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院哲学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
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
文/雪影冰痕
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他成功地将基督
教神学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融合在一起,建立了庞大的经院哲学体系。他
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他创造了天主教官方神
学--托马斯主义。他死后天主教官方喻他为天使博士。在经院哲学中影响最大
的就是托马斯·阿奎那。他的思想不但对于神学,对近代哲学也有广泛影响。
他出生在意大利南部的一个世袭贵族家庭,早年到进修院学习,后到法国
巴黎升造,后又回到意大利,教神学,是著名的神学家。据同时代的人描述,"阿奎那是个大块头,肥胖而且皮肤黝黑,头颅硕大,发髻很高。他的为人处世
表现出很好的教养:众人认为他举止端正,温文尔雅,而且令人如沐春风。在
争论中,他保持克制,并且用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赢得对手的尊重。他品位
朴素,周围的人为其出的记忆力所倾倒。在他沉思时,常对周遭的环境浑然
不知。他能够系统、清晰和简明地表达他人的意见,使自己的思想富有热情而
且兼收并蓄。在另一方面,他经常对于自己著作的数量不足感到遗憾,因为他
认为他所受到的神的启示远远不只这些"。他有大量的作品传世。代表作有《神学大全》《反异教大全》等,《神学大全》被称为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代表了基督教神学的改革思潮。体现了对奥古斯丁主义的批判,表达了新的思想。他的学说最初遭到了排斥,认为是异端,受到了批判,后来,才被教会认可,并规定他的思想为官方哲学思想。他的哲学体现了对天主教的维护,但也
烟火歌词
提出了好多哲学问题。
★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通往上帝的五条路径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上帝是真实的存在,无需证明,它是天启。我们这
些能力有限的人理解它有困难,我们用哲学思想证明它的存在,证明只是让上
帝存在更加明确,让我们更理解它。他用自然神学的方法来证明。自然神学的
方法是亚里士多德的方法。(形而上学--第一哲学)认为我们从具体事物出发,
利用逻辑学思想,就可逐步推导认识到世界的本体。作为存在的存在--实体就
可以认识了。
托马斯·阿奎那也用这个方法,他从上帝的创造物出发,来推论出上帝的
存在。他提出了五种证明方法。
一是由事物的运动变化证明上帝的存在。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这我们能感觉到)--原因是由事物自身之外的事物力量推动的结果,引起事物运动的另一个事物本身也在运动,它运动的原因也在另外一个事物那里构成了推动(运动和原因)的链条。但这样的推动不能无限推导,最终必然有一个不动的推动者,即第一推动者,这就是上帝。也就是说,只要你承认前提的存在的话,那它的结论
也一定存在,当然你也得一定承认。
二是从原因与结果的关系论证上帝存在。各种事物有一种关系,即:因果
关系。任何事物都以另一事物为动力因。这种关系可把事物之间梳理成一个系列:事物的原因,形成的结果。作为原因的具体事物,相对于另一个事物来说,它也是结果,这个系列可以多次地推导下去,但不能无限地推导下去,最终,
它有一个第一原因作为事物的起始因,这个第一动力因,就是上帝。
三是可能性与必然性证明上帝的存在。任何事物都是从其他事物获得其存
在和必然性,由此推论下去,必定有一种东西,它自身就是必然的。同时又能
赋予其他事物以必然性和存在的理由,这就是上帝。通俗地说,我们面对的事物,都是可能的事物,它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但是它现在存在了,就说
明它有存在的必然性。它为什么必然存在呢?肯定有另一个事物使它必然存在,而赋予它存在的必然性事物,它也有一个事物的必然性,这样一个系列推导下去,最初的必然性就是上帝。
四是从事物存在的等级论证上帝的存在。事物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良好、
真实、高贵等品性。其标准就在于它们与最好、最真实、最高贵的东西接近的
程度。因此,世界上必然有一种东西,作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得以存在和具有良
好以及其他完美性的原因,这就是上帝。通俗地说,现实事物当中存在等级系列。真、善、美。真,有非常真,有比较真,有不可真,有的程度高一些,有
的程度低一些,为什么事物存在等级序列?这里,一定存在一个最高的标准,它
是绝对的真。有了这个标准,其它的真就可以跟它比较,这样就构成了事物存
在的等级序列,而最高的等级,绝对的存在,这就是上帝(即等级的制定者)。
五是世界秩序和目的性论证上帝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和谐的、
有序的,仿佛是有目的的安排。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受到某一有知识和智慧的
存在者的指挥,而这个总指挥就是上帝。通俗地说,就是任何事物的活动都是
有目的的,有目的的活动,必须是在一个理性指导下进行的。要完成所有有目
的的活动,必然有一个最高理性的存在在指导,这就是上帝。
★论人和认识
moskau
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思想,正如他在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里的思想一样,他深受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影响:启示神学和自然神学,这两种神学都是受古希
腊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他们运用不同的古希腊的思想阐发神学问题,就形成
了不同的神学,启示神学代表人物是安瑟伦,它更多地运用柏拉图的理论,而
自然神学则更多地是应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托马斯·阿奎那则更多地受亚里
士多德的影响。在论人和认识当中也体现了这个特点。比如说,世界上的事物
都是由质料和形式构成的,这是典型的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但是人和物的区别
在哪里?既然人和物都是由质料和形式构成的,那他们究竟有哪些不同呢?不同
就在于形式。形式不同,所以人和物就有区别。人和物的形式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一种是实体的形式,一种是非实体的形式。实体的形式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人和灵魂就是一种实体的形式。如果说人是由灵魂和肉体构成的话,那么灵魂
就是一种实体的形式,是一种精神的存在。非实体的形式就是一种物体。它不
是精神的存在,它只于物质相联系。构成物的形式是一种非实体的形式。人有
灵魂,但物没有灵魂,这是人高于物的原因。实体形式与非实体的形式有什么
特点呢?特点在于:非实体的形式它只于物质相联系而存在,它没有自己的独立性,当这个物被破坏以后,这种非实体的形式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实体的形式
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就是说当人的肉体不存在了,但人的灵魂依然存在。
精神它可以脱离质料而独立存在。所以他认为实体的形式是永恒的,是永远存
在的。这就是他认为的人与物的根本区别。这个很有意思,人的灵魂可以脱离
肉体而独立存在。我们为什么说雷锋精神永存呢?人的精神确实有和物质不同的特点。
他的认识理论是最具有哲学特点的理论,为此,我们觉得他就是一位哲学
家而非神学家。但是他作为神学家,他要为他的神学思想作论证。托马斯·阿
奎那认为知识和信仰是密切相联系的。他认为存在着两重世界,一个是感性的
自然的世界,一个是超感性的超自然的世界。感性世界就是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还有超感性的超自然的世界,我们对这两世界的认识是根本不同的。人的
认识是有界限的,我们的认识只能认识我们所面对的这个感性的自然的世界。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可以获取真理,但是人的认识能力达不到超自然的领域,要想获得对超自然领域的知识和真理,就必须依靠信仰。既然如此,那么就存许慧欣个人资料
2012流行歌曲排行榜
在两种真理。一种是认识真理,我们面对的自然界所获得的真理,另一种是信
仰真理,这是我们对超自然世界的认识。他提出了两种认识的问题,成为后来
的哲学家们所讨论和关注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论问题:人的认识有没有界限?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吗?有没有人根本无法认识的东西?在托马斯·阿奎那看来,
我们有根本没无法认识的东西。我们只能认识我们所面对的这个感性的世界。
自然的世界我们可以认识,但是超自然的、超感觉的世界我们怎么认识?没办法认识,那怎么办呢?那就只有靠信仰。这个思想很可怕。为什么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后来被认为是异端邪说?这个思想很可怕。这就告诉我们超自然超感觉的世界不是认识的对象。上帝不是认识的对象。托马斯·阿奎那提出两种认识对
象的真理,但他的过人之处是他并没有把两者对立起来。他并没有说认识的真
理没意义,只有信仰的真理有意义。他调和二者的关系。他认为,关于上帝的
知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确实是通过我们的认识达不到的,这只能靠我们的
信仰。比如说"三位一体"。三位一体太玄妙了,只能靠信仰,靠我们的认识确
实无法理解。但有的真理是能够通过我们的理性认识所达到的,比如说"上帝存在的证明"。所以关于上帝的知识有一部分是通过我们的理性认识能够达到的。另外,认识的真理和信仰的真理尽管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真理,但是它们都是真理。而且它们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是一系列真理的源泉。因此,信仰和知识、信仰和理性之间是能够协调一致的。这体现了他把信仰和真理加以调和的特点。
下面我们看看他关于人的认识能力的观点。他认为人的灵魂当中有五种能力。一个是生长能力,一个是感觉能力,一个是欲望能力,一个是自发能力,
一个是理智能力。其中感觉能力和理智能力是人的认识能力。我们的认识是怎
么形成的呢?就是这两种能力发挥作用的结果。感觉能力依附于我们的感觉器官,通过感觉器官形成事物的印象,形成我们认识的资料,对于这种资料通过我们
anicca的理智能力加以整理,这样就能达到理智认识。这和我们的看法是一样的,但
是这里面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是我们认识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我们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出发最后达到理性认识。我们怎么样能够从感觉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呢?我们怎么样从感性认识出发最后达到对理性认识的概括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呢?注意,这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同的。感性认识是具体的、生动的,理性认识是抽象的、概括的。这两种认识是完全不同的,完全不同的两种认识你怎样从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呢?在的《矛盾论》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大家注意到这只是一种表面的处理,并没有揭示到由感性认识到达理性认
识真实的过程。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等等学科来加
以研究,到底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这个问题太复杂了,后来一些哲学家干
脆不在提这样的问题了。
认识是什么?认识不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是把形式注入到这个事物当中,使它获得本质的理解,这里,哲学家们把角度变了,情形就大为不同。
比如我要认识这个杯子,我先形成对这个杯子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我们就由
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加工制作,形成这个杯子的本质概念,这个过程是什么,说
不清楚。有些哲学家说,好,我不这样说了,我变个角度,我怎么对这个杯子
有认识呢,是因为我先天就具有了一种认识形式,把它注入到这个杯子当中,
或者说,就现在这个形式--杯子所具有的本质来认识这个杯子,从新的形式来
认识它,角度变了,开辟了认识的新天地,这就是"哥白尼式的革命"。
从感性到理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托马斯·阿奎那认为,是由于我
们的理智能力,其中有一点叫能动理智,它有一个最大特点,它具有抽象能力,正是在能动理智的作用下,我们才从感性认识中抽象出本质来,能动理智的抽
象作用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托马斯·阿奎那认为,能动理智的抽象作用是在上帝的理性之光的照耀下发挥作用的。达到对感性材料的抽象和认识,上升到理
性认识。说明这个问题太难解决了,他把上帝抬出来了,我们讲认识论太苍白了,既便是片面,也要说明白。把问题推到极致后,就有了里程碑意义。托马斯·阿奎那具有典型意义的经验哲学家,调和不同思想倾向折中主义。
到了19世纪末,天主教认为要挽救他们日益混乱的宗教哲学思想,怎么样挽救呢?他们要重振托马斯主义的权威。1819年,教皇利奥十三发布《永恒之
>雨中即景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