为了筹集军费,要求各地变卖公产。当时的新会县知事(县长)蔡国英借口县衙破旧,决定把县衙变卖,自己搬到参将衙门办公。新会要变卖衙门这块风水宝地的消息传出去后,开平的余姓大族马上准备竞投这块地,还准备用它来建造祖祠。如果会城的风水宝地被开平余族占做祖祠,就会严重影响新会人的子孙后代。新会人大为紧张,为了保住龙脉,一些头面人物四处活动说情、筹款,决心不让外县人占了新会的风水。各地乡民经过一番努力,终于筹足资金投得这块风水宝地,并且决定在这里兴建一间书院,为新会培养人才,使各乡各姓的子孙都能得益。从1918年动工到1927年落成,前后
经过10年时间才建成这座书院。由于书院是各个氏族出资合建的,所以名为阖邑书院。阖邑书院又叫新会书院,是新会有名的建筑物,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三进两廊贯通,面宽32米,深110米,平面结构为16橱,面阔5间,进深3间,高14米。整座建筑以精深的砖雕、石雕、灰雕、木雕和石湾工艺陶瓷装饰而闻名。解放后,新会书院改为新会一中,并且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半个世纪以来,新会一中几经修建扩建都十分重视保存这座文物。现在新会一中的校舍书院区就是原来的新会书院。
4文明书局办新会第一张报纸
    民国初年,大新街有间文明书局,在今新华书店的地方,是何琴樵(当时何家大塘蕴华学堂的老师)约好友施见三、郑德如(中医)合办的。书局主要是办报纸,由何、施编辑,郑负责发行,报纸名为《醒报》,是新会第一张日报。书局除了印报纸之外,还编印一些初级读物,如《简明珠算》、《趣味诗歌》、《解字善本》等,很受人民欢迎,远销至广州、上海。其中有一本《应世杂文》,内容介绍婚表礼仪、公文程式、买卖契据、商业广告、交际仪式及日常生活的应用文,一版再版,不断补充,修改,后改名为《应世万有文》。文明书局还代印本地学者文集、诗集等,还在1930年增版《圭峰古迹考》,保存了一批社会历史文献。
 5叙宾亭是会城最早的茶楼
    旧时会城流行一句俗语:人生勿近何安兴,识饮识食叙宾亭。叙宾亭是宣统年间会城最早的又是最有名的茶楼,位于旧冈城酒家附近,李淡愚提额盆允城中第一楼盆允是新会古名)
    叙宾亭高三层,老板经营有方,生意兴隆。据说这茶楼有三招:水、点、雅。是注重山水名茶中的,泡茶用的水,必须是炼丹井或惠泉井的水。是注重名师美点中的,点心必须经名师精制,且常吃常新。是注重环境幽雅中的,茶楼装修古古香,墙上挂满字画,环境高雅。当时的名人莫剑秋为叙宾亭作联曰:高处不胜寒,更上一层,纵观玉宇琼楼,今夕可谈风月;人生此行乐,同说万古,遥指圭云崖南,闲愁尽付沧桑。
 6陶鲁旧居改作冈州中学
    morrissey据志书载:明代的县丞陶鲁住在大新街原新会市府所在地。明天顺六年(1462年)春,广西农民起义军进攻新会。陶鲁组织州书院,民国时改名为冈州中学。冈州中学曾两次得
到海外华侨捐赠修建,校长李淡愚为筹集资金建校作出很大贡献。解勇敢军保卫了新会,为明朝立了功。清乾隆17年,陶鲁的子孙献出旧居作冈放后冈州中学迁出,改作新会县人
民政府。
 7、会城流行的方言对联
  会城近广州,知识分子多与外地人来往,都会讲广州话。广州方言生动、形象而且大众化。旧时读书人喜欢吟诗作对,往往把广州方言融入对联,作出雅俗兼备、妙趣横生的方言对联,读了忍俊不禁。如过去在会城比较流行的方言对联:
一拳打出眼火,
对面睇见牙烟。
四面云山谁作主?
一头雾水不知宗!
狗仔煨浓,巧笑倩兮穿黑服;
虾公蒸熟,鞠躬如也着红袍。
水手落水,水鬼拉住水手手;
火头吹火,火星飞上火头头。
三间大屋间间间,
九横长梯横横横。
立刻提拿三只手,
几时失过一条毛。
    这些方言对联通俗、生动、形象,接近民众,反映平民生活,民众喜闻乐见,广为流传。
    据说这些方言对联有不少是会城李淡愚所作。李淡愚,新会文化名人,清末民初,曾任
平山小学校长、冈州中学校长。他年轻时,曾在擅长对联的吴铁梅老师门下读书,他作方言对联别具一格,有广东方言联语之祖之誉,被称为谐联圣手粤语联师。他的方言对联,还常常带着一个小故事。
    、有一年的春节期间,他的同窗好友林文聪来到李淡愚家,两人在园子里一棵梧桐树下煮酒论文。李家的几个小孩穿着新衣新鞋正在梧桐树下玩耍。梧桐树上果实累累,一小孩拿来棍棒把桐子击落,其他小孩则在地上高兴地争着拾桐子,玩得很开心。林文聪突发奇想,要考李淡愚的才华,便以桐树为内容出上联: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他要李淡愚对下联。李淡愚看见一个小孩穿着大人的新鞋,手捧桐子乐呵呵地跑过来,便随口对下联:
孩儿穿鞋儿,鞋儿宽,孩儿欢。
两人合作一副对联十分工整,不禁哈哈大笑。
  、李淡愚的方言对联大多针砭时弊。有一次,他看见新会城东的财神庙挤满了拜佛求财的人,于是他作了一联以菩萨的口吻来教训那些愚昧的人们:
颇有几分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做半点事,朝来拜,暮来拜,叫我如何?
    、李淡愚有个朋友因吸食而身亡,死后仍负债累累。他感慨万千,痛恨害人,作了一副长联,借挽亡友来声讨的毒害:
五百两烟泥,赊来手中。价高货美喜洋洋,兴致无穷。看粤夸黑土,楚重红脂,黔尚青山,滇崇白水,估成辨,不妨请客闲评。趁火旺炉,煮了鱼睛蟹眼,达更长夜永,安排雪藕冰桃,莫辜负四棱响斗,万字香盘,九节烟,三镶玉嘴。
数万金家产,忘却心头。瘾发神疲,叹夕夕家山何用?想名类芭菰膏珍福寿,积传莺票,花号芙蓉,横枕开灯,足尽平生之乐。朝吹暮吸,那怕他日烈风寒,任妻怨子啼,装作天聋地哑,只剩得几寸灰发,半肩瘦膊,两行酸泪,一把枯骸。
  、国民党时代的公安局,维护地主恶霸的利益而欺压平民百姓,假公利己,人民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伸。李淡愚对国民党的公安局恨之入骨,他出于义愤,又作了痛斥国民党公安局的方言对联:
衮衮诸公,牛公马公,公然办公,公心何在?公道何存?那项假公非利己?
堂堂当局,左局右局,局了又局,局内者甘,局外者苦,几时结局不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