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响”一词的界定:在理论研究和实际使用中,音响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音响泛指广播、电视、电影及舞台剧中的一切声音形态;
狭义的音响仅指广播、电视、电影及舞台剧作品中的自然音响,即除了有声语言和音乐之外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产生的声音形式。
在影视艺术中,除语言音响及音乐音响之外的一切自然界及人类活动产生的声音统称“音响”。
人耳对声音时空属性的感觉
声源方位感,是听觉器官对声音的音高、音强、音、音长感觉之外的又一个感觉要素,涉及到复杂的生理学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它包括:
方位感——在空间移动的声波能使人们清楚地判断出声源物体的前后左右的具体方位。
keep your head down
距离感——声波的振幅、音等的变化能够使人们比较准确地判断声源物体的远近距离。
运动感——根据声波在时间维的连续性和在空间维的方向性,听觉器官可以辨认出物体自身运动,特别是物体方位移动的过程。
声像感——音响的组合可以使人们听出声源物体规模大小。
层次感——现场多种声音会同时传入人耳,但由于声源物体的振率不同,彼此远近距离不同,自然会在人的听觉器官中形成远、近和高、低不同层次的音响感觉。
声源方位感机理
(1)耳壳效应
古典心理声学认为,人对声源感觉主要依靠双耳听音差别,称为双耳效应。
通过双耳对声音强弱差别的感觉,可以判断声音来向、产生立体声感。
近年来,专家发现单耳丧事听力的人,仍有声源方位判断能力,于是提出了耳壳效应这个新理论,使声源方位感理论更趋于完善。
耳壳效应对4—20kHz的频段有效。
潘之琳耳壳效应对判断来自听音人背后的声音也有效。
双耳效应
双耳效应的原理认为:由于双耳位置在头部两侧,假如声源处于人的正前方的中轴线,则声音到达双耳的时间、声强级和相位是一样的;假如声源偏离听音人正前方的中轴线,则声音到达两耳的距离不等,因此,声音到达两耳会出现时间差和相位差。同时,因为一侧耳朵出现遮蔽效应因而两耳之间出现声级差、音差。
声源方位感是先天就具备的生理功能,然而声源方位的宽度、深度及一切与数学模式相联系的感觉,则与一个人后天的经验有关。
A、时间差、相位差
双耳效应借以定位的原理是时间差、相位差、声级差、音差。
时间差主要是指声音刚到双耳瞬间的先后差异。
一个连续的声音,虽然到达双耳也存在时间差,但是因为达到同一只耳朵的后续声掩盖了
前面的声音,使时间差变得不明显。
张悬时间差与声源的频率无关,但相位差同声源的频率有关。当一个声音到达双耳,在两耳之间出现时间差的同时,亦必然出现相位差。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相位差是声源方位感的信息之一。
B、声级差、音差
声级差指声波到达两耳时出现不同的声强。
形成声强差的主要原因是遮蔽效应。
前进中的声波如遇到几何尺寸等于或大于声波长的障碍物,会发生遮蔽效应。
对声级差起重要作用的是高频声,因为高频声波不能绕过听者头部,所以处于声阴影区的那只耳朵比能够听到直达声的那只耳朵,声强级产生差异。
遮蔽效应对音级差产生作用的同时,必然对音差发生作用。音差是高频信号声级差的另一种反映。
音差的形成主要是那些基频在60Hz以上的复合音声源,因为60Hz以下的声音高次谐波波长较大,遇到头部尺寸的障碍并不产生遮蔽效应。
C、梳状效应
D、时间差和声级差的组合
双耳效应所产生的各种差别,对声源方位感都可以单独发生作用。在它们相互结合时,则产生综合作用。如果它们的作用相反,那么就相互抵消。
E、声源深度感
声源深度是听音人与声源之间的距离,所以声源深度感又称声源距离定位。
要精确地感觉到声源的深度,要熟悉声场环境,熟悉声源音,或者直接借助视觉去测量声源与自己的距离。
深度定位主要通过声波衰减的程度来判定,也可以通过声源比较法来判定。
声源深度感通常同视觉并联,靠视觉形成经验,靠视觉帮助精确定位。
在室内声场中,因声波的传递产生直达声、混响、反射声的干涉,判断声源深度不仅要依据直达声,而且要对多种信息的量进行比较。
我们对声音属性的认识的深化是拜音频技术的发展之赐,包括录音技术、声音存储技术、电声特技处理等的长足发展,以及声音艺术创作实践的深入才得到今天的局面。
单声道时代,声音的记录、还原系统只能有限地表现声音的空间信息,主要是声音的距离感和深度信息,对于声音的空间方位感的还原能力较差。
音乐音响:以特殊的音响效果出现的音乐。
音响音乐:音响动效的运用方式具有音乐表现的效果和意义。
一、“音乐节目”的“音乐本位”特性
音乐节目,是指以音乐艺术(作品)为主要传播内容的节目形式。决定这类节目性质的根本因素,在于音乐节目里的“音乐”是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的音乐(作品)而存在的。
当音乐电子传媒时,便产生了我们称之为“音乐节目”的东西。
我们也可以说,所谓音乐节目,就是以电子传媒为传播手段的音乐艺术形式。在这类节目中,音乐是我们传播的惟一或主要的内容。
音乐作品是专供人们进行音乐鉴赏的独立完整的艺术品,电子媒介倒更像是一个纯粹的传送工具:
1、音乐节目中的视听语言的第一条法则是,音乐史节目的主体,画面从属于音乐,画面的运动取决于音乐的运动。画面要营造与音乐形象一致的情绪氛围。
2、媒介集观察者、诠释者和传播者三位一体,它在传播时并非是对音乐艺术的简单复制,它的“增殖”作用必定在接受方式、接受心理上影响着我们对音乐艺术的接受。
音乐节目中,画面的处理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因此,作为大众传播目前最为有力的媒介的电视却不是音乐传播的主体,音乐传播最重要的媒体是广播和音像制品。
音乐节目中的器乐曲形式绝大多数限于实况转播节目,这是因为音乐虽本质上是纯听觉的艺术,但它毕竟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质。
音乐节目的样式
1、实况转播
实况转播是电视媒体对音乐演出的同步直播。
镜头调度的主要内容有:拍摄对象、景别、镜头的切换、镜头的运动等。
实况转播音乐演出,拍摄对象的选择依据是音乐。
我们依据音乐的体裁、具体作品的结构来进行镜头的选择。
在主调音乐中,主旋律在时间的过程中展开,在各声部中流淌,变换不停。它的运动决定了镜头运动的基本框架。镜头调度的基本原则是,以主旋律声部为拍摄主体,镜头需要准确地切换到承担主旋律的乐队声部上去。
复调音乐的结构要复杂得多,音乐不仅有“横向”的关系,同时也强调“纵向”的关系。
模仿复调是建立在同一个旋律基础之上的,各声部在不同时间、不同高度上重复或变化重复这一旋律、彼此追逐。镜头应当锁定第一个声部,特别是在乐段开始的第一个乐句,从而使观众对音乐形象具有比较鲜明的印象。
在非模仿类的复调音乐中,支声式复调各声部的独立性不强,常常是同一旋律派生出来的,只是稍加装饰变奏而成。
对比式复调则是多种不同特点、不同性质的旋律的结合,它们彼此之间又构成奇妙的对位关系。
表现各个声部之间的对位关系是镜头调度要完成的任务。
景别的选择在实况转播中意味着镜头的组接,它是一次性的不可逆过程,镜头景别的选择不仅是拍摄主体的选择,同时也必须遵循画面的组接规律,即必须符合视觉感受的规律,给人以富有逻辑的、流畅的视觉感受。
运动镜头在实况转播中有独特的审美作用,它是现实所没有的视听经验。镜头的运动方式、速率也应与音乐节奏保持内在的联系。
切换方式的选择既有视觉表现性的考虑,也有处理音画关系的问题。转播实况音乐节目时,切换主要考虑的是切换节奏的把握。
子陵 周郎顾
音乐的结构与镜头切换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切换点的选择、切换的节奏完全以作品的结构为转移。
2、音乐专题节目
音乐专题应该是最能发挥电视媒体优势的节目样式了。
从字面的意义理解,专题只有一个方面比较确定,那就是它的内容——某类专题是有关于一个特定方面的内容的。
音乐专题节目应该是以记录、传播音乐文化为己任的。
我们对一个异域艺术的读解有着两方面的制约因素:一个是文化背景的差异,一个是艺术语言的陌生。
音乐专题也主要是对文化背景的分析和对音乐形式的评价,其中也包括风格流派、审美特点的介绍。
节目音乐的类型
节目音乐是指电视节目中除音乐节目之外的,其他节目中的音乐要素。它包括栏目的标志音乐(片头音乐、片尾音乐和片花音乐)、专题片配乐、广告音乐等。
片头音乐和片尾音乐史节目的音乐标志,它对节目的主题、风格和基本情绪作概括和总结,预示影片基调、铺垫和渲染特定气氛。
片花是作为大型文艺类节目的一个包装手段或板块节目中不同板块之间的段落划分标志出现的。
归宿歌词有声语言
一、语言是人类交流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人类语言有用的信息不是声音本身的自然信息,而是约定信息。
由文字组成的书面语言涉及视觉形态的信息波,它包含的仍是约定信息。
语言是文化、集体无意识的承载物。
不同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突出地表现在语言上。
倾听我不同的人的性格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言语方式上。
二、有声语言
1、语言与文字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的产生是文明的开始,而书面语言即文字的发明更是文明生长的催化剂。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交流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手势、姿态、表情也可以表达一定的含义。
有声语言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自然语言,它是人类交际最常用的、最基本的信息传递媒介。其传递特点是:有声语言是双向互动的,是即时的,是包括副言语的。
文字诉诸视觉,阅读是个体行为,印刷符号是“静态”的。
有声语言是“直接的”,而印刷符号要经过转换,它长于表现深层含义,有无限多解读的可能性。
有声语言有强烈的地域彩。
有声语言长于交流,印刷符号长于存储。
印刷媒介的先天缺陷,使诗词变成了阅读的对象而不是“吟诵”的对象。
对电影认识深化的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集中在画面,艺术家、理论家们高举“电影是画面的艺术”的大旗,经历了蒙太奇、长镜头、无技巧剪辑等阶段,使电影摆脱了戏剧、文学的桎梏。
第二个阶段是集中在声音,声画关系的变化表明了声音逐渐与画面融为一体的过程。
由于媒介的原因,也因传统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影响,本应是同一体的声音和画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声画关系需要研究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声画关系不是线性关系,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
对声画关系的研究基于以下认识:
在影视艺术中声音和画面是两个不同的符号系统,有着各自的叙事、表意的规则;
声画关系不是视频系统+音频系统或画面+声音的问题。
视听艺术对声画关系的处理其实就是两个相反同时又相辅相成的问题:真实再现现实生活中的视听经验,创造现实生活中没有的视听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