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作者简介:袁国进(1985— ), 男,汉族,陕西榆林人。主要研究方向:众文化
陕北民歌的形式简单朴素很有点象陕北农民的打扮。头上拢一块白羊肚手巾,身上穿件对襟袄。就是这简单的上下句结构,将人文、地理、情感融为一体,就往往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本文就浓浓的乡土之情下的“陕北民歌”展开了研究。
一、陕北民歌的结构
姚桃
陕北民歌的句式是上下句结构,上句和下句章节相同,上句和下句的两个尾字押韵,形成一个段落;从字数上看,最常见的是七字句,也有八字句、九字句,甚至更多字句,但极少见,下面这首《多会想看多会看》,就是最普通的结构形式。“照像片片装玻璃死好分离活难离。照像片片两寸半,多会想看多会看。大白兔子红耳朵,走了西口忘了我。”这种句式结构,从写法上看,上句或用“赋”,或用“比兴”开头,下旬点题言实,虚实相结,浑然一体。每个段落构成一个画面,或是一个情景,根据内容灵活多变,使感情能以充分表现。传统的诗词写法,基本上都是一韵到底,让人觉得有点呆板,陕北民歌则是随时都可以换韵脚,每每给人以新鲜感。
二、陕北民歌的表现形式香港占中明星名单
民歌是人民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陕北民歌也是一样,它是陕北人民在生活实践中有感而发、即兴创作而成的,它是陕北人民最简捷的表达方式,是陕北人发自内心的呐喊。陕北人唱陕北民歌是没有任何拘束,任何顾虑,任何功利的。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场合,他们想唱就唱,唱生活、唱劳动、唱苦难、唱爱情、唱山唱水。陕北民歌的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曲、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是最富有陕北地方特的一种体裁。我们现在听到的许多民歌都是属于“信天游”这种形式,它的曲调丰富多彩,内容包罗万象,是陕北人民在社会生活中有感而发、即兴创作而产生的。除了“信天游”,陕北人民还非常喜欢小调这种体裁,因为它的演唱技巧要求要比“信天游”低,老少皆宜,并且内容多以幽默的语言为主,如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首陕北小调,提起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难留,手拉住哥哥的手,送出大门口……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条船……曾几何时,这一曲曲陕北民歌犹如“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一样响彻陕北大地的山山峁峁,唱遍黄土高原的沟沟洼洼。对于陕北人来说,陕北民歌就是“前沟的糜子后沟的谷”、“泥地的萝卜硬地的瓜”,就是“谷苗
我不想让你哭
苗低来玉米秆秆高”、“一碗碗羊肉一个瘩瘩糕”……它生于黄土地,长于黄土地,同时也是黄土地上世世代代儿女们得以生息繁衍的精神食粮。正可谓:“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无法解忧愁。” 是
的,“女人忧愁哭鼻子,男人忧愁唱曲子”。在陕北,不论是喜、怒、哀、乐哪一种情绪,都是有歌有调的。村庄里,有坐在大门墙畔编草帽、纳鞋底婆姨们的低婉吟唱,也有后生们“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陕北民歌,在黄土高原贫瘠的山沟沟里,在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是劳动人民抒发感情的最好方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陕北民歌,是人民发自心底的呐喊,是人民交流感情的第二种语言。《兰花花》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英英的彩;《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泪格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话话难。如“蓝格英英”、“泪格蛋蛋”其实际意义还是“蓝”“泪”的意思,后面的“格英英”、“格蛋蛋”是对前者的补充、修饰,而“格”字则充当衔接作用,没有实际意义。但加“格”字和不加“格”字大不一样,如将“蓝格英英”改为“蓝英英”“泪格蛋蛋”改成“泪蛋蛋”尽管意思大致相同,但在词语的音乐性和表达方面却还有些差别。这种“A格BB”型的造词艺术多为偏正结构,一般后者对前者有修饰美化作用,从而使词语更富音乐性,更具表现力。    信天游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其节奏自由,纯朴大方,高亢悠长。句式结构非常特别,一般每节两句,两句一韵,下一节可换韵,亦可不换,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的《回延安》等就是用信天游格式创作的。信天游的名段如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那个容易拉话话难、上河里的鸭子下河的鹅,一对对毛眼眼望哥哥、羊羔羔跌下前脑畔,山丹丹花儿背洼洼开,你有这个心思慢慢价来,脍炙人口,传唱了一代又一代。 信天游是陕北人对生命的祭歌,是对爱情的颂歌,它恒久的生命力来自广袤的黄土高原上生生不息的情与爱。美丽的姑娘就要嫁人了
宣萱图片
三、结语
民俗借助语言来储存、传承、发展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语言又通过对民俗的储存、传承得到自身的丰富和发展,他们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特定的民俗催生了特定的民歌,民歌又成为研究民俗的重要资料。学习、研究、欣赏民歌,只有把民歌与民俗结合起来,把握二者的内在联系,才能获得对民歌的深层理解和感悟。陕北民歌的精要之处既在于描述陕北人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更在于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我要上春晚小臭臭
[1]吴佳贝妮.论陕北民歌的演唱特征与艺术处理[D].2019.
摘 要:黄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文化对整个华夏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陕北是黄河的必经之地。因而陕北有着浓厚的黄河文化地域的特点,陕北因黄土高原而独有了黄土地文化,陕北民歌是黄河、黄土地的产物。陕北民歌形象而概括地描述了当地复杂多元的民俗活动和风貌,向世人展示出陕北民俗独特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陕北民歌;乡土之情;民俗
乡土之情“陕北民歌”的调查与研究
袁国进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文化馆,陕西 榆林 718000)