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
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
——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阶段性成果之一。)
为什么我们相遇网络(本文系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文化创意产业与中国影视文化建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bjjd8b000b)
  [内容摘要]
  中国电视50年来,节目创新经历了从以“宣传品”为主导到以“作品”为主导,再到以“产品”为主导的三个发展阶段。在以“宣传品”为主导的阶段,电视节目从多种传媒艺术样式的借鉴与模仿中获得滋养;在以“作品”为主导的阶段,电视节目创新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形式探索,90年代的观念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的传媒特征和艺术特征;在以“产品”为主导的阶段,电视节目创新进行了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探索,产生了较高的效益。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电视节目既面临巨大的挑战也拥有较大的创新空间。
  [关键字] 中国电视;节目创新;传媒;艺术
  中国电视已经走过了50年(电视是各艺术门类中最为年轻的一种,中国电视于1958年5月1日试播,呼号为“北京电视台”,并于同年9月2日正式播出,因此今年是中国电视诞生50周年。),在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她有过创业的艰辛、探索的曲折,也有过成功的辉煌与喜悦……而始终未曾间断的是她一以贯之、孜孜不倦的创新。中国电视50年,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一部不断满足中国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创新史。
  在内容生产方面,我们可以用“品”(“品“有类型、种类、等级、格调、评价等多种意思,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如《书·禹贡》中“五品不逊”,《沧浪诗话》中“诗之品有九”,《世说新语·文学》中“品评卓逸”,谢赫的“三品”、钟嵘的“神品”等。)字来划分出中国电50年的三个发展阶段:前20年是以“宣传品”为主导的阶段;后30年又可分为两个时期——以“作品”为主导的阶段和以“产品”(胡智锋、顾亚奇:《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的潮流与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0期转载。)为主导的阶段。从以“宣传品”主导到以“作品”、“产品”为主导,每一发展阶段上,电视节目创新在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力图对中国电视50年来节目创新的历程作一梳理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予以思考和前瞻。
  一、“宣传品”为主导阶段(1958—1978):多种传媒、艺术样式的借鉴、模仿
  “建立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背景下的中国电视,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其特殊的重要地位——党和政府的喉舌和宣传工具。”(刘习良主编:《中国电视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30、29、34、31、34、53、235、178页。),因此,这一阶段中国电视的内容生产,主要围绕党和政府的每个阶段的中心工作,来组织、开展宣传,承担的是“宣传教化”功能,扮演着党和政府的“喉舌”角,突出强调的是意识形态要求。导向正确、领导满意是节目质量、宣传效果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由于处在初创阶段,电视节目从技术到艺术远未成熟,更多是从邻近的广播、报纸、通讯社、新闻纪录电影和戏剧(舞台剧)、电影(故事片)那里学习、借鉴和模仿 。如在影像上模仿纪录电影(“新影体”);在文字风格上模仿《人民日报》(“人民体”);在播报方式上模仿人民广播(“广播体”);在报道体裁上则模仿的是新华通讯社(“新华体”)……在传媒系统当中,电视像是新闻纪录电影的缩小版,人民日报的影像版,人民广播的图象版,新华通讯社的精简版;在艺术系统中,电视则更多从戏剧(舞台剧)、电影(故事片)那里直接借鉴、吸纳内容、样态与方式,不少电视节目被观众视为“小戏剧”、“小电影”。
  1. 电视剧
  从1958年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诞生到《党救活了他》、《相亲记》、《新的一代》、《火种》等中国早期电视剧,其大多场景构成单一、故事情节简单,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结构线索。如《一口菜饼子》的背景就是一块灰天幕,场景只是一个草棚子和一些简单的道具,整个剧时长只有20分钟,故事情节就是向妹妹讲述一口菜饼子的故事。由于受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该阶段的电视剧采取的几乎都是直播方式,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观赏同步,没有录制和剪辑,“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接近于舞台剧。” (“在艺术中,每一种事物都是创造的,它们永远不是从现实中搬来的。正是由于这一基本特征,才使得所有种类的艺术的基本创造物融合无间(即使它们具有了相似性)。也正是由于这一基本特征,才使得各门艺术可以互换(置换)”。参见苏珊?朗格:《艺术问题》,腾守尧译,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98页。)
  2.电视新闻
  “早期北京电视台的摄制人员大都来自‘新影’厂和‘八一’厂,……在观念和实践方面都深深影响了早期中国电视的电视新闻,……创作手法如出一辙。” “早期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有图片报道、电视新闻片以及口播新闻。” 这些新闻节目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图片加解说,
如图片报道,“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一种形式。采用的图片大多来自新华社,在摄像处理的同时加配解说词” ;二是新闻纪录片加解说,如电视新闻片,北京电视台设立的固定栏目《电视新闻》,主要播放的就是这种节目类型;三是口播广播稿,即口播新闻,这些稿件主要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如由沈力播报的《简明新闻》。
  3.电视文艺
  电视文艺是早期电视节目中中不可或缺的内容。1958年就有了国庆焰火晚会的转播,从1960年开始就有了综合性的文艺晚会——春节文艺晚会。尽管早期电视文艺节目更多的是对诗歌朗诵、舞蹈、相声、曲艺、杂技、音乐等艺术样式的直播或转播,没有进行成功的“电视化”,但是它对电视文艺节目形式的尝试和探索,还是为我们的电视文艺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三次《笑的晚会》,尤其是第三次《笑的晚会》,“试图突破社会上现有文艺节目的局限,创作适于电视演播的喜剧节目” ,对中国电视文艺,尤其是晚会类节目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技术与艺术基础。
  这一阶段电视节目创新更多地体现在借鉴、模仿的“杂交”,因此,一些节目呈现出“四不像”状态,如“电视片”既有故事性,也有新闻纪实性,其解说词既不像传统新闻报道,也不
自新大陆像传统文学样式,而显现出“别样”的形貌,《收租院》就是此一阶段电视节目创新影响较大的代表性作品。
  从整体上看,这一阶段中国电视节目体现出以导向正确、领导满意、凸显意识形态宣传功能的“宣传品”特质,在节目创新方面,主要体现为借鉴、模仿其他历史积累较长、较厚的传媒样式与艺术样式,尚未形成自己鲜明独立的传媒特征与艺术特征。当然,借鉴、模仿常常是创新的第一步,这一时期在借鉴、模仿中的一些探索也已显现出一些具有突破可能的新质。
  二、“作品”为主导阶段(1978—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形式与观念的探索
so what 歌词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电视一方面努力摆脱上一阶段模仿、借鉴别种传媒样式、艺术样式的状态;另一方面又在上一阶段取得成果的基础之上,努力探索具有电视独特传媒特征、艺术特征的新形式和新观念,探索具有中国特的电视内容生产之路(所谓“中国特”,即依据中国的特殊国情,立足中国的社会现实,按照中国电视媒体自身的运行规律,遵循中国电视观众的接受习惯与实际需要,组织、制作与传播具有中国民则特、气派、风格、口味的电视节目。参见胡智锋:《影视文化论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第185页) 。概括而言,这一阶段电视内容生产是以“作品”生产为主导的阶段,电视从业者的职业化、专业化追求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和肯定。在电视形式、观念上追求个性、原创性和独特性(“汇天下之精华,扬独家之优势 是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的一个重要口号,再加上思想上的空前解放,因此个性、原创性和独特性的追求得到肯定。参见时任广电部部长吴冷西在第11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1983年3月31至4月10日)上的报告《立志改革,发挥优势,努力开创中国广播电视新局面》。)成为这一时期节目创新的突出特点。
  (一)形式与类型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电视节目创新的成果,集中体现为电视专题片、电视剧和电视文艺这几种有中国特的节目类型的发展和成熟,以及节目主持人这一电视独特标识符号的出现上。
  1.电视专题片
  电视专题片是中国电视人在本土实践中提炼、概括出的节目类型。这一时期电视专题片生产量大,影响深远,成为中国电视荧屏支柱性的节目内容之一。以其内容来看,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风光风情片,以展现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地域风光为主,如《大连漫
游》、《哈尔滨的夏天》、《三峡的传说》(插曲《乡恋》在文艺界乃至社会上引发了较大争议,并导致中国大陆原创流行音乐的崛起)。这些电视专题片在视听表现力与冲击力上做了不少新探索;二是文化片,以表现历史文化创造与进步为主,标志性的作品就是轰动一时的《话说长江》与《话说运河》,《话说长江》与《话说运河》等将中国古典小说的章回体结构成功地运用到专题片的创作上,创造了电视文化片的“话说体”;三是主题鲜明,同时又渗透着个人独特思想、视角的政论片,如《让历史告诉未来》等,与纯粹的宣传片不同,这些政论片已经有意识地将思想宣传融入个人化思考与表达之中;四是行业宣传片,涵盖了农业、工业、教育、军事、外交等众多行业领域,在宣传中也加入了创作者个人化的理解。这一时期的专题片,无论是哪种类型,既不同于传统的新闻宣传报道,也不同于国外纪录片,而是具有中国特的、体现出创作者独特思考、观察与表达的节目类型。
  2.电视剧
  20世纪80年代,小型摄像机、录像机、录像磁带的出现,演播室设备的更新,甚至是特技设备的应用,为电视剧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中国电视剧在80年代前期迎来了
t-ara n4第一个创作高峰,……并在80年代中期以后,逐步走向成熟。”(耿文婷:《春节联欢晚会的理性省思》,《文艺研究》,2003年第3期。)这种成熟不仅表现在电视剧创作数量的迅速增加上,更表现在对电视剧艺术本体、电视剧剧作形式、电视剧题材的探索取得了成功:如完成了舞台化向电视化的过渡。本时期的电视剧已由早期直播的舞台剧,发展成为可以录播,具夹叙夹议、跳进跳出等特点的单本剧,如《凡人小事》、《蹉跎岁月》等。再如以单本剧为主经由多本剧向以电视连续剧为主过渡。从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的推出到各种题材电视剧的大量涌现:像人物传记类的《鲁迅》、《秋白之死》,哲理类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纪实类的《女记者的话外音》,历史类的《努尔哈赤》,名著改编类的《红楼梦》,农村题材类的《雪野》、《辘轳女人和井》,改革反思类的《新星》等等。电视连续剧的故事性、悬疑性、连续性使其很快成为电视受众最受欢迎的节目类型,成为电视荧屏最主要的节目内容,这种情形在全世界电视内容构成中也是少有的一道独特风景。
  蓝琼缨年轻时3.电视文艺
  电视文艺与综艺的创新引人注目:如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出现,它把中国传统庙会
等内容、形式搬到了电视荧屏,创造了中国电视的新的艺术品种。从1983年推出至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创造了收视吉尼斯世界记录,并成为了全世界华人共同拥有的新春仪式,一种不可或缺的新民俗 ;再如新的电视综艺文艺节目样式的出现,像电视诗歌、电视散文、电视小品、音乐电视(MTV)等。这些均对提升中国电视的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4.电视节目主持人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出现,使中国电视开始由广义的大众传播向人际传播转变,实现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时代性结合。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中首次出现“主持人”(随着电视节目生产数量的增加,电视节目的质量呈现下滑的趋势,因此“精品意识”、“精品战略”陆续被提出,其内涵和外延也日益被深化,电视“精品意识”的自觉、“精品战略”的实施,也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节目创新以“作品”为主导的潮流与趋势。参见胡智锋:《中国电视策划与设计》,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59—64页。)称谓 ,到1984年《话说长江》中陈铎和虹云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造就了万人空巷的收视景观,到专栏节目、综艺节目和体育节目领域里三位标志性电视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倪萍
和宋世雄的走红,再到后来《东方时空》中电视节目主持人体(敬一丹、方宏进、白岩松、水均益及稍后的崔永元等)的横空出世,标志着电视节目主持人日益深入人心,影响巨大,成为了电视节目特有的形象标识。
痴情司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