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早期复调音乐发展
西方复调音乐的形态发展可以分为三大时期: 9不想长大歌词至1718世纪的复调音乐时期,18菊花香1920世纪 的主调音乐时期,20世纪的主复调音乐混合时期。 本文主要阐述西方早期复调音乐的发展(916 )及其对西方音乐的意义。雪来的时候 从音乐自身的发展来看,声部的复调音乐是 单声部的格列高利圣咏(以下简称圣咏)的再发展deli spice, 是对圣咏垂直方向的修饰和扩展。圣咏是出现于公 7世纪左右的罗马教会的仪式音乐,它在复调音 乐的摸索前进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扶持作用,暗恋陶喆最初的 复调音乐形式奥尔加农就是以圣咏为固定调形成的。也就是说最早的多声部音乐(也就是复调)产生于九世纪左右的宗教仪式的颂歌,叫奥尔加农(潇湘雨 胡彦斌Organum)。继奥尔加农之后…
    复调音乐是与主调音乐相对应的概念。主调音乐织体是由一条旋律线(主旋律)加和声衬托性声部构成的。复调音乐是由若干(两条或两条以上)各自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的旋律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结合或相继结合)出现,协调地流动,展开所构成的多声部音乐。
    专业复调音乐是由欧洲发展起来的。公元九至十五世纪是它的孕育期和发展初期,是由教堂的宗教活动促进了这种多声部音乐的发展,十六至十八世纪复调音乐由(意大利作曲家帕
里斯特列那,比利时的拉索,德国的巴赫)等推到一个光辉的发展时期。
    复调音乐在我国早就存在于民间音乐中。如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侗,瑶,壮,苗,毛难等)为代表的多声部民歌,还有传统音乐中的戏曲,曲艺音乐,宗教音乐和江南丝竹等都存在着大量复调音乐形态(有其以衬腔式支声复调为多见)。二十世纪以来,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欧洲复调音乐作品及其技术理论体系逐渐传入中国,中国作曲家将这一理论体系与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创作出许多表现中国社会风貌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新音乐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