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一) 教材地位
《民族团结》是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情况。问题历来是威胁中外各国政治中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国家团结的关键问题之一。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发展。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程,对此形成了较为完整、清晰的认识,知道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了很多尝试,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选择,最终走上了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些学习中,学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归纳、综合能力。同时,经过这
些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2.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析资料,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
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2)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解决策略:通过创设情境,层层深入,认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通过设疑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通过图片、资料的补充,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2.教学难点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解决策略:通过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古代、近代各民族交往概况的,引导学生理解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为新中国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得出应该平等对待和团结各族人民,进而得出:唯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方能实现对各民族的充分尊重与真正平等。
二  教法学法
教法:启发引导、设疑谈话、归纳总结
学法:观察发现、思考讨论、合作探究
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料;学唱民歌;了解孔繁森的故事;收集的事例;完成导学案。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情景导入
1.展示少数民族名星图片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明星图片(刘诗诗、古力娜扎)的形式创设情景,营造出一种欢乐、和谐的气氛。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本课的主题:民族团结。〕
2.民族知识小竞赛
通过砸金蛋的形式,让同学抢答各个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比如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服饰或艺术等。教师鼓励学生发言,及时表扬和点评。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调动课堂气氛;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少数民族认识程度。〕
3.过渡
这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传统。而各民族一律平等,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就是民族团结。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和民族发展情况又如何呢?这是我们今天学习、探究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课
1.团结之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水姻缘
(1)展示自学成果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并展示“少数民族分布示意图”,学生回答导学案上的问题:
在民族构成上我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长期以来各族之间形成了什么样的?
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什么?
根据以上民族情况,党制定了什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什么时候制定?
我国已建立了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了问题后,教师点评讲述。)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自学成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训练其阅读的能力。〕
(2)投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内容
由学生朗读
〔设计意图:加深理解。〕
(3)投影中国民族分布示意图
学生根据地图回答五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区的建立情况。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与地理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
张若欢欢(4)提问
展示宪法引文,要求学生用书上的语言回答这一制度在我国有怎样的地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依据课本材料进行概括的能力。〕
齐秦 齐豫(5)提问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由古至今各族人民是如何相处的)
点评并归纳:以上这些史实说明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古代相互交融,近代休戚相关,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历史和现实决定了各民族必须平等、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真正的实现了这一点。
爱上超模 樊野
〔设计意图:在讨论和发言中引导学生自主得出当今的主要内容,并感受到维护民族团结的必要性。〕
(6)过渡
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之后,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引出第二个问题。〕
2.团结之力——各民族共同发展
(1)设计活动
阅读57页相关内容,结合课本中课本中的五幅图片,请学生以藏族、达斡尔族、傣族人民的身份,介绍本民族的经济发展情况。
沙家浜智斗歌词〔通过设计这一活动使学生了解西藏的民主改革,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柱族自治旗农业大发展,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使学生对少数民族发展有了感性认识。〕张玮三天三夜
(2)提出问题:少数民族发展的原因?
展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情况表,使学生得出结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展示图片: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西部大开发中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一五计划中修建的青藏、川藏、新藏公路,青藏铁路,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孔繁森的事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